居然有90%的人这辈子没读过《千字文》,这一篇你不可错过

居然有90%的人这辈子没读过《千字文》,这一篇你不可错过

天心365-2018.2.6

印安说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大多数人都以讹传讹,把“为己”理解成“为自己”;殊不知“为己”的内涵是“修为自己”。人生在世,如果不好好地修为自己,则天地不容。

印竹说

“呆若木鸡”这则成语,用在今天也早已背离了本有的意思,这说明时空的隔离会扭曲一切真相,做为文化的传承者,让真理还原其本来面目任重道远!

如是我说

现在很多的话如果追溯到本源,其实都早已是面目全非了,比方说人不为己,比方说呆若木鸡,他们的本意并非我们今日所理解的。那么他们有着怎样的本源故事呢?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听印竹、印安如是我说~

居然有90%的人这辈子没读过《千字文》,这一篇你不可错过

▼用心细品,看文字~

大家好,我是萃辰天心书院印竹老师。今天的《如是我说》印安老师是这样说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大多数人都以讹传讹,把‘为己’理解成‘为自己’;殊不知‘为己’的内涵是‘修为自己’。人生在世,如果不好好地修为自己,则天地不容。”我接着说:“‘呆若木鸡’这则成语,用在今天也早已背离了本有的意思,这说明时空的隔离会扭曲一切真相,做为文化的传承者,让真理还原其本来面目任重道远!

是啊,现在很多的话如果追溯到本源都早已是面目全非了!就说呆若木鸡吧,现在一说到这个成语,都是在讲某些人呆呆傻傻的,或者是突然受到什么惊吓和恐慌,一下子愣在那的样子。

实际上这则成语出自《庄子》

,说的是那位贪玩的齐宣王爱好斗鸡,有一位叫纪子的有名的训鸡专家,专门负责训练斗鸡。有一次,宣王偶得一只无比强悍的公鸡,他正准备直接带到斗鸡场去参加比赛,纪子看到了便说:大王这样仓促上阵,这鸡可就废了。把这鸡交给我吧,我将可以把它训练成无鸡能敌的战神。

宣王听了很高兴,好啊,好啊,那就交给你训练。

十天以后,宣王来问纪子:我的鸡训练的怎么样了?可以上阵了吗?

纪子说:不行不行,它现在一看到别的鸡,或听到别的鸡叫就跃跃欲试,战斗力十足,还要再等一等。

又过了十天,宣王又过来问:我的鸡训练的怎么样了?

纪子说:还是不行,这鸡现在心神狂躁,火气还没有消退,遇到看上去比它强的鸡,它就要去斗一斗,还要再过些日子。

又过了十天,宣王又来问:这回怎么样了?难道还没有训练好吗?

这次纪子说:现在应该差不多了,这鸡的骄气没有了,心神也安定了。即使别的鸡在叫,在向他挑衅,它也好像没听见似的,毫无反应。无论遇到什么突然的情况,它都会如如不动、不惊不慌,看起来就像木鸡一样,这样的斗鸡上场才可以所向无敌。

宣王于是就赶紧走近这鸡去看,果然发现它呆若木鸡。

宣王怀疑这鸡能带上场吗?

纪子说:大王放心,尽管带上去,保准别的鸡见了它,转身就会跑掉,不敢和它斗呢!

宣王将信将疑的把这只鸡带上斗鸡场。果然,它不为外境所干扰,无论旁边的鸡怎么竖起毛、扑腾着翅膀围着它转,它都不为所动,直到来跟它斗的鸡搞得精疲力竭,它瞧准了对方的脖子,上去“咚”的啄一口,那个鸡立刻倒下。

因此呆若木鸡这个成语比喻的是人经过不断修炼,精神内敛,凝神静气才能所向无敌。但今天的意思完全是反面的了,就像印安老师所说的那个“人不为己”,其实也是人不为己,也是讲

人要修为自己的意思

但是,在文字上我们怎么去理解,甚至去曲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曲解了真理!我们可以把古语今用,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圣贤有说过这样的话,我们就按今天的意思去曲解圣人的本心。这个是我们今天学国学要特别注意的。所以今天学习国学,一定要走进原点,深入经藏,千万不能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呀!


萃辰天心书院,愿国学智慧走进千家万户……

经典诵读

今天的经典诵读《千字文》是两段哦,不仅有春秋五霸,称霸会盟,战国名将,闪亮登场这些史诗级的历史,还有风光无限的九州胜景的描绘,一同来听雷磊老师经典诵读《千字文》吧!

居然有90%的人这辈子没读过《千字文》,这一篇你不可错过

▼用心细品,看文字~

大家好!欢迎来到萃辰天心书院365家庭共修之经典诵读栏目,我是雷磊老师。由于小编的疏忽,我们教材上漏编了一段《千字文》的文字。所以,今天,我们将会放送两段《千字文》的经典,漏编的一段在早上推送,并附有文字版。教材上的一段在中午推送。给您造成的困扰,在此向各位表示歉意。我们现在进入漏编一段的学习,先诵读三遍: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

何遵约法,韩弊烦刑。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

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

何遵约法,韩弊烦刑。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

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

何遵约法,韩弊烦刑。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

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今天《千字文》说的是晋国向虞国借路去消灭虢国,晋文公在践土召集诸侯歃血会盟。萧何遵奉汉高祖简约的法律,韩非惨死在他自己所主张的苛刑之下。秦将白起、王翦,赵将廉颇、李牧,用兵作战最为精通。他们的声威远扬到北方的沙漠,美名和肖像永远流传在千古史册之中。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假途灭虢,假,是借的意思。途,是道路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晋国向虞国借道灭了虢国之后,又灭了虞国。“假途灭虢”作为经典战例,被收入《三十六计》一书中。


春秋初期,晋国传到晋献公时,他积极扩军,想拓展疆土。当晋献公决定南下攻打在现在河南的一个小国虢国时,虞国紧挨着虢国的北方的国境,是进攻虢国的必经之途。晋献公害怕两个国联合起来抗击晋国,于是采取了各个击破的计策,先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再伺机灭掉虞国。于是晋献公派人携带美女、骏马等贵重礼品献给虞公,请求借道攻打虢国。

虞公贪图小利,又被花言巧语所迷惑,于是不听大臣劝阻,不但应允借道,还自愿作攻打虢国的先锋。当年夏天,晋虞联军攻下虢国重镇下阳,使晋国控制了虢虞两国之间的要道。时隔三年,晋国又故计重施向虞国借道。虞国大臣用“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明虢国与虞国地理相连,利害息息相关,虢国灭亡,虞国也一定会灭亡,劝虞公绝不能答应借道。但虞公认为:晋、虞是同宗,不会相欺,拒不听劝。晋国借道虞国很快灭掉虢国,暂时驻扎虢国进行休整。晋军乘虞国不备,发动突然袭击,俘虏虞公,虞国灭亡。

践土会盟。大家都熟知的“春秋五霸”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称霸的标志是召开会盟,其余诸侯都承认其领导地位,就像联合国秘书长一样,才能宣告称霸。例如齐桓公召开的葵丘会盟,而践土会盟就是晋文公在城濮之战大败楚国,并出兵勤王助周襄王回国后,正式确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在河南省境内的践土这个地方,举行了诸侯会盟,正式称霸。

何遵约法,韩弊烦刑。何遵约法,何,是西汉功臣萧何,他和韩信、张良并称“汉初三杰”,他们一起辅佐刘邦战胜了西楚霸王项羽,建立了汉朝。

萧何对历代律法都有研究,他遵循简约的原则,在刘邦入主咸阳后,和百姓“约法三章”的基础上,保留好的法律,删改秦朝复杂严苛的律法,制定了汉律九章,所以称为“何遵约法”。

韩弊烦刑,韩,就是指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弊,是自己倒毙、死亡的意思。刑,是刑法的意思。这句话是说韩非子因为想实施非常复杂的刑法而自寻死亡。韩非子和秦国宰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但韩非子不喜欢儒家仁义治国的思想,他更喜欢君王驾驭臣子的学问和以法治国。


他本来是战国时期韩国的公子,而韩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小的国家,韩非子多次向韩王上书,都不被采纳。韩非子悲愤之下写下《孤愤》、《说难》等文章,他的著作传到秦国,秦始皇非常赞赏,如获至宝,于是下令攻打韩国,就是为了得到韩非子这个人才。紧急时刻,韩王立即派韩非子出使秦国,秦始皇非常喜欢韩非子,与他彻夜长谈,秦国的法令大多都是依照韩非子的理论所制定,精密而繁杂。

还没等到秦始皇重用韩非子,李斯等人就因为嫉妒而陷害韩非子,秦始皇听信李斯等人的话,将韩非子下狱。狱中,李斯送来毒药,韩非子服毒身亡,秦始皇在他入狱的时候就已经后悔了,但是已经迟了,中国最后一位法家与世长辞。这就是“韩弊烦刑”。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用兵打仗最为高明。白起是秦国一代名将,人称“战神”,十六岁从军,一生经历大小七十余战,没有一场打败的。其中有名的是“长平之战”,秦军攻赵,赵国派出廉颇为将,进行防守。秦国久攻不下,于是派人到赵国散布流言,说秦军不怕只守不攻的廉颇,于是赵王派出“纸上谈兵”的赵括,而秦国也换上了白起为将。白起面对鲁莽高傲的对手,后退诱敌,分割围歼,最终大败赵国,坑杀四十五万赵军,从此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法和秦国抗衡。白起先后攻下六国七十余座城池,歼灭六国军队六十五万人。因为杀伐太重,提起白起,六国无人不胆寒。

白起去世后,秦国又升起了一颗新星,那就是

王翦。他曾经率军攻破赵国国都邯郸,消灭燕、赵,最后灭楚,对秦始皇统一六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廉颇是赵国名将,有勇有谋,经常出奇制胜,攻无不胜,战无不克,近乎百战百胜,在赵军中威望很高,秦国军队也很畏惧他。最能体现廉颇军事才能的是邯郸保卫战。长平之战后,秦国攻打赵国,赵国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进行邯郸保卫战,廉颇组织防御,一直等到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和楚国春申君前来营救,最终解除了邯郸的危险。

李牧则是赵国镇守边关抗击匈奴的名将,李牧组织边关百姓有效地抗击匈奴,尽可能地减少百姓伤亡,等待时机成熟后,巧设奇阵,大败匈奴。之后十余年,匈奴再也不敢侵犯赵国,李牧被称为“奇才”。

宣威沙漠,驰誉丹青。在我国古代,有为功臣画像,挂出表彰的传统,丹青本义是作画用的颜色,这里是流芳百世的意思。这四位将军作战高明,用兵精当,威名传扬到沙漠地区,连塞北胡人都表示敬佩,所以称“宣威沙漠”。他们的肖像被画师丹青描绘出来,名垂青史,所以称“驰誉丹青”。

最后,让我们再诵读一遍,回顾一下今天所学: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

何遵约法,韩弊烦刑。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

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今天的经典诵读就到这里,萃辰天心书院,让国学智慧走入千家万户,我们明天见!

居然有90%的人这辈子没读过《千字文》,这一篇你不可错过

▼用心细品,看文字~

大家好!欢迎来到萃辰天心书院365家庭共修之经典诵读栏目,我是雷磊老师。这一段《千字文》将带我们领略九州胜景,风光无限。请大家打开课本,我们将今天的内容诵读三遍:

九州禹迹,百郡秦并。

岳宗泰岱,禅主云亭。

雁门紫塞,鸡田赤城。

昆池碣石,钜野洞庭。


九州禹迹,百郡秦并。

岳宗泰岱,禅主云亭。

雁门紫塞,鸡田赤城。

昆池碣石,钜野洞庭。


九州禹迹,百郡秦并。

岳宗泰岱,禅主云亭。

雁门紫塞,鸡田赤城。

昆池碣石,钜野洞庭。


这一段《千字文》说的是九州之内都留下了大禹治水的足迹,全国各郡在秦并六国后归于统一。五岳以泰山为尊,历代帝王都在云山和亭山主持禅礼。名关有北疆雁门,要塞有万里长城,驿站有边地鸡田,奇山有天台赤城。赏池赴昆明滇池,观海临河北碣石,看泽去山东巨野,望湖上湖南洞庭。

九州禹迹,百郡秦并。“九州”是中国的代称,上古时代,洪水泛滥,尧帝让禹的父亲鲧治理洪水。鲧采取筑堤堵水的方式,历经九年,也没能把洪水治理好,因此而被杀头。鲧的儿子禹接着继承父亲没有完成的治水,他总结父亲的治水方法,改变了治水策略,变堵为疏,让洪水最终流入大海。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其中有一次路过家门,妻子正在生产,听到儿子呱呱坠地都没有进门。为了治水,大禹腿上的汗毛都磨没了,经过十三年的治理,大禹治水终于成功。大禹因治水有功,舜帝将帝位禅让给了他。在治水过程中,大禹走遍天下,对各地地形风俗物产都了如指掌,他就重新将天下划分为九个州,并铸造九鼎,用来安定九州。大禹治水的足迹遍布九州。


百郡秦并,古代最早的行政单位就是县、郡,县大于郡。“郡”是周朝的行政单位,一个县下面设四个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全国设三十六郡,每个郡下面设若干个县。汉代以后,陆续增设一些郡,汉武帝时,全国的郡有一百零三个,所以称为“百郡”。

因为这些都是建立在秦统一六国的基础上的,所以称为“百郡秦并”。


岳宗泰岱,禅主云亭。岳指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宗,指宗主。五岳的宗主就是泰岱,泰山又称为“岱山”,因为位于山东泰安州,所以称为“泰岱”。历代帝王在政权更替、新君登基时,都会到泰山进行封禅大典。祭天为“封”,祭地为“禅”。祭地会在泰山周围的云山、亭山举行。

雁门紫塞,鸡田赤城。《吕氏春秋》说:“天下九塞,雁门为首”,如果你要看关隘的雄伟壮丽,首推雁门关。因为雁门关地势较高,周围群山围绕,只有过雁峰周围有两道口,可以让大雁正好飞过,因此,称为“雁门关”。雁门关是长城上的一个要塞,地理位置非常险要,历代都是战略要地。紫塞,指的长城,为什么叫紫塞?秦始皇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朝鲜,长达万里,土的颜色都是紫色的,所以叫“紫塞”。

我国各个地方泥土颜色不同,有黄土地,红土地,黑土地等。长达万里的长城下,土都是紫色的。为什么呢?修筑长城的老百姓有生还的吗?一批批全都死在城下了。老百姓血肉之躯掺和了泥土,恰恰是紫色。“紫塞”这个名字虽然大气,但是也悲凉。


鸡田赤城,鸡田是古代西北塞外地名,那里有中国最著名也最偏远的古驿站。古代通讯不发达,中央政府发布的政令、地方呈报中央的文书都是要靠人马一站一站地送,驿站就是传递文书的信使们中途休息和换马的地方。中国最古老、最偏远的驿站就在西北的鸡田。“鸡田”与“雁门”一般都和战争相关,边境少数民族众多,战事频繁,所以鸡田驿通常都向中央传递紧急军情。赤城指浙江赤城山,是著名浙江天台山的奇峰之一。因为山上泥土颜色是红色的,山的形状像城堡,所以叫“赤城山”。高三百四十余米,在四面青山中独树一帜,历来被看作是天台山的标志。每当晨曦高照,满山霞光笼罩,

著名的“赤城栖霞”是天台山八大景之一

昆池碣石,钜野洞庭。昆池,指云南滇池,碣石,指河北碣石山,自古就是观海胜地。三国时魏武帝曹操就有《观沧海》的诗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钜野,指古代著名水泊钜野泽,远古时期,泰山和济水之间因为黄河携带的泥沙淤积,逐渐形成了一片比较开阔的平地,鲁国人看到这一片平野,很是惊奇,于是称它为大野,也叫钜野。在这片平野中,有一片湖泊,叫大野泽,或者钜野泽。唐代以后因为黄河屡次决口,这片湖泽因为泥沙淤积而逐渐干涸,只剩下北面的梁山泊了,现在已基本消失,但钜野的名称留下来了。洞庭,指洞庭湖,它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跨湖南、湖北两省,号称“八百里洞庭”,北宋时期的范仲淹曾为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因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称。

中华大地是不是风光秀丽,景色壮美,让人心旷神怡呢?

最后,让我们再诵读一遍,回顾一下今天所学:

九州禹迹,百郡秦并。

岳宗泰岱,禅主云亭。

雁门紫塞,鸡田赤诚。

昆池碣石,钜野洞庭。


今天的经典诵读就到这里,萃辰天心书院,让国学智慧走入千家万户,我们明天见!

诗歌赏读

提起春天,总会想到柳树,柳树发芽抽枝,一片新绿,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听雷磊老师诗歌赏读《咏柳》,感受浓郁的春天气息!

居然有90%的人这辈子没读过《千字文》,这一篇你不可错过

▼用心细品,看文字~

大家好!欢迎来到萃辰天心书院365家庭共修之诗歌赏读栏目,我是雷磊老师。提起春天,总会想到柳树,柳树发芽抽枝,一片新绿,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今天我们就来赏读一首歌咏柳树的诗。来自唐代诗人贺之章的《咏柳》。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这首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是诗人贺之章歌咏柳树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理清晰。语言明白如话,文字华美。贺之章,盛唐诗人,书法家。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又与陈子昂、宋之问、李白、孟浩然、王维、等位列“仙宗十友”。他喜欢喝酒,和李白、李适之等称“饮中八仙”。他和李白都极其喜欢喝酒,都是有名的“酒仙”。大诗人杜甫的著名诗篇《饮中八仙歌》中第一个就说的是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说他喝醉以后骑在马上前俯后仰的,就像坐在船上一样。醉眼昏花地掉到井里头,他干脆就在井底睡着了。常人哪怕喝得烂醉如泥,冷水一喷也就醒过来了,他喝醉了落到井里也醒不过来,所以够得上头号“酒仙”。他的诗文写景、抒怀的作品风格独特,清新潇洒。今天赏读的

《咏柳》和“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我的老师印安老师曾经说:“一首好的诗歌有两个必要的元素:想象与灵气。”这首诗想象奇特,春风似剪刀的说法从此而来,灵心巧思,所以任时光淘洗,这首诗也得以流传。最后让我们再诵读一遍,品味春柳春风之美: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今天的诗歌赏读就到这里,萃辰天心书院,让国学智慧走入千家万户,我们明天见!

讲 师 简 介

居然有90%的人这辈子没读过《千字文》,这一篇你不可错过

付健(印竹)萃辰天心国学传播集团总裁

萃辰天心国学传播集团总裁,中国国学院执行院长,成人教育专家,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自2007年创办萃辰天心书院,先后在书院开讲《金刚经》《心经》《史记》《道德经》等经典课程,并倡导开设中国式礼拜——半日禅修,研发首创“明心见性香茶花”系列课程,并在CCTV接受著名主持人陆一鸣采访,畅谈国学,著有自身感悟散文集《跟随》一书。

国学不仅是知识更是能量,相信国学的力量!——付 健

居然有90%的人这辈子没读过《千字文》,这一篇你不可错过

陈伯安(印安) 萃辰天心书院院长

文化学者,诗词联赋作家。曾任武汉市洪山区教育局局长、江汉大学武昌分校副校长、武汉工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等职,现为萃辰天心书院院长。已出版《思维的技巧》《伯安百说》《读书趣话》《联语哲思》《新武汉三字经》《横山联唱》《南山窖雪》等文学专著,参与主编《古今绝句鉴赏辞典》(任副主编)。任萃辰天心书院院长以来,在书院亲授国学经典多部,言传身教,影响广泛。

居然有90%的人这辈子没读过《千字文》,这一篇你不可错过

雷 磊 萃辰天心书院常务副院长

萃辰天心书院常务副院长,武汉作家协会会员,潜玩诗社社长。在天心书院受国学经典熏陶8年,通诗词歌赋。已在书院开讲【朝花夕拾】国学经典入门课程,并多次为出国留学生讲授国学一对一课程,曾为“新东方”学员讲授国学课程。

国学教给人一种看待事物的角度,一种待人处事的态度,一种立身处世的智慧,一种心灵空明的解脱。——雷磊

居然有90%的人这辈子没读过《千字文》,这一篇你不可错过

天 心 365

一个家庭的文化,是家庭的基石,是家庭沟通的重要媒介,是家庭和乐美满的关键因素。

国学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学习圣贤经典,增长智慧能量。

和家人一起快乐的亲进国学,进而促进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提升。

这就是我们做《天心365》的初衷,让国学智慧走近千家万户。

赶快关注我们,每天轻松学国学。

萃辰天心书院,愿国学智慧走入千家万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