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騙贊神器,照片一秒變高逼格

朋友圈騙贊神器,照片一秒變高逼格

自從學會了發朋友圈

有個問題就一直縈繞在我心頭

為什麼別人的朋友圈照片永遠那麼好看

難道是自己人緣不好,朋友太少,存在感太弱?

有可能……當然不是!經高人指點

是我的照片沒特色且不知所以然

例如

朋友圈騙贊神器,照片一秒變高逼格

一個“優(pian)秀(zan)”的朋友圈照片

要麼畫質超高清出自單反神機

且遵循三分對角黃金構圖法則

美到閃瞎你雙眼

要麼文字真摯,戳中人心

以雞湯溫暖大眾

如果兩樣都做不到就只有

另闢蹊徑,不走尋常路了

比方說我上面的那張照片如果變成下面這樣

朋友圈騙贊神器,照片一秒變高逼格

或這樣

朋友圈騙贊神器,照片一秒變高逼格

是不是感覺大不一樣了?

微觀世界就有這種神奇魔力

讓人忍不住駐足細看

這些微小的風景

可不是單反拍的

都是來自我們日常用的手機

加上一件神器——

blips手機外置鏡頭

朋友圈騙贊神器,照片一秒變高逼格

說到手機外置鏡頭我們並不陌生

Olloclip、Kogeto Dot、Snugg S追捧者不少

極致君還曾特意介紹過

Moment Lens 的 wide 18nm外置廣角鏡頭

☟點擊圖片,查看往期文章

朋友圈騙贊神器,照片一秒變高逼格

這些外置鏡頭能夠彌補手機攝影的侷限

增加微距、廣角和魚眼功能

接近單反的拍攝效果

其中最受歡迎的莫過於微距鏡頭

主體突出,背景虛化

看著就賞心悅目

朋友圈騙贊神器,照片一秒變高逼格

極致君這次推薦的blips外置手機鏡頭

就是微距中的戰鬥機

三款規格的鏡頭

從微距到顯微到超顯微

放大倍數從6倍進階到60倍

透過它

我們不僅能清楚看到葉脈上的水珠

甚至能夠看清葉脈的細胞組織結構

朋友圈騙贊神器,照片一秒變高逼格

第一款:微距鏡頭Macro

能將物體放大6-15倍

拍出高清的微距照片

適合拍攝花蕊,小動物

朋友圈騙贊神器,照片一秒變高逼格

第二款:顯微鏡頭Micro

放大的倍數是16-30倍

能拍出高清組織

朋友圈騙贊神器,照片一秒變高逼格

第三款:超顯微鏡頭Ultra

能將物體放大約60倍左右

是顯微鏡頭兩倍的效果

細胞壁都能入鏡

朋友圈騙贊神器,照片一秒變高逼格

這不就像顯微鏡一樣了嗎?

沒錯,就是這麼牛B

blips的超顯微鏡頭

手機補個光,和實驗室裡的顯微鏡幾乎無二

別說螞蟻了,螞蟻腿都能拍出結構圖

朋友圈騙贊神器,照片一秒變高逼格

朋友圈騙贊神器,照片一秒變高逼格

且blips和普通外置鏡頭

最大的不同就是“小巧”

是世界上最薄的手機外置鏡頭

鏡片厚度最大隻有5mm

整個像一張薄薄的貼紙

朋友圈騙贊神器,照片一秒變高逼格

使用時,只需像貼創口貼一樣

貼在手機鏡頭、ipad鏡頭上

就能隨時領略不一樣的風景

blips不挑機型

基本什麼手機都能用(部分手機雙鏡頭除外)

也不影響畫質

(更高清可下載APP SMO)

朋友圈騙贊神器,照片一秒變高逼格

體型小,攜帶十分方便

如同卡片一樣插進錢包卡槽就行

一點不費事

朋友圈騙贊神器,照片一秒變高逼格

鏡片粘上灰手擦擦就可以

和其它鏡頭一樣

尖銳物品或者油膩還是要避開

朋友圈騙贊神器,照片一秒變高逼格

儘管它方便好用還另類

但很多人認為blips的“顯微鏡”功能只適用於

從事精密設計與維修的特殊工種

像珠寶設計師、鐘錶維修師、以及手機維修人員等

並不適用於我們日常生活拍攝

其實這是沒有理解發明者的真正用意

朋友圈騙贊神器,照片一秒變高逼格

blips是由意大利的幾名神經科專業的科學家

經過精密的計算研究發明出來的

目的是將顯微鏡功能日常化

讓科學走下神壇

打破我們對手機攝影的認識

不再侷限於透過鏡頭看世界

而是透過鏡頭去探索世界

朋友圈騙贊神器,照片一秒變高逼格

面對大山之中的雕塑

人人仰瞻他們的巍峨

而你看到的是細微處的歷史滄桑

朋友圈騙贊神器,照片一秒變高逼格

衣衫服飾平時只在意他們的平整

以後卻能在閒暇時

看看他們的紋理走向

說不定能辨別真假

朋友圈騙贊神器,照片一秒變高逼格

儘管我們可能只是拍照發發朋友圈

但至少激起了求知慾

尤其是對自然世界充滿好奇的小朋友

他們可以直接通過blips

近距離接觸微觀世界

若是腦洞大開還能學一學

法國著名的記錄片

《微觀世界》拍攝蟲蟲的世界

那就更好玩了

朋友圈騙贊神器,照片一秒變高逼格

blips其實早在兩年前就發明出來

眾籌結束後一直因為莫名的原因沒有發售

直到最近才開始恢復正常

基礎款包含一個Macro 鏡頭、一個Micro鏡頭

售價318元

極致君一直想入手一套

陪孩子玩玩

順便提高一下朋友圈照片的level

諸君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