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朗誦:陳卓《雀鳴聲聲》

第25期(2018年6月)在場微散文三等獎

散文朗誦:陳卓《雀鳴聲聲》

授獎辭:陳卓的《雀鳴聲聲》,切入新穎,構思奇巧,以一位中考學子與一隻誤入考場的麻雀的心靈對白,呈現了人性中善與愛的美麗和對精神自由的嚮往。

散文朗誦:陳卓《雀鳴聲聲》

雀鳴聲聲

一隻小麻雀在樓道里蹦蹦跳跳,時而還慌張地鳴叫幾聲,似乎是誤打誤撞進來迷路了。它應該不知隔著窗子的教室裡正進行著決定十年寒窗苦讀學子命運的中考。漸漸地,它覺出這裡對它的安全並未構成什麼威脅,開始大膽地蹦上了窗臺,跟窗前答題的我面對面。它那種怡然自得的神態像是對我的挑釁:看我多悠閒啊,不用考試照樣活得滋潤!

殊不知,你無意中闖進我的眼界,就犯了不可饒恕的罪過,你使我專注的思緒走了神,一分之差我就有可能與心儀的重點高中失之交臂!

我不敢做轟走你的手勢,考場的全程錄像,之後還要回放搜索作弊的嫌疑,一個違規動作就有可能使我這能拿高分的語文考卷清零。

我更不敢報告監考老師,他們很可能會用不影響其他考生的通訊方式告知安保部,屆時你的小命不保。

你太小了,小小的你就像無名的我,生物課本中三六九等的說辭將你列為羸弱的飛鳥,讓鷹隼替代了鳥類的榮耀,但你的王者胸襟哪會與平凡計較呢,淡然地以視天下英雄如草芥的霸氣,遊歷到這裡,看我們考試,看我。

或許我應該和你一樣從容不迫,所以,你歡快地鳴叫,開始不斷刷新著我答題的正確率。你不區別對待我們學生中的三六九等,我也不因你身量小而欺負你,我們和平共處在一個屋簷下,多好。

考試結束鈴聲響起,我準備交卷,抬望眼,窗外的小麻雀已不知去向……

(責任編輯:劉月新 製作:譚麗挪 533字)

散文朗誦:陳卓《雀鳴聲聲》

獲獎感言:

當我還在畫室筆走龍蛇,忽聞獲獎的消息,特別開心!尤其值得驕傲的是,文中的我與小麻雀之間心靈的對話,其實就是中考語文時的真情實感——然,就這場考試,是那隻精靈的小麻雀為我助力,我居然考了103分!創初中時代語文成績獲三位數成績的記錄!而且,小麻雀居然為我的在場微散文獲等級獎助力,我寫了十多篇微散文了,這是第一個等級獎!當然,更要感謝在場平臺的老師們,使我在創作中不斷進步,讓我的狀態越來越在場。言無不盡,感謝之情無以言表,惟願繼續學習,繼續進步!

在場微散文作者參賽主題:看山

與西方繪畫的焦點透視不同,中國古典繪畫講究散點透視。宋代大畫家郭熙以看山為例,把這種透視法概括為"三遠":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高遠之色清明,深遠之色重晦,平遠之色有明有晦。蘇軾的《題西林壁》亦有異曲同工之妙。

英倫作家福斯特有篇小說叫《帶風景的房間》,這個房間位置頗佳,有不同朝向的窗戶,透過這些窗戶,可以看見不同風景。

看山看風景如此,看世界也不例外。中國的改革開放已進行了40週年,我們用才智創造了各自不同的"帶風景的房間"。你想過沒有,站在這個房間,選擇哪一個窗口看窗外的世界,你會看見什麼?

看,是注視,是關注; 山,是一個意象,是窗外的風景。看山,就是看世界。請用你在場的姿態,本真的語言,從具象和個性細節入手,與我們分享你的發現。

散文朗誦:陳卓《雀鳴聲聲》

作者簡介:陳卓,邯鄲市作協會員。00後,六歲起至今開始在各級報刊發表作品近百篇。曾在“中國少年作家杯”等全國徵文大賽中獲得大獎。中國少年作家班學員。現於就讀於邯鄲市三中(田家炳中學)外語班初三年級。

散文朗誦:陳卓《雀鳴聲聲》

主播簡介:花語,本名郭華,在場主播。山西晉中一名教育工作者。愛好文學創作,喜歡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朗誦。

散文朗誦:陳卓《雀鳴聲聲》

散文朗誦:陳卓《雀鳴聲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