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頎拯:讓別人看見那些「看不見」的現實

有很多人認識李頎拯,是通過一組題為《怒海謀生》的照片。他用幾個月的時間拍攝記錄了遠洋航行的漁民的海上生存狀態,並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一群遠洋漁民的人生故事,更深刻地指向了中國海洋漁業資源枯竭下觸目驚心的現實問題。

李頎拯:讓別人看見那些“看不見”的現實

李頎拯:讓別人看見那些“看不見”的現實

李頎拯:讓別人看見那些“看不見”的現實

看了這組照片的人都感到十分震撼,除了被漁民的生存狀態所觸動,更被這個敢於豁出命來拍這組照片的攝影師所折服。

而這就是李頎拯與其他攝影師不一樣的地方,他敢於拍那些別人拍不了的照片,他擅於去表達那些別人看不見或者是假裝沒看見的現實。

李頎拯:讓別人看見那些“看不見”的現實

李頎拯:讓別人看見那些“看不見”的現實

從記錄到表達,攝影的功課在攝影之外

李頎拯,從事攝影行業已有17年。現在是新浪網《看見》欄目的攝影師,在這之前,曾在本報擔任首席攝影記者。

他說那時他拍的照片大部分都是陽光和積極向上的,只是引起大家關注的,是最近幾年一些比較沉重的選題。這就像一個蟄伏在地下十幾年的蛹,只有在夏天羽化成蟬,爬上枝頭吟唱才會被聽到聲音。

李頎拯:讓別人看見那些“看不見”的現實

19歲那一年,李頎拯的父親曾給過他人生建議,認為有兩種職業特別適合他,第一個是去做警察,第二個是去做記者。後來,李頎拯去了軍隊服役。沒想到的是,若干年後,他沒有當警察,而是愛上了“照相”,做了攝影記者。

李頎拯說,上世紀90年代末以前,攝影記者的思考和工作方式和現在是完全不同的。在一家地市級報社裡,攝影的門檻相對比較低,配上一臺高級相機,把照片拍清楚,就可以上崗了。

然而到了2003年前後,情況有了變化,互聯網開始影響紙媒,報社攝影記者們都越來越有緊迫感。

李頎拯經常在思考,拍了這麼多年,記錄了這個城市形形色色的人的各種狀態,這裡面有運河邊的挑夫,有火車站徹夜排隊買票的民工,有經歷拆樓工地塌樓事故的倖存者……

李頎拯:讓別人看見那些“看不見”的現實

2007年6月30日,杭州城北的碼頭上,挑夫們正在從船上運送黃磚上岸。

李頎拯:讓別人看見那些“看不見”的現實

2007年7月1日,杭州城北的碼頭上,這一天,陳雲生挑了17000多塊磚,創造了工友中的新紀錄。

拍這些人之前,當時並沒有一個比較長遠的規劃,只是為了記錄和拍攝。但現在再去回顧這些照片時,他突然意識到,曾經拍的這些人的生老病死,這些年的變化,其實不正是城市化進程,或者說是我們在改革轉型中的一個痛點嗎?

李頎拯:讓別人看見那些“看不見”的現實

2008年7月3日,浙江杭州的一個工地上,一位正在幹活的民工,全身被汗水浸溼。

李頎拯:讓別人看見那些“看不見”的現實

2007年7月24日,浙江杭州一高架橋下,民工們正在休息。

李頎拯:讓別人看見那些“看不見”的現實

2008年3月12日,浙江杭州四季青服裝市場邊,一對民工夫婦帶著他們的孩子在運送磚塊。

所以,在這之後,李頎拯開始意識到用群體、用時間的積累去講述故事。而且,12年的記者經歷,讓他受益更多的是,除了攝影之外,學會和習慣了用文字去表達。

李頎拯:讓別人看見那些“看不見”的現實

2007年7月3日,杭州城北碼頭上,挑夫們睡覺的房間裡,為了省錢,他們經常會很多個人合租一間房。

他舉了一個還在做攝影記者時的例子,同事在日常“掃街”中拍到一張剃頭師傅為顧客刮鬍子的照片,畫面凝結在剃頭師傅手中的利刀正在顧客的脖子中心輕輕刮過的一瞬間。很多人認為這個畫面稀疏平常,甚至都不屑為它起個標題。

而那時帶李頎拯入行的老師,給這張照片取名為《絕對不宰你》。這幾個字讓這張照片頓時充滿了趣味和生氣,這也讓李頎拯明白了攝影要從記錄成為表達,離不開文字。真正的攝影,其實是在攝影之外的功課,每一個攝影師必須學會更多的技能去表達。

比起攝影師,更願意做一個社會調查者

很多人說李頎拯的人生轉折點是從拍攝《怒海謀生》開始,的確,任何一個經歷過幾個月遠洋航行的人都會對人生有了另一種體驗,另一種認識。

也是從那之後,他把自己定位成一個社會調查者,他開始更多地關注社會問題,挖掘思想的深度,在社會的大背景下讓各個群體來講訴他們的故事。

李頎拯:讓別人看見那些“看不見”的現實

(李頎拯 遠洋60天前後)

他切身經歷了1440多個小時和1萬多海里的“遠洋搏命”,他說遠洋中的暈船,就相當於24小時在坐過山車。船員要在這種痛苦的過程中,完成吃喝拉撒睡一系列日常生活,還有繁重的工作。

李頎拯:讓別人看見那些“看不見”的現實

中國浙江寧波石浦港,上千條漁船同時出港捕魚。

李頎拯:讓別人看見那些“看不見”的現實

李頎拯:讓別人看見那些“看不見”的現實

對於李頎拯來說,真正讓他難以克服的不是暈船,而是心理上的煎熬。長時間的孤獨、無聊、對死亡的恐懼、繁重的勞動,遠洋船員經常會出現幻覺,還總在妄想有人要害他。他不只一次聽到船員說跳海、砍人的事情。

李頎拯:讓別人看見那些“看不見”的現實

李頎拯在那艘船上待了兩個月,後來轉其他的運輸船回來。他坐過的那條船是兩年後回來的。大年初三,那艘船還有大概一個多月就要回到中國了。好朋友輪機長的女兒突然打來電話說,“父親沒能堅持到歸航期,他死在了船上。”

聽到這個消息,李頎拯當時打了個寒顫,他第一次感覺到死亡離他那麼近,渾身的雞皮疙瘩就豎起來了。從那之後他再也沒有吃過金槍魚,因為他知道每一條金槍魚的背後是漁民的血肉。

李頎拯:讓別人看見那些“看不見”的現實

李頎拯:讓別人看見那些“看不見”的現實

漁船在大浪中全速航行尋找魚群。這天,海面上的風浪很大,船長要求船員們儘量待在船艙裡。這是船員難得的休息時間。

2014年,李頎拯專門做了一個選題,叫《小廣告背後的人》。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白天上街,到不同的城市裡用相機去拍攝牆上的小廣告。到了晚上就開始打電話。

他說打不同的電話的時候,就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給玩牌的牌技師打電話的時候,就像學生,虛心請教。給江湖郎中打電話的時候,就像是病人。

李頎拯:讓別人看見那些“看不見”的現實

李頎拯:讓別人看見那些“看不見”的現實

江西上饒的一個小鎮的老小區裡,滿牆“辦證刻章”的小廣告,這也是中國出現頻率最高的小廣告品種。

這裡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跟他們接觸時間長了之後,才發現小廣告背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生活的另一面,不願意被大家看到的另一面。

看見和“看不見”的現實都是歷史的真實切片

李頎拯從2013年到現在在做《中國資源枯竭城市》這個選題,講述的是中國資源枯竭型的城市沉陷區。

我們能看見的是一些地質環境大面積的沉陷,隆起的山川變得坑坑窪窪,清澈的河流變得汙濁混沌,村莊人去樓空,賴以生存的土地全沉到水地下……但看不見的是,人的命運的一些沉陷,包括人的命運的變化,人的道德的一些沉淪。

李頎拯:讓別人看見那些“看不見”的現實

李頎拯的鏡頭裡,人物有很多,有礦區養活的富人,他們把礦產資源當商品出賣了,有失業、失土地、失去了生活圈子的礦區的農民,他們沒有生活的源路,只有靠四處打工。也有一些良心的官員,監獄的罪犯、黑幫的老大、身染艾滋病的毒販。

李頎拯:讓別人看見那些“看不見”的現實

2015年被關進監獄的艾滋病吸毒者

這兩年,李頎拯開通了一個自己的攝影公眾號,名字叫“看不見”,主要是用文字發一些圖片背後的故事。

在今天,一個報道攝影師能做什麼呢?

李頎拯說,“我想,可能也就只能是讓人記得曾經有這樣的一段真實過往,讓他人看見那些‘看不見’又或是裝作沒看見的事實。哪怕,我鏡頭前的他只是這段歷史洪流中的一個小人物,就像魯迅筆下的阿Q、朱自清《背影》裡的父親、路遙《平凡的世界》裡的孫少平、孫少安,餘華筆下的《兄弟》,一個個小人物的故事,不正是當代歷史的真實切片嗎?”

我們不只是用相機去拍照,我們帶到攝影中去的是所有我們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音樂和愛過的人。這是安塞爾·亞當斯的一句話。如果李頎拯去理解這句話,他可能還會再加上一句:他和他所經歷過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