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提交了585人的大名單,華誼兄弟將何處去?

崔永元提交了585人的大名單,華誼兄弟將何處去?

行業動態觀察

7月9日深夜,崔永元兌現了他週一見的諾言。

崔永元發微博稱“我已整理出585名跟華誼兄弟合作過的演職人員的資料作為案例,以EXCEL表格的形式提交給國家稅務總局和有關單位,我認為這裡都涉及偷稅漏稅。相信經過總局的調查取證,一定會爭相大白。”

應該說,崔永元的做法有理,有智,有節,毫無瑕疵可言。可585人的大名單卻足以引發娛樂圈大地震,而首當其衝的就是上市公司華誼兄弟。

其實從這些年華誼兄弟的發展狀況就能看出端倪。

2013年,華誼兄弟當家人先後減持套現7個億,之後,許多以前參股華誼兄弟的明星和導演也都做了減持。

2014年,華誼兄弟旗下籤約的知名藝人周迅,黃曉明,范冰冰,李冰冰等相繼離開,跳槽或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公司,優勢資源流失嚴重。

也就是說華誼兄弟以前高價招攬的一眾明星大佬們,在減持套現之後,沒了利益糾葛,做鳥獸散了。

這對華誼兄弟來說衝擊可不小。

為此,2015年,華誼兄弟不惜血本,先後投資二十多億元巨資收購了馮小剛、張國立等人旗下的三家成立不久的影視公司,想以此綁定明星和導演。

成績還沒做出來,華誼兄弟公司的商譽卻隨之大幅增加了近20億元。也就是說,華誼兄弟掏了20億元巨資,除過得到了幾張不知能不能實現的合約,還獲得了20億元的商譽。

那什麼是商譽呢?其實就是消費者對企業的好感和認可程度。

想想看,前一波明星說走就走,指望後一波明星和導演就能獲得觀眾廣泛認可,並給公司帶來鉅額利潤?只怕是華誼兄弟太高估這些人了!

也正是從2015年開始,華誼兄弟江河日下,老太太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2015年至2017年,華誼兄弟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8.7億元、35.0億元、39.5億元,對應淨利潤分別為9.76億元,8.08億元、8.28億元,而扣除非淨利潤則分別為4.72億元、-4018萬元、1.3億元。

其中還包括三年爭取到的政府補助分別為1.02億元、0.93億元。1.27億元。佔淨利潤分別為10.45%、11.51%、15.34%。

扣除補助實際利潤是多少,一目瞭然。

2017年一季度甚至出現了虧損,營收5.44億元,同比下滑29.08%,淨利潤虧損6842億元,同比暴跌126.06%,這也是華誼兄弟上市八年來的首次虧損。

2017年半年報,華誼兄弟盈利約4.2億元,比上年同期上升約40%,但盈利很大一部分是靠出售資產所得,所得金額3.39億元。主要為出售銀漢科技25%股權所得。

2017年7月24日,25日,華誼兄弟又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合計減持套現掌趣科技2700多萬股,獲得約9700萬元

華誼兄弟也走上了盈利基本靠政府補助和出售資產這條路。

也就是說,華誼兄弟2015年花20億巨資引來的一幫明星和導演,不但沒有讓公司的業績大幅增長,反而大幅下滑,真不知道請來的是菩薩還是瘟神?

早在2011年,華誼兄弟就開始了股權質押之路。那時當家人將所持公司股份的三分之一進行質押。此後一發不可收拾,2018年6月,華誼兄弟兩位當家人幾乎將所有的股權質押。而質押的理由竟然是“個人募資需求”,並沒有用於公司的發展。

與此同時,華誼兄弟的股價跌跌不休。2015年,華誼兄弟股價達到歷史高位32.13元。到目前,公司股價已經跌到6元,短短三年時間,股價跌去超過80%。

而最後這所有一切都由誰來買單呢?不是明星,也不是導演,更不是華誼兄弟的當家人,而是股民!不由讓人唏噓!

現在崔永元又提交了一個585人的大名單,這對華誼兄弟來說無疑是一個重磅炸彈。

風口浪尖之上,華誼兄弟將何處去?

退市?還是其他?不得而知。

希望所有上市公司都能引以為戒,認真經營好企業,為自己,也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