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彥斌一曲唱出蘇軾最落寞的時候最激昂的歌聲

胡彥斌可以說是中國風的先行者之一了,在我幼年時便聽過胡彥斌的《紅顏》,其他如杰倫的《青花瓷》、心然《千年緣》等等。

這次他也來到了《經典詠流傳》,霸氣改編《念奴嬌·赤壁懷古》。

唱詩 | 胡彥斌一曲唱出蘇軾最落寞的時候最激昂的歌聲

開篇從滾滾東流的長江著筆,隨即用“浪淘盡”,把傾注不盡的大江與名高累世的歷史人物聯繫起來,佈置了一個極為廣闊而悠久的空間時間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洶湧奔騰,又使人想見風流人物的卓犖氣概。

清代詞論家徐軌:“自有橫槊氣概,固是英雄本色”。

然而這麼遼闊的場景下,語句卻是十分悲涼。數不盡的風流人物,全被歷史帶走了,無一人留下。只剩下滔滔不絕的江水,也許還記得當年赤壁戰場的激烈。聽著胡彥斌低沉緩慢的歌聲,彷彿看見了蘇軾兀立江岸憑弔勝才子。

唱詩 | 胡彥斌一曲唱出蘇軾最落寞的時候最激昂的歌聲

陡峭的山崖散亂地高插雲霄,洶湧的駭浪猛烈地搏擊著江岸,滔滔的江流捲起千萬堆澎湃的雪浪。真是“江山如畫” !

上片重在寫景,將時間與空間的距離緊縮集中到三國時代的風雲人物身上。但蘇軾在眾多的三國人物中,尤其嚮往那智破強敵的周瑜,故下片由“遙想”領起五句,集中腕力塑造青年將領周瑜的形象。作者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挑選足以表現人物個性的素材,經過藝術集中、提煉和加工,從幾個方面把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蘇軾未必沒有將自己與周瑜相比的念頭。在暢快淋漓地觀看赤壁大戰時,歌聲也漸漸激昂了起來。

唱詩 | 胡彥斌一曲唱出蘇軾最落寞的時候最激昂的歌聲

周郎是那樣意氣風發,而“我”卻是自作多情,“早生華髮”了。

唱詩 | 胡彥斌一曲唱出蘇軾最落寞的時候最激昂的歌聲

多麼令人嘆惋。

蘇軾當時正被貶黃州的坎坷處境,正欲以身報國,卻屢遭貶謫,不可謂不落寞。

他從“神遊故國”跌入現實,就不免思緒深沉、頓生感慨。雖壯志未酬,然而人生短暫,不必讓種種“閒愁”縈迴於心,還不如放眼大江、舉酒賞月。一位襟懷超曠、識度明的詩人,

在最落寞的時候還能唱出最激昂的歌聲,最後表達了最曠達的胸懷。在高原闊野中奔湧的江水,偶遇坎谷,略作迴旋,隨即繼續流向曠遠的前方。

這就是蘇軾

唱詩 | 胡彥斌一曲唱出蘇軾最落寞的時候最激昂的歌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