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丨 有好「武功」才有好「文風」

关注丨 有好“武功”才有好“文风”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卻有相似的文章。中央紀委某派駐機構在聽取基層紀檢監察干部集體述職時發現,一些同志的述職報告好像多胞胎,個個長得差不多,跟去年的也差不多,不外“形勢大好、問題小小、決心表表”的格式化三段論,如果隱去單位和時間,很難弄清說的是哪裡、發生在何時。這看起來是“文風”問題,其實是“武功”問題。

文字是“武功”的鏡子,“武功”什麼樣文風就什麼樣。黨章和憲法賦予紀檢監察機關崇高的使命和神聖的職責,紀檢監察干部要用自己的忠誠和創造性勞動擔當起來,確保監督執紀問責、監督調查處置落到實處,這就是紀檢監察干部應該具備的“武功”。報告工作不是做文章,而是展示“武功”;集體述職不是朗誦比賽,而是現場比武——

凡是突出問題導向的,工作就做得實,他們敢紅臉敢較真,沒有問題防範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監督的螺絲越擰越緊,政治生態越來越好,他們報告工作就言之有物、乾貨多多,有事例有思考有啟迪,忠誠與擔當躍然紙上。

相反,一旦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武功”就廢了,文章就不好做了。比如不敢監督一把手和領導班子,閉目塞聽、清靜無為,院子裡出了狀況卻渾然不覺,問題擺到了桌面,卻不執紀不問責不糾正不報告,等到要述職的時候才滿頭冒汗。趕緊找兩個秀才東抄抄西剪剪,閉門注水,文風自然空洞無物,擰去水分就不剩什麼了。運氣好的話,儘管他碌碌無為,但是單位目前尚未暴露出什麼麻煩,便以為天下太平,不知道問題遲早曝光、問責正在路上,也不知道運氣多麼靠不住,神采飛揚侃侃而談,成績說透,口號呼足,文風照樣是不著邊際,空空如也。

文風也是作風,作風反映初心,這是將改進文風納入中央八項規定的原因。毛澤東同志在《反對黨八股》一文中指出:“最不應該、最要反對的是言之無物的文章。”習近平總書記一貫提倡“短實新”,堅決反對“長空假”的文風。他們自己的文章和講話之所以質樸實在、直面問題,就因為他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深知中華民族的往昔榮光是幹出來的,迎接燦爛未來也只能擼起袖子加油幹。同樣,紀檢監察干部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高強“武藝”捍衛黨的肌體健康、護航民族復興大業,才能為新時代寫出最美的篇章。(習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