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最小的地級市,曾是三國吳王古都,看看是不是你家鄉

湖北最小的地級市,曾是三國吳王古都,看看是不是你家鄉

鄂州市,截至2016年,全市面積1504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130萬人。是湖北省最小的地級市。

鄂州市,歷史悠久,帝堯時為“樊國”,夏時為“鄂都”,殷商時為“鄂國”,春秋戰國時楚鄂王封地,三國時孫權在此稱帝。春秋戰國時期,楚王熊渠分封其子熊紅到鄂州為鄂王,修築鄂王城,這也是湖北簡稱“鄂”的由來。

湖北最小的地級市,曾是三國吳王古都,看看是不是你家鄉

鄂州境內西山,古稱樊山,因在吳王古都──今鄂州市區之西,故名西山。 西山集雄險秀幽奇曠於一身,是不可多得的江南名山,湖北省首批四大風景區之一。西山昔有楚門東戶之譽,歷代譽為瀏覽勝地。西山一脈九曲,九峰六穀,重巒疊嶂,松柏蔽空。翠壑丹崖,飛瀑漱玉。山上六條谷澗,串連七泉、三池、一湖和兩道瀑布。

西山名勝古蹟眾多。有吳王避暑宮、武昌樓、古靈泉寺、西山庵、松風閣、翠景園、秀園、試劍石、即位壇、退谷、石開、龐統讀書處等二十餘處景觀,給遊人留下美好而深刻的記憶。1965 年秋,陳毅元帥登上西山絕頂,感慨萬千:“西山不亞於廬山呀!”

湖北最小的地級市,曾是三國吳王古都,看看是不是你家鄉

吳王避暑宮

是吳王孫權在西山避暑讀書的行宮,始建於公元 221 年—— 229 年之間,這裡松蔭鋪地,山泉潺潺,氣溫比城區要低 2 —— 3 ℃,歷來被稱為武昌城中的“清涼福地”。

東晉太元年間(公元 376 年—— 396 年),高僧慧遠看中這塊風水寶地,將避暑宮故基闢為西山寺。

20 世紀 90 年代只保留避暑宮一間側殿,人稱避暑殿。1999 年吳王避暑宮遷址椅子山頂重建,成為西山又一個新風景區,有避暑宮、讀書堂、議政殿、武昌樓等漢代風格的仿古建築群,總佔地面積 80 餘畝。

湖北最小的地級市,曾是三國吳王古都,看看是不是你家鄉

武昌樓  

矗立於椅子山頂,摩雲映日,巍峨秀挺,登樓遠眺,鄂州黃州景觀盡收眼底。萬里長江,煙波浩淼,百舸爭流,汽笛響過,山鳴谷應,給人一種天寬地闊、氣勢磅礴之感。樓門橫額上的飄逸遒勁“武昌樓”三個大字,是中國當代文化大家郭沫若的手跡。

湖北最小的地級市,曾是三國吳王古都,看看是不是你家鄉

古靈泉寺

又名“西山寺”,是東晉太元年間高僧慧遠所建,是中國佛教“淨土宗”的發祥地。寺中有一堂(文殊師利堂)、三泉(滴滴泉、涵息泉、活水泉)、六殿(天王殿、拜殿、大雄寶殿、觀音殿、武聖殿、唸佛殿)。殿堂為磚木結構,蓮花斗拱,飛簷射脊,紅椽彩廳,金碧輝煌。大雄寶殿內,數十尊羅漢菩薩或坐或臥、或動或靜,造形精巧,惟妙惟肖。

湖北最小的地級市,曾是三國吳王古都,看看是不是你家鄉

九曲亭  

在西山南麓的九曲嶺上,取“羊腸九曲”之義,命名“九曲亭”。九曲亭始建於三國時期,後來荒廢。宋人蘇軾謫居黃州,過江興攀西山,覓得故址,擴地重修。九曲亭內黃屏紅柱,屏壁正反兩面,分別書有蘇軾的《武昌西山》詩和蘇轍的《武昌九曲亭記》。

湖北最小的地級市,曾是三國吳王古都,看看是不是你家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