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第一宗高價地入市,呈現住宅價格確實有漲

2016年底開始,成都高價地層出不窮。在嚴格的限價環境下,這些高價地究竟會不會推高成都房價?

關於這個問題,終於有了答案。

成都首個高價地拿預售了!

就在上週,這塊高價地上的項目中南上熙府獲得預售許可,高層帶裝修均價14500元/㎡,洋房帶裝修均價18000元/㎡,高層和洋房預售價均達到了溫江歷史最高,足足比周邊同檔次高層住宅(恆大未來城)高出2500元/㎡。

成都第一宗高價地入市,呈現住宅價格確實有漲

恆大、中南項目位置及價格對比

限價對高價地開了口子

雖然恆大未來城全為高層住宅,中南上熙府也一直強調品質高於恆大未來城,但兩樓盤容積率相同,其實各有優勢。通過實際的感受,兩樓盤品質差距並不大。最終我們看到的就是同區域,幾乎同檔次的兩個樓盤,地價高的樓盤價格就是要貴一些。

在2017年9月,中南在溫江區以高溢價斬獲兩宗連襟地塊,樓面價9800元/㎡,9100元/㎡ 。兩塊地均攤後的成本價大概為9560元/㎡,在溫江區可進歷史高價地前三。恆大未來城在2016年拿下的幾宗連襟地塊最高的一宗才3780元/㎡。

此前,不管是流出的官方口徑,還是市場狀況,我們都還堅信,高價地的預售不會放開口子,或者新盤價格會嚴格按照不高於周邊同品質住宅均價的條件來限價。但現實不得不讓人聯想到開發商拿地成本可能已經考慮到新房價格審批裡。也就是說,限價對這些地塊鬆了口,在這部分高價地上呈現的樓盤價格更高了。

利潤更高的高低配產品成趨勢

在去年,想住曾探討過開發商應對高價地的產品趨勢(今年的高地價,將造就明年什麼樣的樓市?)。然而,面對成都對高贈送產品的禁令,高低配產品便成為了趨勢(低密產品可溢價,利潤最高)。

中南上熙府(熙悅)

4棟高層(34層),本批次高層均價14500元/㎡(含裝修);

16棟洋房(9層),本批次洋房均價18000元/㎡(含裝修)。

成都第一宗高價地入市,呈現住宅價格確實有漲

項目沙盤實景

同樣是2.5的容積率,恆大未來城全為高層住宅,僅12000元/㎡(含裝修),溢價能力顯然不如高低配。

但限價並未放鬆,高價地利潤會受擠壓

從中南上熙府獲得預售的價格來看,算上建安成本,加上一定的稅費,中南上熙府價格或許要達到14000元/㎡以上,開發商大概率才不虧本,整體均價或許在16000元/㎡左右才有盈利空間。由此可見,相關部門對高價地預售價格的把控依然很嚴,開發商在高價地上盈利的空間很小。

想住 猜測,中南上熙府高層大概率是虧損的,主要依靠洋房產品盈利。但也憑良心說,通過實地踩盤,中南上熙府並沒有因為高層會虧損而在裝修標準上敷衍購房者,用材及細節能達到市場上主流偏上的水準。

另外一點,我們從售樓處得到消息,恆大未來城下批次的裝修標準會有所升級,但預計預售價格變化也不會太大。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土地成本低的樓盤,依然在採取嚴格的限價。並且,成都在4次限購之後,市場已經冷靜很多,價格高的樓盤自然是沒有太多競爭力,後期在搖號人數和中籤率上會體現的特別明顯。

所以對於資金不是特別寬裕的剛需購房者,可以選擇性價比更高的樓盤。但也不可否認,性價比高的樓盤搖號中籤率會更低。

當然,購房者也不必過多擔心,因為從大環境來看,在中央對成都房價的嚴格監管下,要維持成都整體房價的平衡,高價地上市肯定也不會成為普遍現象。就如想住曾預測的觀點一樣,相關部門會逐漸對住房實行分類限價,部分樓盤或許會給予鬆口,以緩解高價地和限價的矛盾,再加大遠郊的供應,從而拉低整體均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