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憩一下,了解下纹饰风格演变(一)

1、新石器时代晚期

(1)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玉器造型以动物为主题,常见的有人、鸟、龟、龙及其它兽类等,纹饰除了镂空外,主要是阴线和阳纹两类。雕琢纹饰的工具主要是用宽砣雕琢宽阴线纹,细砣雕琢细阴线纹,红山文化的阳纹属于“隐地凸起”的阳纹。

小憩一下,了解下纹饰风格演变(一)

(2)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玉器以神人兽面纹为主题。神人部分包括长平行线的羽冠、圆形双眼及凸横棱的嘴;兽面部分包括椭圆形的双眼、凸横棱的鼻梁和嘴。

小憩一下,了解下纹饰风格演变(一)

2、商代纹饰

商代纹饰有单阴线、双阴线、假阳纹、阳纹四种。纹饰中常见转折方硬的“刀雷纹”,阴线转折近90°。纹饰风格:双线压地,刚劲有力。

小憩一下,了解下纹饰风格演变(一)

3、西周纹饰

西周玉器盛行阴刻单线纹或双线纹两种,以大斜刀雕琢的双线纹最富特色。

纹饰风格:内细外粗,流畅生动。

小憩一下,了解下纹饰风格演变(一)

3、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的玉器以抽象繁密的虺龙纹为主题,因时代早晚和地域的差异可分为双线虺【huǐ】龙纹、宽线虺龙纹、单线虺龙纹和浮雕虺龙纹。纹饰风格:以抽象虺龙纹为主,装饰繁密。

春秋早期:双线虺龙纹

双线虺龙纹由细砣阴刻的平行双线纹构成,具有圆眼、翘鼻、张口的特点。

小憩一下,了解下纹饰风格演变(一)

春秋中晚期:宽线虺龙纹

宽线虺龙纹的制作方法是将细砣雕琢的双阴线间距拉宽,在两线之间用斜砣雕琢倾斜的凹面,象征鼻口的S纹以斜砣反向雕琢,犹如两个C上下相连,中间形成一道扭转的凸棱。纹饰特点:由外内斜,用宽线补白。

小憩一下,了解下纹饰风格演变(一)

春秋中晚期:单线虺龙纹

单线虺龙纹盛行于春秋中晚期的秦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纹饰特点:线纹转折方硬,排列有序,眼为方形。

小憩一下,了解下纹饰风格演变(一)

春秋晚期:浮雕虺龙纹

浮雕虺龙纹制作方法是先用细砣雕琢的阴线定位,再将线纹周边琢磨掉一层地子凸显虺龙的轮廓,最后雕琢眼睛等细部线纹。

纹饰特点:器表布满由云纹、谷纹、S纹组合的浮雕虺龙纹饰,扭丝纹妆点在鼻口之间。

小憩一下,了解下纹饰风格演变(一)

小憩一下,了解下纹饰风格演变(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