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游天下,以得安然——沈玮工笔画之美学探胜

时移世易,恍然百年。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剧烈变革造就了中西文化的风云际会,中国画亦由此在巨力拉扯中向着巨变、融合、回归之路奔赴。在开启这段即将劈波斩浪的征程伊始,创造具有中国气派和时代精神的现代风格工笔画已成为横亘在每个艺术家面前,无可回避的历史课题。自古以来,我们便是善于思辨的民族,这一融于血脉根骨中的精神特质时时敦促着先行者去对中国工笔画的现代风神进行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如今的工笔画界,古典院体画风正在向着现代艺术语境演变,而沈玮无疑成为了这一代艺术家当中颇具代表性的个案。

心游天下,以得安然——沈玮工笔画之美学探胜

图为:沈玮

寓情于景、物我交融的作画意境

沈玮在进行工笔花鸟画创作时,于承袭古韵遗风的功底之上,善于以平和、细腻、秀润的韵致为观者营造清和雅赏、趣韵环生、物我交融的审美体验。“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观沈玮画中之意象,且不论探荷、寻莺、逐波、踏叶,层层线状笔法以书代画,线条生动有致,再精心辅之以恰到好处的朦胧墨色,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虚实相合,一派纸上江南气象。枝叶如虬龙腾挪缠绕,世外飞雪如流萤扑朔,笔尖事物仿若浸润于柔光之中,错落盘旋,而又控制有序。听云中歌,奏月下曲,吟竹枝调,沈玮总是择取最为朴实平凡的自然风物并为之点睛画魂。味沈玮之画,无光怪陆离之奇诡,亦不闪烁其词,从不张扬矫饰,端是一副明澈、自然、温厚、中和的庄重样子,恰若自然风物本身那般,巧以养拙,妙臻天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遂可于造化中求精神。她自陋室案牍出发,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将现实中的自然风物淘浣、再现出迥异不同的新形式和富有个性的结构因素,不破坏纤纤之物,却创生出了别具生机的宁静的人格力量。沈玮醉心于理性自然主义的优雅创作方式,并意在将其融入进新的精神领域里去。她的这种对生命无所不在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秩序的认知和期待,共同构成了当代工笔创作的精神格局——即对生命尊严的向往与礼赞。

心游天下,以得安然——沈玮工笔画之美学探胜

图为:沈玮作品

心游天下、 以心接物的创作风格

沈玮素以“以心接物”表述自己的美学理念和创作风格。常读老庄,淬炼了沈玮淡泊空灵而又蕙质通透的性情,这一方隽雅浩渺的精神净土也从此成为了沈玮行笔逐墨的美学诉求。乘物以游心,典出《庄子·人间世》。“乘物”即为最大限度地顺应、驾驭自然法则,如此方可肆意“游心”,实现心灵的解放和精神的自由。行在水云间,感由自然生。时间一切美好均会在顿悟和遐思中生发,端看观者心境如何。心斋,道家所从之法,便是告诫你我摒弃智欲,澡雪精神,除却秽累,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疏沦其心,使心境虚静纯一,通于一而万事毕,至此可明大道。观沈玮之画,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时蔚然而深秀,时窈冥而荒寒。品沈玮行笔之意境,时而烟涛微茫,仿若随时可吸风饮露;时而又云销雨霁,刹那间彩彻区明。可不正是超然世外,乘物游心吗?!画境寄纸间,诗意藏心头。逍遥于天地之间,心意自得,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景语情语皆缘起于心,观花赏鸟,欣然挥笔,愉悦自可尽现。若能秉持仲尼口中古人“外化而内不化”的精神信条,恒持本心,如此这般在偶寄闲情之时,方可负阴抱阳,冲气养性,依于仁,游于艺,修于身。人为性灵,失本真便无趣。绘工笔者,心中有景,善莫大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