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古詩中大唐邊塞壯士雖遠必誅的英雄氣概

出 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看看古詩中大唐邊塞壯士雖遠必誅的英雄氣概

作者背景

  王昌齡(698-757),唐代詩人。字少伯,亦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他的詩激昂慷慨,深摯凝練,表現軍隊生活的邊塞詩尤其感人。他特別擅長寫七言絕句,《出塞》、《從軍行》是著名的代表作。。

注詞釋義

  龍城飛將:龍城,即盧龍城,是李廣駐軍的地方,在今河北省盧龍縣。漢代名將李廣,勇敢善戰,被匈奴人稱為“漢之飛將軍”。這裡指揚威北方邊地的名將。

  胡馬:這裡指匈奴的軍隊。

  但使:只要。

  陰山:陰山山脈。西起河套,綿亙於內蒙古自治區。漢時匈奴常由此入侵中原。

看看古詩中大唐邊塞壯士雖遠必誅的英雄氣概

古詩今譯

  還是秦時的明月和邊關,萬里出生的將士們仍未歸還。只要漢代的飛將軍李廣還在,決不能讓敵人軍隊越過陰山。

名句賞析——“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看看古詩中大唐邊塞壯士雖遠必誅的英雄氣概

  與很多邊塞詩盡力描寫戰爭生活的艱苦險惡所不同,這首詩著重表現的是對敵人的蔑視;是對國家的忠誠,是一種勇往超前、無所畏懼的英雄主義氣概。前兩句寫皎潔的明月和雄偉的城關,既引起了人們對歷史上無數次侵略戰爭的回憶,又是今天將士們馳騁萬里、浴血奮戰的歷史見證。後兩句用漢代的名將李廣比喻唐代出徵守邊的英勇將士,歌頌他們決心奮勇殺敵、不惜為國捐軀的戰鬥精神。這首詩由古到今,有深沉的歷史感,場面遼闊,有宏大的空間感。字裡行間,充滿了強烈的愛國精神和豪邁的英雄氣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