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奇怪的瓷器器形——花觚

中国最奇怪的瓷器器形——花觚

觚(读作gū),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也用作礼器。圈足,敞口,长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觚初现于二里岗文化,到西周中期已十分罕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

中国最奇怪的瓷器器形——花觚

花觚始于元代,主要流行于明嘉靖、万历至清乾隆这一段时期。早期的花觚除了陈设用之外,民间多用于插花,布置厅堂。花觚的造型隽秀,端庄大方,线条变化十分丰富。

早期的花觚人们通常把它描述为“尊”,它是仿青铜器造型的一种陈设用瓷。

中国最奇怪的瓷器器形——花觚

花觚成对与烛台摆放于香炉两侧,则合称五供。是古代摆放于祠堂,庙宇的香案之上。古代先民祭天奉祖,求神拜佛所用的礼器。其材质以铜,瓷,锡等较为常见。器型端庄大方,做工都十分讲究。具备很高的收藏价值。

中国最奇怪的瓷器器形——花觚

随着瓷器烧造技术的不断提高,瓷器的造型更加丰富,很多陈设用瓷开始有了一定的实用功能。经过明代嘉靖、万历两朝的发展,花觚的造型也更加多样化。

中国最奇怪的瓷器器形——花觚

常见的有五彩花觚和青花花觚两种。装饰题材有人物故事、民间传说、缠枝花卉或是花鸟等。

中国最奇怪的瓷器器形——花觚

花觚的时代特征十分明显,明代的花觚主要是三段式的,上面是喇叭口,中间是鼓腹,下部是凤尾,器型古朴典雅。我们常见的明代花觚以五彩最为贵重。一般都呈现出文饰繁密,层次分明,色彩艳丽,风格硬朗的特点。

中国最奇怪的瓷器器形——花觚

此花觚敞口,长颈,腹部鼓出,高圈足外撇。器体胎体厚重,造型古朴大方,典雅迷人,胎质细腻致密,通体施青釉,釉汁肥厚,滋润如玉,色泽淡恬幽靓,秀美天成,具有较强的立体之感,而以手感之,且又光洁平滑,高雅素装摄人眼目,独具艺术魅力。全器造型别致,俊秀挺拔,隽雅端丽,纯净釉色与古朴之器形完美结合,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为柴窑釉器翘楚之作。

中国最奇怪的瓷器器形——花觚

花觚作为中国瓷器器形最奇怪的一种,不得不说是我国古代装饰类陶瓷的一种伟大创造。同时,花觚的出现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的人民对艺术生活的一个注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