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中的比特幣礦場:大礦場每年交電費3.6億

6月以來,四川地區普降暴雨,大雨帶來的洪水攪動著國際比特幣價格。英國《金融時報》認為,四川洪災和歐洲熱浪嚴重影響了比特幣產量,比特幣價格隨之暴跌。網傳洪水沖毀四川地區許多大型礦場,礦場產能不足或是本輪幣價暴跌的導火索。

據不完全統計,四川省目前正在運行的水電站超過6600座。為了獲取廉價的電力資源,比特幣礦場常常直接進駐水電站,大量的電力消耗,讓水電站必須開足馬力。

深山中的比特幣礦場:大礦場每年交電費3.6億

在四川的莽莽群山中,湍急的河水順著山勢流下,濃密的原始森林裡隱藏著諸多鮮為人知的故事。劣質的彩鋼房把世界分為兩種不同的形態,很難想象在這種人煙罕至的境地裡,正在進行著人類社會最尖端的程序演算。

深山中的比特幣礦場:大礦場每年交電費3.6億

7月12日,記著到訪的一家建在水電站內的比特幣礦場裡有3000臺礦機,根據礦工介紹,這家礦場每月要給水電站交100萬元電費,一年就是1200萬元,而3000臺礦機在四川只能算是小型礦場。

深山中的比特幣礦場:大礦場每年交電費3.6億

這家礦場的礦場主曾經在上海開網吧,後來網吧行業不景氣,帶著團隊轉型區塊鏈,曾經的網管變成了礦工,對礦工來說,這兩個職業沒什麼區別,都是看機器,甚至在礦場裡的工作更輕鬆,只需要每隔兩小時去看掃描一下有沒有設備死機即可。

深山中的比特幣礦場:大礦場每年交電費3.6億

“挖礦不炒幣,炒幣不挖礦”,這句順口溜已經成了礦工行業的行規,一位礦工說,他從不關心幣價,“我一個幣都沒買,無論是比特幣還是其他什麼幣,我從來沒買過。我連每天礦場裡礦機挖了多少幣都沒管過,不死機就行,老闆天天在他那頭盯著收益,我就不跟他們瞎操心了。”

深山中的比特幣礦場:大礦場每年交電費3.6億

這是一家始建於1952年的水電站,看守電廠的電工老張已經在此工作10多年,這幾年接連有幾個人找到水電站想開礦場,但諮詢之後都沒了下文。對於小犀財經的來訪,他顯得十分意外,“比特幣都跌成這個樣子了你們還敢進哦,這兩天快從40000跌下去了吧。”

當記著詢問,這裡是否有洪水隱患,老張顯得胸有成竹,“5·12兇不兇,我這裡都沒得什麼事情,死了十多萬人哦,在這兒就是電線杆斷了幾根。”

深山中的比特幣礦場:大礦場每年交電費3.6億

生活在深山老林裡的礦工沒有便利店,沒有咖啡廳,沒有酒吧,只有一條進出山區的公路,待得久的礦工已經把優酷上的電視劇挨個兒看完了,在這裡他們只有電站的駐場電工相伴,幾乎可以說是相依為命。

深山中的比特幣礦場:大礦場每年交電費3.6億

礦場裡電線纏成一坨亂麻,幾千臺礦機在彩鋼房裡單調地嗡嗡作響,兩側牆體上掛著碩大的風扇,水冷系統隨著礦機24小時不停地運轉。到了晚上,礦機上幾千盞綠色的燈光同時閃爍,讓人覺得彷彿到了冰冷的幽冥之地。

深山中的比特幣礦場:大礦場每年交電費3.6億

這是一座在建的礦場,預計裝機10萬臺,建成後,每年僅電費就要繳納3.6億元。礦場主李剛(化名)稱,他的公司還有好幾家這樣規模的礦場。

在四川地區,三五千臺礦機的小礦場比比皆是,上萬臺礦機的大型礦場也並不罕見。許多背後有大型財團支持的礦場甚至直接斥巨資買下一座水電站,更有礦場試圖投資興建一座水電站以供己用。

深山中的比特幣礦場:大礦場每年交電費3.6億

對此,2016年9月四川省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規範水電建設管理的意見》,明確在“十三五”期間,四川將嚴格控制中型水電項目核准,全面停止小型水電項目開發,已建成的中小型水電站不再擴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