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悅讀」所以,爭什麼?!

「柒·悦读」所以,争什么?!

「柒·悦读」所以,争什么?!

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施楠為您朗讀

「柒·悦读」所以,争什么?!

所以,爭什麼?!

選自《把心安頓好》

作者|周國平

人世間的爭奪,往往集中在物質財富的追求上。物質的東西,多一些自然好,少一些也沒什麼,能保證基本生存就行。對精神財富的追求,人與人之間不存在衝突,一個人的富有決不會導致另一個人的貧困。

由此可見,人世間的東西,有一半是不值得爭的,另一半是不需要爭的。所以,爭什麼!

一樣東西,如果你太想要,就會把它看得很大,甚至大到成了整個世界,佔據了你的全部心思。一個人一心爭利益,或者一心創事業的時候,都會出現這種情況。

「柒·悦读」所以,争什么?!

我的勸告是,最後無論你是否如願以償,都要及時從中跳出來,如實地看清它在整個世界中的真實位置,也就是它在無限時空中的微不足道。這樣,你得到了不會忘乎所以,沒有得到也不會痛不欲生。

那人對你做了一件不義的事,你為此痛苦了。這完全可以理解,但請適可而止。

你想一想,世上有不義的人,這是你無法改變的,當你為不能支配的別人的品德而痛苦是不理智的。你還想一想,不義的人一定會做不義的事,只是這件不義的事碰巧落在你頭上罷了。

你這樣想,就會超越個人恩怨,把你的遭遇當作認識人性和社會的材料,在與不義作鬥爭時心境也會光明磊落得多。

用終極的眼光看,人世間的一切紛爭都如此渺小,如此微不足道。當然,在現實中,紛爭的解決不會這麼簡單。但是,倘若沒有這樣一種終極眼光,人類就會迷失方向,任何解決方式只能是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

我們都在表象中生活,有什麼事情是值得計較的!

人生在世,既能站得正,又能跳得出,這是一種很高的境界。在一定意義上,跳得出是站得正的前提,唯有看輕沉浮榮枯,才能不計利害得失,堂堂正正做人。

「柒·悦读」所以,争什么?!

如果說站得正是做人的道德,那麼,跳得出就是人生的智慧。

人為什麼會墮落?往往是因為陷在塵世一個狹窄的角落裡,心不明,眼不亮,不能抵擋近在眼前的誘惑。佛教說“無明”是罪惡的根源,基督教說墮落的人生活在黑暗中,說的都是這個道理。

相反,一個人倘若經常跳出來看一看人生的全景,真正看清事物的大小和價值的主次,就不太會被那些渺小的事物和次要的價值絆倒了。

所謂智慧的人生,就是要在執著和超脫之間求得一個平衡。有超脫的一面,看到人生的界限,和人生有距離,反而更能看清楚人生中什麼東西真正有價值。

日常生活是有惰性的。身邊的什物,手上的事務,很容易獲得一種支配我們的力量,奪走我們的自由。我們應該經常跳出來想一想,審視它們是否真正必要。

因為世態險惡,人心叵測,於是遠離名利場,這個境界仍比較低。惦著他賢我愚,口說不爭,到底還是意難平。真正的超脫,來自徹悟人生的大智慧,或淨化靈魂的大信仰。

「柒·悦读」所以,争什么?!

進取也罷,退隱也罷,都逃不脫時光的變遷。不過,立足於自然看歷史,的確可以使人看淡世間的功名是非。

中國文人的懷抱,總是在出處之間彷徨。通常的情況是,以功名為正道,仕途失意,才把歸隱當作了不得已的退路。

人生的態度,宜在進取和超脫之間尋求一種平衡。然而,功名太平庸,不是真進取,歸隱太無奈,不是真超脫。真正的進取和超脫,不會只在出處的低水平上折騰。

在中國文人身上,從來有勵志和閒情兩面。勵志,就是經世濟用,追求功名,為儒家所推崇。

閒情,就是逍遙自在,超脫功名,為道家所提倡。對閒情不可等閒視之,它是中國特色的人性的解放,性靈的表達,在中國文化傳統和中國文人生活中所佔的分量很重很重。只有勵志,沒有閒情,中國文人真不知會成為怎樣的俗物。

-作者-

周國平,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當代著名學者、作家、哲學研究者,是中國研究哲學家尼采的著名學者之一。1945年生於上海,196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

-主播-

施楠,青島交通廣播主播《夜色正好》主持人。

「柒·悦读」所以,争什么?!

《把心安頓好》是周國平2006-2010年的最新隨感集,也是作者繼《人與永恆》《風中的紙屑》《內在的從容》之後的第四部隨感。本書中,作者思考的中心是價值觀問題,對何為圓滿的人生進行了詮釋: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和心靈,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頓好,人生即是圓滿。作者對生命和靈魂的本真進行了思考,倡導人們珍惜平凡生活,注重內在生活,這對疲於生活的現代人是很好的心靈撫慰和人生指向。

「柒·悦读」所以,争什么?!

柒·悅讀∣897有聲雜誌

「柒·悦读」所以,争什么?!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每晚8點,回覆關鍵詞“讀書”

897主播用聲音陪您悅讀

歡迎您把“柒·悅讀”推薦給家人好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