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玉米芯里提煉的低聚木糖

1、什麼是低聚木糖?

答:低聚木糖又稱木寡糖,是由2-9個木糖分子以β-1,4糖苷鍵結合而成的功能性聚合糖。與通常人們所用的大豆低聚糖、低聚果糖、低聚異麥芽糖等相比具有獨特的優勢,它可以選擇性地促進腸道雙歧桿菌的增殖活性。其雙歧因子功能是其它聚合糖類的10-20倍。

科普:玉米芯裡提煉的低聚木糖

2、腹瀉和便秘都能服用低聚木糖嗎?

答:低聚木糖可以增殖腸道有益菌雙歧桿菌,抑制有害菌,從而進行雙向調節,輔助治療腹瀉和便秘。

3、低聚木糖有哪些優點,哪些食品適合添加?

答:低聚木糖在功能糖類中有獨特的優勢,它可以選擇性的促進腸道雙歧桿菌的增殖,因其具有很好的酸熱穩定性,可以任意添加在食品、飲料、奶製品、保健品中。

4、低聚木糖為什麼可以潤腸通便?

答:①減少有毒發酵產物及有害細菌酶的產生,人體體內和活體外糞便培養試驗表明,攝入3周內,機體內即可減少44.6%有毒發酵產物和40.9%的有害細菌酶的產生。②抑制病原菌和腹瀉,低聚木糖對病原菌有較強的吸附力,如大腸桿菌、腸炎門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嗜水氣單胞菌等都能吸附到低聚木糖上,由於低聚木糖不被腸道中的消化酶所降解,可攜帶附著的病原菌通過腸道排出體外,從而防止疾病在腸道中集群,達到防止腹瀉的目的。③防止便秘雙歧桿菌利用低聚木糖,產生大量的短鏈脂肪酸;能刺激腸道蠕動,增加糞便溼潤度,並保持一定的滲透壓,從而防止便秘發生。

5、什麼時候喝低聚木糖效果最好?

答:可以在飯後吃低聚木糖效果最好。注意不要空腹食用。

6、腸胃正常的人可以吃低聚木糖嗎?有沒副作用?

答:可以,作為保健作用,一天至少吃0.7克;沒有副作用的,因為不是中藥西藥,只是一種保健品。注意不要空腹食用。

7、益生元低聚木糖,長期飲用是否會發胖?

答:低聚木糖是與其它糖類有本質區別的,普通的食用糖屬於葡萄糖、乳糖、蔗糖等類,而低聚木糖是一種由果糖分子與蔗糖分子組合而成的,它普遍存在於蔬菜、穀物、水果等天然植物中。在人體內,低聚木糖主要作為微生物的營養物質,促進微生物的繁殖,低聚木糖很難被人體吸收。所以喝益得生益生菌不用擔心發胖問題,反而可以減肥,適量服用,有益健康。

8、糖尿病人可以吃低聚木糖?

答:可以,低聚木糖可直達小腸為有益菌所利用,不會引起血糖升高。

9、低聚木糖能促進鈣質吸收嗎?為什麼?

答:可以,促進鈣的吸收是低聚木糖眾多生理功效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研究發現,當低聚木搪和鈣同時食用時,它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機體對鈣的吸收。大鼠每天攝取2%低聚木糖水溶液,7天后,大鼠對鈣的消化吸收率提高了23%,體內對鈣的保留率提高了21%。低聚木糖在大腸中被雙歧桿菌分解利用併產生短鏈脂肪酸(乳酸、乙酸、丙酸、丁酸等),從而使腸道呈酸性環境,這些短鏈脂肪酸和鈣形成可溶性鈣鹽,增加鈣的可溶性並使得鈣處於易於吸收的離子形式;另外,雙歧桿菌利用腸道內的營養物質分解生成大量的氨基酸、維生素,可以增加鈣的運轉,進而促進鈣的吸收。

10、低聚木糖備孕人群、孕婦、哺乳期可以吃嗎?

答:2014年第20號公告規定低聚木糖使用範圍不包括嬰幼兒,所以備孕人群、孕婦、哺乳期可以吃。

11、低聚木糖可以給動物食用嗎?

答:低聚木糖可以用於飼料添加劑,替代抗生素,可以給動物食用。

12、低聚木糖對動物功效有哪些?

答:(1)促進動物消化道內有益菌的繁殖,抑制有害菌生長,改善微生物菌群平衡;(2)阻斷病原菌與宿主細胞受體的結合; (3)刺激動物機體的免疫系統,提高免疫力;(4)增強動物抗病能力,減少發病率,提高對動物疾病的防治效果;(5)改善飼料利用率,提高動物生產性能;(6)降低對環境的汙染,改善動物生產環境的衛生狀況。

13、低聚木糖在醫學領域有什麼應用?

答:低聚木糖在慢性肝炎伴腸道功能紊亂方面、 治療腸易激綜合症方面具有很好的療效。

14、低聚木糖的功能作用?

答:低聚木糖功能:(1)增殖腸道有益菌雙歧桿菌,抑制有害菌,改善腸道菌群,起到腸道養護的作用;(2)潤腸通便,有效緩解便秘症狀;(3)促進人體對鈣、鎂、磷等礦物質的吸收;(4)預防和改善腹瀉。

15、低聚木糖與益生菌製劑相比,有什麼優點?能否同時使用?

答:益生菌製劑在經過消化道時大部分被消化液消化掉,到達結腸起到保健作用的只是很少一部分,而低聚木糖是一種穩定性強的雙歧因子,服用後不被或很少被消化液消化而直接到達結腸增殖腸道內的雙歧桿菌。低聚木糖和益生菌製劑如雙歧桿菌製劑同時使用可以在本來腸道內就有的益生菌的基礎上增殖更多的雙歧桿菌,以達到腸道保健作用。

16、低聚木糖與普通膳食纖維相比,有什麼優點?

答:低聚木糖優於膳食纖維的特點是它的日常需求量小,具有良好口感的甜味,易溶於水,不增加產品的黏度,理化性質穩定,並易於添加在各類食品和飲品中。

科普:玉米芯裡提煉的低聚木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