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峯度夏時節 電煤再現「旺季不旺」行情

隨著產地煤礦陸續復產,煤炭供應量開始緩慢回升,目前環渤海各個港口煤炭庫存均處於歷史高位,沿海六大電廠在“低日耗、高庫存”的運行背景下,電煤需求持續疲軟,導致迎峰度夏時節電煤再現“旺季不旺”行情。

迎峰度夏時節 電煤再現“旺季不旺”行情

進入7月份以後國內動力煤市場呈現“旺季不旺”的行情,主產地和北方港口煤價均進入下行通道。以秦皇島港5500大卡動力煤為例,截至7月18日市場主流平倉價670元/噸,環比下跌40元/噸,跌幅5.71%;同比上漲40元/噸,漲幅6.35%。目前環渤海各個港口煤炭庫存均處於歷史高位,沿海六大電廠呈低日耗、高庫存的運行態勢。另外,為加速煤炭中轉,保障港口煤運通道暢通,國投曹妃甸港從7月15日開始對部分客戶恢復收取超期堆存費,受此影響貿易商出貨速度開始加快,帶動港口市場煤價格下行。而主產地方面,隨著環保檢查結束之後,煤炭供應量緩慢回升,在下游需求疲軟的情況下,坑口價格普遍下調20-30元/噸不等。

山東方面,7月初山東地區電煤價格出現小幅上漲,主力煤企價格基本維持平穩,截至7月18日,山東地區煤企5000大卡動力煤主流報價在620-630元/噸,環比基本持平,同比上漲20元/噸,漲幅為3.28%。山東主力電廠接收價格在月初上調20元/噸,截至7月18日5000大卡電煤主流接收價格在0.12元/大卡(摺合為600元/噸),環比上漲4.35%左右,同比上漲70元/噸,漲幅為13.2%。目前山東省40家統調主力電廠當日進煤29.76萬噸,當日耗煤40.62萬噸,當日庫存815.18萬噸,較上日減少10.85萬噸,按標準耗煤32萬噸測算,可維持25.5天。

煤價波動原因分析

1、產地煤炭供應持續增加。7月6日環保督查“回頭看”結束之後,內蒙古鄂爾多斯地區前期停產的煤礦陸續復產,煤炭產量開始恢復性增加,市場供應增加預期增強。

2、中轉地港口庫存位居高位。截至7月18日秦皇島港口煤炭庫存673.5萬噸,環比上漲57萬噸,漲幅9.25%;同比上漲86萬噸,漲幅14.64%。隨著“增產增運”政策的出臺,長協煤發運佔比穩定,在鐵路滿負荷運行、港口積極組織接卸下,北方港口存煤逐步增加。

3、港口疏港進程加快,貿易商出貨意願增強。因近期北方港口煤炭庫存攀升較快,為保障路港煤運通道暢通,國投曹妃甸港將從7月15日開始對部分客戶恢復收取超期堆存費,受此影響港口貿易商出貨意願加強,部分貿易商甚至低價拋貨,帶動市場煤價格下行。

4、下游電廠存煤充裕,採購需求疲軟。最近一週沿海六大電廠日耗持續位於73萬噸左右水平運行,而庫存總量在7月12日攀升至1543.27萬噸,創下近5年來的新高。在“高庫存、低日耗”的背景下,終端用戶多采取剛性補庫策略,以長協煤拉運為主,採購意願偏低,需求不足使得煤價下行壓力加大。

5、政策調控效力顯效。為積極應對迎峰度夏期間能源保障供應的複雜形勢,國家發改委近期對相關工作進行了部署安排,重點通過加快優質產能釋放、推進中長期合同簽訂履約、保障鐵路運輸、適當放寬進口煤政策等措施,增加煤炭供應。

帶來的影響

雖然已進入迎峰度夏時節,但從目前的現狀來看,上下游供應均較為充足,電煤採購需求或將持續疲軟,短期煤價仍存一定下行壓力。

後市預測

目前環保檢查對主產地的影響逐漸消除,後期煤炭供應增加將是大趨勢,而中轉地北方港口在國家多項保供措施保障下,庫存總量穩步回升,有效地保障了下游迎峰度夏期間的電煤供給。而下游需求來看,近期南方雨水天氣較多,電廠日耗維持在75萬噸以下水平,電煤整體庫存偏高,採購積極性不強,對煤價形成壓制,預計7月底之前國內動力煤價格仍將呈下行的態勢運行。但進入8月份後,按照歷年經驗來看,受高溫天氣持續影響,沿海六大電廠的日耗一般會在8月份創新高,而電廠庫存則會處於持續下降狀態,基於此,8月份煤價或存反彈預期,需密切關注後期市場變化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