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攜手共赴中阿合作新高地

紮根歷史才能繼往開來,中阿兩國關係源遠流長,攜手前行積澱厚實;立足當下才能書寫未來,中阿兩國優勢互補,共創未來順勢而行。

7月19日至21日,習近平主席對阿聯酋進行國事訪問。訪問前夕,習近平主席與阿聯酋外長分別發表署名文章《攜手前行,共創未來》《為了人類更美好的未來》,發出雙方攜手同行的歷史聲音。

關注|攜手共赴中阿合作新高地

7月1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抵達阿布扎比,開始對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進行國事訪問。阿聯酋副總統兼總理穆罕默德在機場為習近平舉行迎接儀式。這是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阿聯酋副總統兼總理穆罕默德、阿布扎比王儲穆罕默德陪同下前往檢閱大廳。 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中阿同行厚植歷史

“山積而高,澤積而長”。從古代絲綢之路的互通有無,到上個世紀兩國建交傳統友好深化發展,再到2014年面向阿拉伯世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歷史用成績證明歷史的選擇:唯有攜手前行,才能共創未來。

相通,築牢兩國合作民心基礎。從貿易互通到民間往來,從汶川地震時的患難見真情到建立戰略伙伴關係,中阿雙方合作從內涵到外延,從理念到行動都為雙方甚至世界民眾擘畫出普惠、平衡、共贏的合作風向標,向世界撰寫著合作走向發展的時代抱負,這其中也見證了雙方政治智慧的雄心與雙方民眾的訴求。

相知,推動兩國合作智慧交融。尋脈來時路,中阿交往歷史悠久,傳統友誼深厚。商業與文化交流助推相知相吸實現文化共鳴;發展理念相近紮緊合作紐帶實現政策目標相通;戰略共鳴推動政治互信達成合作共識。向世界展現出平等相待、求同存異的雙方外交智慧,為世界格局重構提供正能量。

關注|攜手共赴中阿合作新高地

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同阿聯酋副總統兼總理穆罕默德共同登上檢閱臺。 新華社記者謝環馳攝

中阿同行有現實沃土

“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如今中國成長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阿聯酋成為阿拉伯世界的發展綠洲。雙方有意願更有底氣攜手前行,共享發展紅利,推動世界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共享發展,推動交往。當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以負責任的大國擔當,為世界發展做出中國努力,積極擁抱每一個為世界和平發展做出貢獻的同行者。最近舉行的中阿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上,阿方與會代表一致支持共建“一帶一路”,表現出與中國加強合作交流的強烈意願,也再次證實中國方案的時代明智。

守護和平,付諸合作。共建“一帶一路”是中國倡議,更是世界呼聲。順勢方能順利,當前世界格局面臨大調整,機遇與挑戰並存。縱然局部動盪依然存在,但追求和平與發展的世界呼聲越來越高,“阿拉伯之春”動盪後,阿拉伯世界求穩求發展的趨勢增強;而中國也正在為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而奮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方案,講述中國夢也符合阿拉伯民族復興需求。

關注|攜手共赴中阿合作新高地

習近平主席抵達之日,歡迎焰火點亮阿布扎比夜空。來源:新華國際頭條

中阿同行有未來高地

“激水之疾,至於漂不者,勢也” 。中阿兩國跨越地域阻隔、跨越國情文化差異,順應歷史大勢為構建世界命運共同體做出“一帶一路”上的貢獻。

中阿合作以“五個夥伴”關係描繪新藍圖。

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攜手前行,共創未來》中提到,希望中阿雙方攜手共建“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攜手做好“五個夥伴”關係:真誠互信的戰略伙伴、共贏共享的合作伙伴、互學互鑑的交往夥伴、先踐先行的創新夥伴。這不僅表達了中方對中阿關係的重視,更加明確了今後中阿關係的夥伴內涵,回應了雙方民眾對中阿未來關係的新期待。

中阿合作新高地將為世界發展提供新座標。無論是“重振絲綢之路”設想、還是“青年大使”訪華項目,或是“擁抱中國”計劃……都反映出阿方對“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的支持共建以及對中國方案的認可。7月20日,雙方建立中阿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無疑在世界格局重構浪潮中點亮新座標,向世界再次確認當前“謀和平、行改革、促發展”的時代大勢。

世界發展離不開中國貢獻,世界和平避不開中東穩定。中阿持續深化合作是對歷史的繼承,更是對民心的回應。

一切國家策略、世界藍圖的規劃都要真誠回應人民呼籲,唯有此,才能贏取民心所向與人民支持;唯有此,才是為了人類更美好的未來;唯有此,才能攜手前行,共創未來。

作者 | 奚湖

指尖傳遞溫暖力量,陽光照進網絡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