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成就取決於你看問題的視角—百億私募回撤下的焦慮根源

你的成就取決於你看問題的視角—百億私募回撤下的焦慮根源

年中,伴隨著各種排名出爐,百億私募淨值回撤成了大家關心的話題。

從2月份到現在,A股持續震盪,白馬股起起落落,百億私募普遍表現不佳。它們中的一些機構多是去年白馬股行情的獲益者,和2017年驚豔的業績相比,2018年上半年稍顯黯淡。

作為百億私募的行業引領者,景林、高毅和淡水泉最近一個多月來也相繼和投資人進行了溝通。在投資人擔心迷茫的時刻,基金經理蔣錦志、鄧曉峰、趙軍直面投資人的提問,從市場觀點、策略風格和投資理念等方面進行了耐心解答。

三大私募接連發聲,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少有的時刻。如蔣錦志所言,這應該是自己第一次跟投資者做分享。這背後反映了市場的情緒特徵:投資人對虧損的焦慮到了一個高濃度點。

在當前淨值撤下,百億私募的策略還有效嗎?淨值未來會持續創新高嗎?投資人一遍遍在心中自我拷問。或許,只要沒等到淨值創新高的那天,這種焦慮就不會散去。

正如淡水泉趙軍近期路演中所說,“即便不擔心貿易戰,投資者也會擔心債券違約、經濟下滑、房地產泡沫等”。

是的,我們每年每時每刻都有擔心的問題。歷史一直在重複,天下本無新鮮事。當下淨值回撤,我們擔心市場行情;明年回撤,我們又要擔心私募策略。但凡結果上沒有呈現出我們一直想要的上漲,焦慮便如影隨形。這意味著作為權益類投資者,你會非常痛苦。

和普通投資者不同的是,淡水泉趙軍路演中說道,“當下的佈局是以承擔短期風險為代價,來獲得未來穩定的超額收益。我們不能為了躲避短期可能不存在的風險而放棄長期確定存在的收益。”

頂尖投資人和普通投資人的差別就在於對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關係的理解不同,這種不同的理解導致了頂尖投資人和普通投資人在面對同一虧損時擁有了不同的心態和認知。

而短期虧損作為股市不可避免的永恆問題,如果你能理解它的本質,那麼你就會明白頂尖投資人優在哪裡。倘若你搞清楚了這點,那麼重新剖析自己當初選擇他們作為基金經理的初衷時,前述關於景林、淡水泉等回撤帶來的諸多疑慮將會迎刃而解。

01

虧損很多時候是個過程不是結果

投資常說“知行合一”,但知易行難。最底層的原因在於,大多數人其實知得並不徹底。比如,儘管很多人明白長期收益往往是建立在短期回撤的基礎之上,但虧損還是會時常讓他們慌不擇路。

為探究這個問題,我們先假設一個情景,如果你持有一項投資,未來三年這項投資賺錢的概率是80%,持平的概率20%,你會怎麼做?很顯然,只要腦子沒病的人都會選擇拿三年。

這個題目給出的情景和邏輯非常清晰:大概率賺錢,小概率不虧。但如果再增加一個條件,如果你要持有這項投資,你現在必須支付10%的成本,也就是說:

A選擇:持有,承受當下10%的波動,未來80%概率賺錢。

B選擇:拋出,現在實際虧損10%,避免未來可能的20%概率的虧損。

儘管從概率論,A選擇要優於B,但從表象感受,這個時候是不是有點難以抉擇?

這就是投資和其它事情本質的區別。比如,你丟了100塊錢,丟了就丟了,時間已經定格了,這個事情已經固定了下來。但在交易中不一樣,即使你現在虧了100塊錢,只要當前你還沒賣出,你的賬戶市值時刻都會變化,這個事情會一直延續,也許持有一年、三年,你又能回本。

所以,投資中呈現出來的結果和時間還有關係。在不同的時刻,你看到的結果都會不一樣。你認為此時虧100塊是投資的結果,而如果把它放在一個更長的時間框架下,站在未來看現在,你會發現它很可能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過程。這意味著,你在此時此刻的交易行為並非是一個割裂的事件,它會影響後續的結果

前一段時間風靡投資圈的《原則》作者達利歐就說過,如果我們過度重視決策的直接後果,忽視後續與再後續的結果,就很難實現目標,因為直接結果經常是誘惑,導致我們失去真正想要的東西。

如我們曾說過的,投資不是一個單邊向上的遊戲。如果投資是一項運動,它不會是跳高,不會是賽跑。因為跳高就是要跳得最高,百米跨欄就是要跑得最快,這類運動更多是一個單維度的運動,你的目標就是向著極限衝刺。投資更像是足球、籃球、拳擊等這種策略型博弈運動,講究攻守的多維度平衡。足球運動中,當全員進攻,必然會出現防守上的漏洞,從而給對手可趁之機,進攻不成反被痛打;而如果全員都用來防守,大家都不進攻,那贏得希望就很渺茫。所以如何在進攻和防守上進行平衡,這就是考驗人的地方。

同理,為什麼在選擇私募產品時,我們會關注它的投資策略?因為我們追求絕對收益。如阿里巴巴張勇曾說的,數學上兩點之間的距離最短,但戰略上,兩點之間的距離永遠是最長的,因為向目標進發的過程中總是會不斷調整。

都是追求絕對收益,每個基金經理有自己不同的策略打法,期間收益率的波動被稱為“風險。在表現形式上,投資者人看到的是私募的回撤,更通俗粗略些,就是大家所說的“虧損”。

今年上半年,百億私募普遍遭遇淨值回撤,這對於去年習慣了它們淨值持續上漲的投資人來說,內心有些煎熬。但其實如果你理解了投資這項遊戲的屬性,就會淡然很多。就像人類社會的演變一樣,整個物種的進化、整個社會文明的進步,必然是以淘汰劣質基因和個體的犧牲為代價。私募的回撤和收益正如一個硬幣的正反面,你不想要壞的一面,那意味著也會同時失去好的一面。

所以,曲徑通幽。

只是,現實中大部分只關心自己要什麼,卻不關心自己能付出什麼。那麼,唯有深刻認識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之間的互損關係,唯有深刻認識階段虧損和最終收益之間的依附關係,我們才能清楚明白有些目標需要有交換的過程

,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有舍才有得。”

02

頂級投資人的優勢在於目標清晰

認識了虧損的本質後,我們迴歸初心。試想下,最初我們因何願意把錢交給蔣錦志、趙軍、鄧曉峰等基金經理?無非是,我們認同並信賴他們的投資策略,我們認為他們是優秀的基金經理。

那麼,你有沒有深入思考過,他們到底優秀在哪裡?可能很多人會說他們的過往業績出色,業內口碑好,但這都是表象。是什麼底層因素讓他們能夠創造卓越的長期業績?這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先粗略地總結了兩點。

▶他們追求長期的複利效應,目標清晰

“一夜暴富”是很多人的奢望,這反映了大部分投資者對短期交易結果的重視。而頂尖投資人的不同在於,相比短期結果,他們更重視長期收益的複利效應。

任何一種投資策略都不可能每時每刻賺錢,也不可能每一次交易都賺錢。相比淨值曲線局部的快速上揚,頂尖投資人追求的是最終淨值曲線的最優化。可以說,他們的投資目標非常清晰,而且也符合常識和邏輯。

如果你問一個普通投資人,他的投資目標是什麼,他可能會說“要賺很多很多錢,越多越好”。這個闡述很不清晰,因為這表達的更多是一種慾望而不是一個目標。慾望就是說我要把當下的交易做到最好,我要整個行情趨勢從魚頭到魚尾都要吞下,我要賺到最大的那筆錢。它呈現出來的特徵就是短視和狹隘。而很多時候,你追求短期或者說局部利益最大化的時候,很可能會損害其它方面的利益,比如你會在狂熱中失控、你的風控會形同虛設等。

一個人很容易被短期效應所迷惑,從而喪失自己的一些堅持。但如果你有非常清晰的投資目標,你會明白達成這樣目標需要經歷一個怎樣的過程。在追求長期收益複利效應下,頂尖投資人通常不會因短期效應而迷失。這是一種投資境界,這種境界會讓他們更關注整體投資結果的最優化。

眾所周知,景林長期收益非常驚人,但如果你搜索蔣錦志的公開演講,你會發現他說來說去都是“三點投資理念、三點投資原則、長期投資和複利效應”這幾方面的內容。景林三點投資理念概括起來是這樣:一是不虧錢,然後掙錢;二是投資中的概率論,首先要追求確定性,在此基礎上再追求盈利最大化;三是複利的威力,投資需要時間和耐心。

這聽起來好像沒什麼特別,但卻是一個優秀基金經理長期形成的價值觀和哲學觀。他們普遍擁有一種思維方式:站在未來看現在。他們會思考,假設三年、五年、十年後回過頭來,現在應該怎麼做投資。這種思維習慣,讓他們避免了短視,避免了被短期慾望侵蝕。

所以,不同目標、不同視角、不同格局,成就不同的投資結果,也帶來頂尖投資人和普通投資者的差距。

▶他們有自己堅守的原則和策略

有了投資目標,那怎麼去實現?優秀的基金經理都有一套自成體系的、可落地的投資策略。

比如,蔣錦志是用自由現金流貼現模型去挖掘企業深度的價值,他的投資原則有三點:第一點,研究方法上按照投資實業一樣來研究個股,強調實地調研,追求確定性強的預期收益。第二點,深入分析公司商業模式及在產業鏈上的競爭優勢;注重公司長期穩定的盈利能力和良好的成長性;密切關注公司管理團隊和公司治理結構。第三點,投資策略上,堅持組合投資並適當集中投資。

比如,淡水泉堅守“基本面驅動的逆向投資”。趙軍會要求團隊通過和機構投資者及研究員的溝通來確定市場形勢,迴避被市場高估的熱點,並確定被市場主流情緒忽視的潛力板塊。這樣的板塊和方向一旦確定重點,就組織集體討論,最後集中團隊力量展開深入研究。路演中,趙軍非常清楚地告訴投資者,淡水泉現在的佈局就是以承受短期的波動換取未來長期的收益。

比如,鄧曉峰聚焦基本面研究,尋找能夠持續創造價值的企業,尋找“好行業”、“好公司”、“好價格”,通過深度研究,在市場認知偏差的預期差中尋找投資大機會。這些年,他總結出了大多數行業的屬性和特點,將投資過程變成了研究和跟蹤的過程,變成了對商業模式和盈利的判斷,變成可複製、可持續的操作。

所以,大道至簡。頂尖投資人認知升維,手段卻在降維。

他們可以清楚地把他們的投資願景、追尋的目標、投資策略和原則講給你,因為這是經過長期實踐得來的體會,這是經過認知持續升級後概括下來的核心要點,這也是他們過往長期優異業績的核心創造力,這才是投資人選擇他們的最底層因素。

歸根結底,你能獲得什麼樣的投資收益,取決於你對所選擇基金經理的認知升級,取決於你在波動時的思考和進化,取決於你在選擇他們後行為上的降維

你的成就取決於你看問題的視角—百億私募回撤下的焦慮根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