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唱衰樓市聲中,我還敢不敢買房了?

自從進入下半年以來,全國樓市評論聲中顯眼又高頻的詞彙,如同網友調侃廣告中的梅西一樣——很慌、有些涼。大概一個月前,不少人還相信下半年調控就會慢慢鬆懈,樓市又會回到一片歌舞昇平,為何短短几十天,就涼了呢?

一片唱衰樓市聲中,我還敢不敢買房了?

現在打開手機新聞,各種關於樓市涼涼的信息,看著大房企突然也說“不做房產了”,作為一個非常普通的沒有錢的“潛在”剛需購房者不禁要想——他們都要撤了,如果要涼了,那我是現在買還是在等等啊?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買房的最好時機就是去年。

手裡沒錢,猶豫進場,買了怕虧,是我一夜白頭的真實寫照。如果說我只是一個需要買房過好我的一生的人,只要有房又不賣,虧在哪兒呢?但是如果買過之後就降價,幾十年還著高於市價的貸款,心裡總是不會舒服的。前些天出現的降價後業主退房的新聞不就是這樣嗎?

樓市,真的要涼了嗎?

先說結論:涼不透。城鎮化進程是不會停止腳步的,只要城市還需要發展,就需要有房子,有了房子,有了環境,才有更多的人願意來參與城市建設,這也是為什麼全國範圍內“搶人大戰”都拿落戶和買房資格做噱頭的核心。從長遠角度來看,樓市不會涼,甚至還會很紅火。

一片唱衰樓市聲中,我還敢不敢買房了?

但是就目前來看,或許要面臨一種轉型期的震動,會短時間內造成一定的樓市恐慌,有房無市,三四線城市房產或許面臨著資金帶來的巨大壓力等等。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出:

一、全國範圍內的嚴格整治

6月底,多部委聯合發佈信息,要在下半年開始集中整治樓市亂象,涉及城市達到30個。截至7月10日,已有長沙、重慶、武漢、鄭州、海口等22個城市相繼開展行動,多個城市已經發布相關規範性文件,高效率、高標準配合此次全國範圍內的樓市亂象整治工作。

這麼做的核心目的,就是要打擊投機購房行為,整治市場秩序。不得否認,房價居高不下,除去土地成本、城市發展、人口遷移等因素,投機購房行為、屢禁不改的所謂“擦邊球”的銷售亂象,也是促使房價越來越高的重要因素。

各城市從各自實情出發,針對性地規範銷售行為和市場,讓一部分房企不得不調整戰略和策略,加上資金問題越來越嚴重,節點的變化一時間讓一部分房企有些疲於應對。可以預見,下半年的樓市,特別是房地產商的日子,可能不會太好過。

二、叫停棚改貨幣化

該消息一經流傳,便掀起了一場全國範圍內的大討論。“一刀切”的方式是否科學合理,是不是會帶來一系列的負面反映?儘管國開行在解釋中聲稱“棚改貸款並未全面叫停”,但棚改貸款已經結結實實地收緊了。而山東、湖南、廣東等地也先後發佈相關文件,取消或限制棚改貨幣化安置。

一片唱衰樓市聲中,我還敢不敢買房了?

隨即,部分房企股價大跌,造成相當嚴重的連鎖反應,甚至有言論聲稱“三四線樓市要完”。進入2018年,房企的資金問題一直是困擾企業發展的大問題,如今各種貸款收縮,其實影響的就是現金。過去,三四五線城市的棚改貨幣可用來反哺一二線樓市,如今一刀切下,恐怕不僅三四線樓市受影響,一二線城市也會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三、購房成本達到歷史最高

有數據顯示,今年6月全國首套房貸平均利率約為5.64%,同比去年6月的4.89%上升了15.34%,實現了連續18個月上漲,多麼可怕又令人窒息的數據。房價在漲,利率在漲,可偏偏工資沒怎麼漲,福爾康生在今日估計也會回答一句“不幸福”。

但還是那句話,樓市不會涼,至少不會涼透。買過房的(投機客除外),無需驚慌,是你的總會是你的。沒買房的,也無需沮喪,該來的還是會來。打擊惡意炒作、投機行為,保障市場秩序健康穩定,讓人民住有所居,這是一切行為的目標和結果。房子是必需品,也是一種保障,但如果抱著“只是一種投資”的心態,那恐怕才是真要涼了。

版權說明:再次感謝原作者辛苦創作,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繫我們(或文末留言),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