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猶豫嗎?考研還是找工作嗎?看完再決定……

新的學期已經開始,很多同學正站在人生選擇的岔路口上:很快就要畢業的我,將來要選擇一條什麼樣的道路呢?對大多數人來說,考研還是就業?是最難以抉擇的選項了。

考研or工作?

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0-2017年的畢業生人數按照2%-5%的同比增長率逐年增長,近7年間累計畢業生人數達到5706萬人。而2018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預計上升至820萬人,再創近10年畢業生人數新高值。

還在猶豫嗎?考研還是找工作嗎?看完再決定……

考研還是就業?或許你正在被自己的動搖困擾,被父母的唸叨困擾,被周遭的環境困擾。

那麼,小編希望這篇文章,可以提供給你一些參考。

你應該選擇考研嗎?

面對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是迷茫的,除了靠道聽途說、主觀臆斷來思考這個對你如此重要的問題,我們更需要的是理性分析、科學判斷。

本科畢業生為什麼選擇考研?據“麥可思-2016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培養質量的跟蹤評價”顯示,謀求就業前景、職業發展需要、通過考研進入名校、更換專業、完成自己的學術理想、暫時逃避就業壓力、做學術研究等均成為受訪者給出的答案。

但考研就是最好的出路嗎?

還在猶豫嗎?考研還是找工作嗎?看完再決定……

總的來看,社會上存在4種類型的工作:

高學歷工作

最典型的就是大學教師。如果你想在大學做老師,最低要求也得是博士、碩士。

這種情況下,本科學習ROI就是零,因為不可能成為大學老師,根本沒有回報。只有等到你讀了博士以後才開始出成果。

研究型工作

這類工作可能包括經濟金融分析、市場研究、證券投資、IT軟件和硬件開發產品和技術研發等等,這些工作往往對應聘者的研究分析能力和專業知識的要求很高,其中有些對學位的最低要求也要碩士生,我們稱它為“研究型工作”。

普通型工作

所謂“普通型”其實也是求職市場中最常見的工作類型,佔到了大學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絕大部分。它的特點是用人單位一般在招聘信息中寫明:求職者最低學歷是本科就足夠了。

相對前兩者,我們說這類工作的“門檻”相對較低。當然這不代表用人單位不重視高學歷,而是說相對學歷而言,他們更加看重你的溝通技巧、學習能力、發展潛力等軟素質。

這類工作包括大部分的人力資源、市場、銷售、財務、行政等崗位。

低學歷工作

這類工作的招聘負責人還生怕你學歷太高,第一,如果你學歷高,往往薪水要求比低學歷的人要高,第二高學歷的畢業生可能覺得自己在單位“屈才”,幹了不久就辭職,單位還得再費人力物力招人。

網上曾有招聘廣告特別標明:“謝絕研究生,研究生對於此職位過於優秀”。這類工作多見於一些技術含量比較低的工作,比如飯店服務員、物流公司快遞等等。

在做選擇之前,要先考慮清楚,你屬於哪一類。

應屆畢業生就業情況

什麼專業最愛考研

2018年碩士研究生考試過去不久,在眾多專業中,哪個專業的大學生最愛考研?

可以看出,2016屆讀研比例最高的主要本科專業是臨床醫學(40.9%),其次是口腔醫學(35.6%)和工程力學(35.6%)。

就業率較低十大專業

隨著市場行情的變化,人才需求狀況每年也都有所不同,一些專業的畢業生難免會遭遇就業“遇冷”的情況。2017就業藍皮書顯示,2016屆就業率較低的主要本科專業為“繪畫”,其就業率為82.5%,2016屆就業率較低的主要高職高專專業為“初等教育”和“語文教育”,其就業率均為83.8%。

就業率較高十大專業

還在猶豫嗎?考研還是找工作嗎?看完再決定……

還在猶豫嗎?考研還是找工作嗎?看完再決定……

還在猶豫嗎?考研還是找工作嗎?看完再決定……

本科生、研究生薪資差距

國內很多國企、事業單位對學歷仍舊看重,“碩士”是基本門檻。這個趨勢在未來幾年可能仍是常態,因此當前考研在短期內不會降溫。但是,多讀這兩年書真的可以在工作時更有競爭力,薪酬待遇更好嗎?下面是對於研究生和本科生就業薪酬的統計(數據取自2015年):

還在猶豫嗎?考研還是找工作嗎?看完再決定……

通過對比發現:整體來說,碩士薪資比本科薪資要高出一個檔次。尤其是在一線城市,6503元的薪酬雖然不能做到存下錢,但至少可以做到衣食無憂。從這一組數據中可以得到一個基本信息:讀完研究生兩年後,其起薪確實提高了。但所有專業都是這樣嗎?下面以當前最火的金融、房地產和快消等幾個專業進行對比,看一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薪資對比。

金融

還在猶豫嗎?考研還是找工作嗎?看完再決定……

通過上面對比圖可以發現:金融專業本科和碩士的起薪都在5000-10000之間,學歷對這個行業薪資的影響並不是很大。

房地產

還在猶豫嗎?考研還是找工作嗎?看完再決定……

房地產行業碩士平均起薪是6500元,本科生的平均起薪是5400元。碩士起薪比本科要高2000元,如果單純考慮薪資的話,考研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快消行業

還在猶豫嗎?考研還是找工作嗎?看完再決定……

快消行業本科生和碩士薪資基本相同,讀研並不能帶來起薪上的顯著提高。

總結

碩士薪資整體上比本科生要高一些,但不同行業有很大的差異。在技術性要求比較高的行業中,企業對人員的學歷要求較高,考研不管從薪資上還是以後發展上都要比本科生好很多。但對於那些非技術類工種中,企業更加偏愛的是本科生。同學們在報考時,要根據自己的專業情況來自主選擇。

考研的可取之處

1、現在對學歷和學校還是有很多要求的,特別是大公司,現在很多偏研究性的崗位,都要求碩士,一般的普通大學老師都得是博士畢業還要求本科學校是211。

2、薪資待遇:研究生工資比本科生起薪高一點,比如前幾年華為本科生6000起薪、研究生8000起薪。

3、滿足名校情結:很多同學覺得自己的學校不好(特別是很多二本三本的學生)、專業不好的同學,考研是一個改變學校和專業的機會。

4、緩解就業壓力:最近這幾年,就業形勢變得越來越嚴峻。相當一部分小夥伴選擇考研,就是為了躲避嚴峻的就業形勢。這部分小夥伴將考研當做是緩解就業壓力的一條途徑。

5、增加機會成本:學歷,只是你找到一個好工作的一小部分因素。而學歷加上其它因素包括你的工作能力專業知識、處事態度、溝通技巧相關經驗等等加在一起可以統稱為你的“人力資本”。

而關於讀研,最大的收穫在於獲取更多的“機會成本”。這也是很多研究生畢業的同學在就業時重要的優勢。

還在猶豫嗎?考研還是找工作嗎?看完再決定……

在做選擇之前,要先考慮清楚,你屬於哪一類。

考研可能遭遇的問題

考研的「風險成本」

近年考研人數總體呈現上漲趨勢,2018年考研人數再創新高。

還在猶豫嗎?考研還是找工作嗎?看完再決定……

從2007年到2016年,研究生招生計劃僅增長6%,遠低於報名人數增幅,考研競爭變得更加激烈。部分院校專業出現扎堆報考的情況,僅北京就有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12所招生單位報考人數過萬,個別院校專業報錄比甚至達到40:1。

部分招生單位有可能會提高複試比例,讓更多考生有機會進入複試環節。但錄取計劃不變的狀況下,複試階段的競爭會更加激烈,尤其是34所自主招生單位的熱門專業,複試淘汰率會變高。

一旦決定考研,你就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如果最後研究生沒考上,對你而言,意味著什麼?

還在猶豫嗎?考研還是找工作嗎?看完再決定……

等到來年的二月份,考研成績公佈的時候,不少「工作黨」,工作,已經落實得七七八八。而這時候的你,如果沒考上,將意味著,你和無數的工作機會、實習經驗,失之交臂。而此時,離畢業僅剩三個多月,除了畢業論文,你很難有時間,再顧及其他。

這些風險,是你在決定考研之前,就要想好的。

考研的「身心成本」

有人說:考研的那段時間,感覺一朝回到了曾經的高考時代。

每天精神高度緊張,曾經幾度看書看到奔潰,只能找個無人的角落,嚎啕大哭。壓力山大,緊張的複習氣氛,在每天走進圖書館,走進自習室的那一秒,就感覺到了。周圍的人,都在學習,每當你想有所鬆懈的時候,周圍都會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在告訴你:「你的潛在對手,都這麼用功了,你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還在猶豫嗎?考研還是找工作嗎?看完再決定……

晚睡,基本是生活的主節奏。因為考研,身體勞累過度的,也不在少數。

受不了身心的雙重摺磨,往往是很多人最終決定中途放棄考研的最大動因。

考研的「人際成本」

考研黨每天早出晚歸,難免疏遠了正常的人際交往。一個宿舍的,可能,也就只有晚上回來洗漱的那一會兒,能交流一下。有時候,好幾天和室友說不上一句話,也是正常現象。

而在考研之後,學碩三年,專碩兩年。當你的老同學在工作的時候,你還在熟悉的校園生活裡徘徊。研究生畢業後,你可能有比別人高的起薪,但已經在職場打拼了兩三年的老同學們,可能混得也不算太差。最關鍵的是,校園生活和工作,真心相差甚遠,你會發現,讀研的你,和已然工作的舊時好友,很難再找到共同的話題。

還在猶豫嗎?考研還是找工作嗎?看完再決定……

肯定很多人看完這篇文章的時候,還是沒有得出一個答案,自己究竟應該是考研還是找工作。事實上,這個問題從來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因為實質上,這個問題對於每個人,答案都是不同的。在做選擇之前,不妨先考慮清楚,對你個人而言,什麼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