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爲什麼要淡化加密貨幣,提倡無幣區塊鏈?

在嚴厲的監管方面,中國一直走在前面,以壓制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中國是第一個對ICO和交易所實行全面禁令的國家,而且從未接受過加密貨幣帶來的自由。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反對潛在的革命性技術,這種技術來自於加密貨幣的基礎——區塊鏈。事實上,中國正朝著將加密貨幣與基礎的區塊鏈分離開來的方向發展。

但在監管機構的最新呼籲中,區塊鏈的看漲情緒受到了一些審查,因為銀行監管機構曾表示,將區塊鏈技術神化是危險的。與此類似,中國央行的另一個監管機構重申了對ICO的嚴厲禁令,表示將“粉碎”這些操作。

試圖理解中國在整個加密貨幣領域的立場是令人困惑的。當在2017年提出他們的禁令時,看起來它似乎完全退出了與區塊鏈和比特幣有關的活動。但是他們後來態度的轉變區塊鏈,他們正在開發自己的國家數字貨幣,建議通過專利申請電子錢包,使人質疑中國對比特幣的真實感情。

更讓人困惑的是,最近區塊鏈被高度重視的降級似乎傳達了複雜的信息。但是,它很可能是一種確保這種革命性技術不會在一波宣傳浪潮中席捲市民的方式,這可能會危及這項技術的真正潛力。

中國為什麼要淡化加密貨幣,提倡無幣區塊鏈?

比特幣和區塊鏈的中國歷史

中國與比特幣的聯繫從一開始就充滿了風浪。在2017年下半年,一旦主流媒體的採用開始變得更加嚴重,中國就會嚴厲打擊。

去年9月4日,中國中央銀行宣佈,ICO是非法的,並要求立即停止所有相關的融資活動。他們提出了最強烈的監管挑戰之一,併為其他國家在ICO上設定了特定的趨勢。

禁令頒佈後不久,就有傳言說將阻止進入國內的交易所。然後,在9月15日,當監管機構表示,所有交易所必須在9月30日之前關閉時,謠言才得以實現。

這是對中國加密貨幣經濟的沉重打擊。然而,這還不足以完全扼殺它,因為投資者們仍在設法繞開禁令和對交易所的封鎖。

最後,中國在2月5日建立了防火牆,阻止外國加密貨幣交易所在中國使用。從那時起,人民幣只佔全球加密貨幣交易總額的1%,而在2017年,中國交易所佔全球加密貨幣產業的90%以上。

在沒有比特幣的情況下轉到區塊鏈

這種打擊並不是因為中國認為加密貨幣不起作用,或者區塊鏈不是一項好的技術,而是更多地基於社會的問題。

中國已經制定了資本控制規則,並長期以來一直在努力將資金留在國內。隨著比特幣的普及,人們突然之間可以更容易地通過匿名方式,通過一種分散的系統,把錢轉到國外。

但與中央銀行和政府有效地撤銷比特幣他們無法控制,它將注意力轉向區塊鏈科技的力量,它可以提供一個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在技術和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前沿。

事實上,5月30日,中國表示,他認為區塊鏈是中國技術革命的一部分。中央電視臺表示,區塊鏈的價值是互聯網的10倍。“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動通信、物聯網和區塊鏈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加速其應用領域的突破。”

即使看看阿里巴巴和它對區塊鏈與比特幣的態度,也有一些驚人的相似之處。馬雲和他的整個集團都對區塊鏈的好處大加讚賞,但對加密貨幣避而不談。

中國為什麼要淡化加密貨幣,提倡無幣區塊鏈?

提高區塊鏈並控制數字貨幣

像奧巴馬總統這樣重要的人的這些言論似乎表明,中國並不是想關閉區塊鏈技術的大門,而是想控制它。隨著有關央行將創建自己的數字貨幣的消息傳出,這一點變得更加明顯。

3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似乎概述了銀行業對加密貨幣的態度。他表示,該銀行並不急於創建自己的比特幣,但這將是不可避免的——同時,它還取消了比特幣作為支付系統的地位。

淡化區塊鏈

因此,中國的央行、甚至中國的大公司似乎都同意,他們不需要無法控制的加密貨幣,但他們認為區塊鏈技術是未來的發展方向,而國有的數字代幣是不可避免的。

儘管如此,人們還是低估了區塊鏈的潛力,尤其是在中國這樣一個以科技為導向的國家。

中國銀監會國際司司長範文忠警告不要將區塊鏈技術“神化”,並補充稱,很難說這是一場革命。

央行的一位監管機構突然開始淡化區塊鏈的影響,這似乎是一種強烈的對比,尤其是在禁止使用加密貨幣之後。

然而,央行及其行長周小川提出了一條重要的觀點:如果區塊鏈技術傳播過快,可能會對消費者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它還可能對金融穩定和貨幣政策傳導產生不可預測的影響。

這正是中國央行目前與區塊鏈技術關係的關鍵所在。一方面,中國認識到了區塊的潛力;但另一方面,在中國這樣的地方迅速發展,可能會引發一波炒作,最終破壞其潛力。

中國為什麼要淡化加密貨幣,提倡無幣區塊鏈?

一種社會建構

來自Goldford Venture的Casper Wong在中國、香港和亞洲其他地區的創業和孵化項目合作——告訴金牛財經(jinniu.cn):“文中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它已經在市場上製造了太多的泡沫。”要想讓區塊鏈有一個健康的市場,就必須循序漸進。

“中國加密貨幣市場的問題是,它非常快,我估計目前中國有超過2000萬的加密貨幣投資者。”

他接著提到,中國的銀行系統可能也擔心區塊鏈技術會讓它們過時,所以央行寧願讓整個事情順其自然地發展,讓它建立在他們的控制之上。

“這是全世界的問題,因為區塊鏈有可能摧毀整個銀行體系。”它與現有的系統衝突。特別是在中國,我認為目前的問題是,所有這些都有可能成為泡沫,因此希望穩步發展。但關鍵是他們沒有禁止區塊鏈,而是鼓勵它。

他的觀點得到了上海Y3技術公司的商業分析師魏春周的回應:“總有人認為,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會讓中介消失,會改變世界等等。但我們知道,我們離那個烏托邦世界還有億萬年的距離。”但在中國,許多項目仍在賺錢。這些項目正在中國各地興起,試圖利用區塊鏈浪潮。但這些項目並沒有什麼實質內容。

他接著研究了中國富人的社會構成,以及他們如何容易地沉迷於區塊鏈項目和潛在的騙局。

“如果你現在瞭解中國,你就會發現,大部分富裕人口來自教育程度較低的人群,他們能夠從製造業繁榮或房地產繁榮中賺取財富。”這項禁令部分是為了阻止所有愚蠢的錢湧入詐騙項目。

此外,央行並不是在創造加密貨幣,而是在創造數字貨幣,以補充目前的系統。區塊鏈如果在某些方面得到適當的利用,將有助於其治理。

Chew揭示了區塊鏈、比特幣和中國加密貨幣愛好者的日常生活。

“中國正試圖淡化此事。在2017年末和1月初,比特幣和以太坊這兩個字是一個禁忌。你沒有看到人們在街上或社交媒體上談論它,區塊鏈是現在使用的“合適”詞。

保護和控制

央行與加密貨幣的關係非常簡單,但它對區塊鏈的反應卻引起了一些混亂——尤其是對局外人和媒體。但是,從中國的關係來看,這就變得更加可以理解了。

金牛財經(jinniu.cn)希望能接觸到一些加密貨幣和區塊鏈公司,這些公司仍然在中國找到了自己的家,儘管它們對沒有得到支持的公司採取了強硬的態度。對信息的請求要麼被忽略,要麼被拒絕,這讓人們真正瞭解了監管機構與加密貨幣和區塊鏈項目之間的複雜關係。

區塊鏈可能是首選的詞,但這個詞仍可能引發炒作和興奮,可以用作騙局的工具。對於政府來說,在區塊鏈繁榮發展之前降低其規模,可能是另一種形式的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