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軸鏡頭,從佳能說起

移軸鏡頭,從佳能說起

自從我買了第一臺單反入了攝影坑,就開始研究市面上各種各樣的鏡頭,這種奔著“毀一生”去的購買慾望就好像小時候買小浣熊拆包集齊水滸卡一樣的收集癖,有時候甚至不是為了需要而購買,而是為了“擁有”而買。

移軸鏡頭,從佳能說起

因此,很多買回來但派不上什麼用場的鏡頭就被我束之高閣,主要用處是吃灰,一年到頭也用不了幾次。

雖然我沒有單反,更沒有鏡頭。

移軸鏡頭,從佳能說起

在鏡頭的三千世界中,有一種鏡頭獨樹一幟,那就是“移軸鏡頭”。而對於很多單反發燒友來說,擁有一支移軸鏡頭,是他們的終極渴望。然而,移軸鏡頭高昂的價格和不太好掌握的使用方法總在勸退一批批新入坑的萌新。

移軸鏡頭,從佳能說起

但是架不住效果好啊!

所以今天我們就從佳能入手,說說移軸鏡頭的妙用。

移軸鏡頭的靈感來自於攝影誕生早期大中畫幅相機的鏡頭皮腔,然而對於數字時代的數碼單反來說皮腔的設計就有點搞笑了,於是聰明的設計師就設計出了可平移(S軸)+旋轉(T軸)的鏡筒來替代皮腔運動,這種一體化的數碼相機用移軸鏡頭,改變了攝影師的使用習慣,當然了,也帶來了更多攝影新姿勢。

移軸鏡頭,從佳能說起

玩法一:微觀世界

“微觀世界”大概是使用移軸鏡最普遍的玩法了,原理是利用旋轉軸向(T軸)的傾斜來改變焦平面,使畫面產生出特殊效果,好像是在看微縮模型一般,這種功能一般多用在延時攝影上,來看幾張圖。

移軸鏡頭,從佳能說起

移軸鏡頭,從佳能說起

玩法二:透視校正

這個玩法也說不上是玩法啦,準確的說應該是移軸鏡頭最重要的應用。

以往我們在用傳統的廣角鏡頭拍攝建築時,由於是從下向上仰拍,加上鏡頭畸變,拍出的照片就會呈現出一種“金字塔”式的下寬上窄,越往上越尖的畸變。當然,如果你要表現的是現代化城市鋼筋水泥叢林這種照片是相當有衝擊力的啦,但是有時候,我們也希望能規規矩矩地拍下建築原貌,而在這種情況下,傳統鏡頭就力有未逮了,必須要用上移軸鏡頭才行。

移軸鏡頭,從佳能說起

廣角鏡頭下的建築物,向上有明顯變形

移軸鏡頭,從佳能說起

換用移軸鏡頭後,透視關係被校正,變形也消失了

玩法三:改變焦平面

移軸鏡頭,從佳能說起

從前,大畫幅相機有一種叫做沙姆定律的東西。莎姆的理論源於放大航空照片和陸地勘察照片時所進行的校正,這些照片是由固定機身的相機拍攝的。當今的這技術使我們能夠用可調節的移軸相機來進行這種校正,同時還通過改變清晰平面的位置極好地解決了景深太小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用了移軸鏡頭,不管光圈開多大,都能在畫面裡任意指定位置合焦。

但是又與傳統鏡頭的合焦平面不同,傳統鏡頭是焦點所在平面合焦(一般是橫向和圓形區域),移軸鏡頭可以指定斜向延長範圍合焦,這就很了不起了,來看圖。

移軸鏡頭,從佳能說起

當然,P圖技術的進步,如今我們也可以用修圖工具來模擬移軸效果了,分享幾張手機拍(修)的圖。

移軸鏡頭,從佳能說起

移軸鏡頭,從佳能說起

移軸鏡頭,從佳能說起

Photo by 宋偉超

如今市面上移軸鏡頭焦段最齊全的廠商非佳能莫屬,TE-E系列移軸鏡頭焦段範圍從17mm到135mm,清一色的“L”標紅圈頭,當然價格也是感動常在,紛紛過萬。不過需要特別注意,TS-E系列鏡頭全部為手動頭。

移軸鏡頭,從佳能說起

相比之下,其他廠家似乎對移軸鏡頭的更新換代意興闌珊?不僅更新慢,價格也普遍比佳能要貴出不少,加上市面上佳能相機的泛用性最好,如果真的要選擇一支移軸鏡頭入手的話,第一選肯定還是佳能啦。

最近,國產的老蛙鏡頭(LAOWA)在海外賣的也很出色,而且也提供相當低廉價位的移軸鏡頭,同焦段下價格幾乎是佳能的1/3—1/4,如果不考慮畫質的話,也是一個參考選項。

移軸鏡頭的玩法還有很多,當然要買了才能知道。還愣著幹嘛,快去下單啊!

移軸鏡頭,從佳能說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