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使用的10大誤區,人人須知

抗生素使用的10大誤區,人人須知

自從青黴素問世以來,抗生素為人類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貢獻,隨著抗生素的大量出現,使得抗生素幾乎變成了“神藥”。大家過於迷信抗生素,隨之而來的弊端就是大量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我國是世界上抗生素使用率較高的國家,然而在使用過程中通常會出現以下10大誤區。

1

典型吃錯型

感冒吃抗生素,這恐怕是我國抗生素使用的最大誤區。實際上大多數感冒三天症狀緩解,七天基本痊癒。大多普通感冒無需用任何藥物即可自行緩解,所有感冒藥都只能緩解感冒的症狀而不是治療感冒本身。況且絕大多數感冒是由於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對於病毒沒有任何作用。反而會增加細菌的耐藥性。

2

發熱吃藥型

對於我們人體來說,發燒只是一種表現,而不是一種疾病。所以並不是所有發熱都必須吃抗生素。除了細菌感染以外還會有多種疾病有發熱表現。所以發熱以後一定要去正規醫院做具體診斷,有專業醫生最終確認是否需要吃抗生素。

3

腹瀉吃藥型

大多數人認為腹瀉是吃了不乾淨的東西以後細菌感染所致。其實引起腹瀉的原因還有許多,例如:病毒感染、腹部受涼、食物過敏、藥物的副作用等都可以引起不同程度腹瀉。所以拉肚子一定要確認原因以後再決定是否使用抗生素。

4

“吃飽了撐著型”

好多人認為吃一種藥好的太慢,那就多吃幾種,有時竟然多達5、6種,並不是所有的藥都能消滅細菌。迫切治癒疾病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每一種抗生素都有自己的抗菌譜。不能對菌下藥,不僅不能治癒反而會給自己身體帶來極大的傷害。同時許多藥物有配伍禁忌。所以吃藥必須有專業人士指導遵從醫囑。

5

預防吃藥型

許多人在外出旅行或者出差前喜歡吃一些抗生素來預防細菌性感染疾病,殊不知抗生素它不等同於疫苗,它只能治療對應的細菌引起的感染。隨意的亂吃抗生素不僅不能起到任何預防作用,會反而會增加細菌的耐藥性。

6

喜歡輸液型

去門診經常可以看見患者來看病,一上來什麼也不說,先說要輸液!醫生看病以後在那兒苦口婆心勸患者小毛病口服一些藥就可以了,沒有必要輸液的。患者還是各種抱怨。好像不給輸液你就是一個庸醫一樣。經常是為了這樣的事耽誤好長時間,同時還容易引起醫患矛盾。殊不知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細菌感染大多是輕中度的,對於這類感染,口服抗生素和靜脈應用(即輸液)的療效差別不是很大。相反,靜脈用抗生素倒是會增加過敏反應和局部不良反應的發生。所以別動不動就輸液。

7

不買對的,就買貴的型

現在新藥越來越多,同時也越來越貴(說明:醫院不負責藥品制定價格)好多人認為藥品價格越高就越好。其實不然,對於藥品這個特殊產品,其實只有一個原則,沒有好的只有對的。只要選用精準,便宜的老藥也能取得很好的的療效。例如一些鏈球菌感染,價格便宜的青黴素肯定是首選,所以一定要只選對的。

8

不肯浪費型

現在有的抗生素價格非常昂貴,所以好多人把吃剩下的抗生素留下來下次吃或者留給別人吃。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購買抗生素要遵從醫囑,定時定量把抗生素全部吃完,不留多餘的量出來。每種抗生素都是有針對某些特定細菌有效,這次感染的細菌跟下次感染的細菌不一定就是同一種,所以不能留著吃剩下的抗生素再治療其他疾病。

9

死活不吃型

這又是一個極端人群,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年輕爸爸媽媽的身上,他們知道抗生素對人體有一些危害,不能濫用抗生素。所以不管什麼情況都堅持不用抗生素,這種情況也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其實只要是前往正規醫院進行治療,專業醫生在面對細菌感染的患者時,往往會根據細菌或藥敏檢查結果來選擇合理抗生素進行治療,符合適應症即可,沒有必要全盤否定抗生素。

10

隨意任性型

這類人群大多數會對抗生素有一些瞭解,知道抗生素對人體有一些危害。這類人對於醫囑視若無睹,隨意加減量,隨意更改吃藥時間。只要稍微好一些立馬停藥。過兩天症狀又明顯了接著有吃藥,反覆進行著。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行為。在治療中為了能最大限度地殺滅細菌而不發生耐藥,在一開始就進行足夠療程的抗生素治療很重要。雖然在治療早期會感覺病情好轉,但必須要遵醫囑。若隨意停藥可能會降低原先已有的治療效果且增加細菌耐藥的發生,導致將來可能不能再用這種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藥物治療。

在對待抗生素方面你屬於那個型呀?其實對待抗生素我們只需要做到以下幾點就可以了。

最基本原則就是“謹遵醫囑”!

避免長期使用抗生素!

要注意不同藥物的配伍禁忌!

抗生素是把“雙刃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害無益。讓我們全員行動起來,拒絕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