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用典啓人心扉

  
總書記用典啟人心扉


總書記用典啟人心扉​又是一年高考時。從去年9月開始,全國中小學語文教材大幅增加了古詩文的內容。今天,我們就為大家準備一份特殊的備考資料。習近平總書記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他的文章、講話、著作中,常常引用古代典籍中的經典名句,寓意深邃、生動傳神,對我們的工作、生活、學習均有參考價值,這是人生的大考。

天下篇  

我們要努力建設一個遠離封閉、開放包容的世界。中國有句古話:“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文明的繁盛、人類的進步,離不開求同存異、開放包容,離不開文明交流、互學互鑑。  

——2017年12月1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  

【典出】《禮記·中庸》(戰國至秦漢)  【釋義】萬物競相生長而互不妨害,日月運行、四時更替而互不衝突。體現了宇宙和大自然法則中的包容精神與和合之道。  

2000多年前,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就說,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中國共產黨願廣交天下朋友。  

——2017年12月1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  

【典出】孔子《論語·季氏》(春秋)  

【釋義】使人受益的朋友有三種:正直的人、誠實的人、見多識廣的人。

任賢篇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寶貴的,一切創新成果都是人做出來的。

  ——2018年5月28日,習近平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典出】習鑿齒《襄陽記》(東晉)  

【釋義】偉大的功業必須要人才來實現,偉大的事業也因人才方能不斷壯大。  

“人材者,求之則愈出,置之則愈匱。”希望廣大院士關心和愛護青年人才,把發現、培養青年人才作為一項重要責任,為青年人才施展才幹提供更多機會和更大舞臺。  

——2018年5月28日,習近平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典出】魏源《默觚下·治篇》(清)  

【釋義】對於人才,越求賢若渴就會越來越多,越棄之不用就會越來越少。

事業篇  

“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填海之難,終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則反掌折枝之易,亦無收效之期也。”  

——2018年5月28日,習近平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典出】孫中山《建國方略·孫文學說》 

【釋義】如果人的心裡相信事情可行,則移山填海的難事也能有成功的時候;相反,如果人的心裡不信事情可行,那麼即使是反掌折枝這樣容易的事,也不會有收到成效的時候。

  每一項事業,不論大小,都是靠腳踏實地、一點一滴乾出來的。“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這是永恆的道理。 

 ——2018年5月2日,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典出】《荀子·修身》(戰國)  

【釋義】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達;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

改革創新篇  

科技體制改革要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闖難關,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正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2018年5月28日,習近平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典出】《周易·繫辭下》(戰國)  

【釋義】事物到了窘困窮盡的時候就應當有所變化,變化之後才能通達,通達之後才能長久。  

中國的先人們早在2500多年前就認識到:“苟利於民,不必法古;苟周於事,不必循俗”。變革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根本動力。

  ——2018年4月10日,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典出】文子《文子·上義》(春秋)  

【釋義】如果對人民有利,就不一定非要效法古制;如果符合實際情況,就不一定非要遵循舊俗。

治學篇 

 “國勢之強由於人,人材之成出於學。”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們黨的教育方針,是我國各級各類學校的共同使命。  ——2018年5月2日,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典出】張之洞《創設儲才學堂折》(清)  

【釋義】這段話闡述了國家、人才、學校三者之間的關係。張之洞認為,國家的強盛要靠人才,人才的培養要靠學校。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知識是每個人成才的基石,在學習階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  

——2018年5月2日,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典出】《禮記·學記》(西漢)  

【釋義】玉器的製作,是用輪子帶動轉盤和攪拌好的解玉砂,以此把玉料剖開並慢慢琢磨成器。人同此理,本領不是天生的,是要通過不斷學習積累、增長才幹、修身立德才能獲得的。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到的東西,不能停留在書本上,不能只裝在腦袋裡,而應該落實到行動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謂“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2018年5月2日,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典出】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南宋)  

【釋義】陸游勉勵兒子子聿做學問要早下功夫,堅持不懈,從書本上獲得的知識固然重要,但畢竟還是不夠的,想做出一番成績,一定要注重親身實踐。

修身篇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人才培養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這是人才培養的辯證法。

  ——2018年5月2日,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典出】司馬光《資治通鑑》(北宋) 

 【釋義】才能是品德的支撐,品德是才能的統帥。 

 “鑿井者,起於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既要有高尚品德,又要有真才實學。  

——2018年5月2日,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典出】劉晝《劉子·崇學》(南北朝) 

【釋義】鑿井的人總是從很淺的土坑開始,然後挖出極深的井,比喻從極細微的積累開始,只要堅持不懈,必然成就事業。  

我們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詞,我們一貫歡迎客觀的介紹和有益的建議,正所謂“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2017年10月25日,習近平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講話  【典出】王冕《墨梅》(元)  

【釋義】墨梅並不以鮮豔的顏色吸引人、討好人,博得人們的讚美,只願散發縷縷清香,充溢在天地之間。習近平的引用體現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不慕虛名、注重實績的真抓實幹的作風。

為政篇  

中國古人說:“口言之,身必行之。”實現亞太更大發展,需要每個成員腳踏實地拿出行動。

  ——2017年11月10日,習近平在越南峴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並發表主旨演講  

【典出】《墨子》(春秋戰國)  

【釋義】從政之人,嘴巴上說的,行動一定要做到。  

“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我們黨自身建設提出的新要求,著眼於我們黨更好擔當使命,總結運用成功經驗,正視解決突出問題,一刻不停歇地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2017年10月25日,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屆一中全會上的講話  

【典出】董必武《題贈〈中學生〉》 

 【釋義】逆水行舟的時候,用竹篙撐船,稍微一鬆勁,就會後退很遠的距離。指人在做事情的時候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千萬不能鬆懈。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鉅、更為艱苦的努力。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典出】劉向《戰國策·秦策五·謂秦王》(西漢)  

【釋義】意思是一百里的路程,走了九十里也只能看作走完了一半。言下之意是說,最後一段路程才是最困難的。現多用來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越困難,越要認真對待、努力去做。

報國篇 

 “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兩院院士是國家的財富、人民的驕傲、民族的光榮。 

 ——2018年5月28日,習近平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典出】戚繼光《望闕臺》(明) 

 【釋義】這兩句詩表達的是詩人對民族的赤誠,自己有一腔抗倭報國的熱血,又蘊含了對家國的忠貞。  

今天,海南廣大幹部群眾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保持歷史耐心,發揚釘釘子精神,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

  ——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  

【典出】胡適《獨立評論》第7號,1932年7月3日  

【釋義】每個人要為革命事業做出最大的貢獻,但革命事業的成功未必就在我手中、在我任期、在我有生之年看到實現,這是人生的崇高境界。
總書記用典啟人心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