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頻繁住院的哮喘病人,爲什麼突然不用住院了?

前兩天的一個晚上,一個曾經反覆住院的哮喘的病人,反覆發作了20餘年,每年都要住院3-5次的50歲左右的婦女病人,在消失了4年後再次住院,入院時神志不清,急診靜脈推注了10mg地塞米松,入院後神志即轉清,第二天早上我想去看看她,結果她回家拿東西去了,沒見到。


對於這個病人我很熟悉,以前幾乎每次住院都瀕臨死亡,神志消失,甚至呼吸停止,需要上呼吸機,每次住院時急診推注了地塞米松後病情沒有明顯好轉,往往需要再次推注甲潑尼龍等藥物,這次住院僅僅是推注了地塞米松就神志轉清,而且關鍵是這幾年為什麼沒有來住院了呢?

反覆頻繁住院的哮喘病人,為什麼突然不用住院了?

原來這幾年她一直在家自己煲中藥,煲羊胎盤、紅參、鹿茸,有時也吃一些阿膠,哮喘中醫辨證分為寒哮和熱哮,其實絕大多數屬於寒哮,都是寒飲伏肺,遇邪而發,本質屬寒,只不過有些病人發作時有發熱、痰黃黏稠一時的熱象而暫歸於熱哮,這個病人煲羊胎盤、紅參、鹿茸均是大熱之品,可以溫肺化飲,溫腎納氣,難怪病情緩解,幾年不用來醫院,但是阿膠屬於補血之品,性偏涼,除非肺燥咽乾無痰的喘咳,一般不宜久服。

祖國醫學是一個大寶庫,對很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有很多時候是我們不能堅持,見不到效果,而不是中藥無效。但是中藥需要每天煎煮,很麻煩,現在很多醫院開展了中藥代煎業務,方便了病人,也增強了病人的依從性,對於提高中藥的療效也有很大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