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回來的生肉需要清洗嗎?原來你一直都做錯了!

都說生肉不乾淨,所以,很多人買回家的生肉,不管是雞肉、豬肉還是魚肉,都會先在水龍頭下衝洗一翻後再燒菜吃。不過 ,你知道嗎,水龍頭沖洗生肉不僅不乾淨,還很容易造成交叉汙染。

買回來的生肉需要清洗嗎?原來你一直都做錯了!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研究結果,其實,在燒烤和烹飪之前,對生肉或家禽肉進行沖洗是不必要的。因為沖洗的過程會把細菌帶到料理臺、廚具和其它附近的食物上。

實際上漂洗肉製品並不能沖走細菌

肉類表面的細菌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所以清洗肉類幾乎沒有任何幫助。當你清洗肉類時,在清洗過程中會形成水滴,你可以在最初清洗肉類的地點找到這些水滴。水滴會因此有效地將細菌散佈在你的水槽和櫃檯上,而櫃檯上的其它食物肯定會受到上面提及的交叉汙染。

這一規則適用於所有的肉類嗎?

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建議所有的整塊牛肉、小牛肉、羊肉、新鮮豬肉、火腿和鰭魚肉應該在145度的溫度下烹飪。在烹飪結束後,你應該將肉靜置三分鐘,然後開始切肉。而像碎雞肉、火雞肉這樣的家禽肉則應該在165度的溫度下烹飪。

其中大多數指南都是讓魚更加好吃,而不是更加安全。 消除某些和魚有關的疾病和寄生蟲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在適當的溫度下進行烹飪。

因此,包括美國農業部、英國衛生服務體系(NHS)等權威機構都建議,生肉不要在水龍頭下衝洗,可以在一個固定的盆裡清洗一下,然後用廚房紙巾蘸幹。

怎麼樣洗肉更安全呢?

在水龍頭下直接沖洗生肉,很容易造成水花四濺的情況,造成交叉汙染。但完全不洗,直接做熟了吃,很多人又覺得無法接受,怎麼辦?

首先,其實,買回家的生肉,反正你也要做熟了吃,不洗直接做本身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即使有細菌存在,也都殺死了。

很多人可能覺得不乾淨,難以逾越心理上的坎兒,認為還是用水洗一下比較乾淨 。當然也是可以清洗的,也沒有什麼不好。但是,怎樣洗生肉更安全呢?

買回來的生肉需要清洗嗎?原來你一直都做錯了!

其實,洗生肉的時候,最好把肉放在固定的容器裡面,比如放在一個專門用來洗肉的盆子裡,然後加水浸洗,這樣既可以洗乾淨一些,也能夠有效的阻止細菌的感染。

如果實在要用水龍頭的水沖洗,儘量將水調小一些,然後把肉儘量放到池子底部,避免濺到其他食物表面。

買回來的生肉需要清洗嗎?原來你一直都做錯了!

洗完肉類,一定要洗手

洗完肉,很多人也覺得就可以做著吃了。其實,這並不是保證食品安全的最後一步。

如果你洗完或者手結果過肉類食品後,還要接觸其他的食品,一定要先用肥皂洗手。不然,肉類中的致病菌、寄生蟲等危險因素都可能隨著你的手轉移到其他食物中,造成交叉汙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