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姥姥和孫悟空,才是曹雪芹本意所追求的:真善美!(一)

中國人自古就是講人情的,可以說在每個人的一生中,人情貫穿始終。

如果你能玩得轉,你就會在生活中游刃有餘、左右逢源;如果處理不好,你就會處處碰壁、舉步維艱。

劉姥姥和孫悟空,才是曹雪芹本意所追求的:真善美!(一)

四大名著”、《儒林外史》、《聊齋志異》、《孽海花》等這些文學經典,之所以能夠流傳,就是因為他們是人情世故的彙集,正是這些作品把中國的人情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

劉姥姥和孫悟空,才是曹雪芹本意所追求的:真善美!(一)

這次我就來給諸位講幾例絕對的經典:

一、《紅樓夢》中的人情

雖然《紅樓夢》此書表現的是“兒女情懷”,追求的是“真、善、美”,但人情在此書中處處可見。在書的開頭就出現了一幅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開篇就交代了人情在書中的重要性。

劉姥姥和孫悟空,才是曹雪芹本意所追求的:真善美!(一)

耍弄人情,手段最高明的當然是王熙鳳,她是中國文學作品中處理人情關係的典範。不但口才好,能見什麼人說什麼話(關鍵還得讓人聽著真誠),做事情更是滴水不漏,整個賈府無人能比。她是賈府實際上的大管家,在她的管理下,全府上下無人不服。

劉姥姥和孫悟空,才是曹雪芹本意所追求的:真善美!(一)

王熙鳳

然而物極必反、樂極生悲,這也是本書所蘊含的更深一層的意思:因為王熙鳳過於精明,耍弄人情過於精熟,在她的眼裡,人與人之間除了人情和利益,就沒有真感情,所以落下一個悲慘的結局,女兒巧姐兒也被她的舅舅(王熙鳳的哥哥)落井下石,賣到妓院,真可謂是眾叛親離。

劉姥姥和孫悟空,才是曹雪芹本意所追求的:真善美!(一)

所以,你如果用一雙沒有情義的眼睛看待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也會以無情回報你。

而後來劉姥姥傾力搭救其女,正是在向王熙鳳和世人證明,世間有真情。

劉姥姥和孫悟空,才是曹雪芹本意所追求的:真善美!(一)

當然,諳熟人情的第二個就是劉姥姥,此人在很多人眼中只是個小人物,其實不然,劉姥姥也是全書的一條線,就是“人情線”(呵呵,好像紅學家們沒有提過)。

劉姥姥和孫悟空,才是曹雪芹本意所追求的:真善美!(一)

劉姥姥

劉姥姥兩次進賈府,第一次是因為家貧,去賈府求助;第二次是報恩(雖然臨走獲得的資助更多),但是重要的是,這兩次劉姥姥都能憑著自己的厚道、樸實、幽默甚至“自黑”的方式贏得賈母、王熙鳳以及府中眾人的喜愛,這才是她精通人情地方。

劉姥姥和孫悟空,才是曹雪芹本意所追求的:真善美!(一)

劉姥姥進大觀園

可是在最後賈家遇難的時候,劉姥姥並沒有袖手旁觀(其實她完全可以袖手旁觀,如果她是一個只講人情的人的話),而是“傾其所有”,救了王熙鳳的女兒,你可以說這是在“還人情”,但是筆者認為,此處體現的正是全書所追求的一點:善,也可以說是人間真情。

劉姥姥和孫悟空,才是曹雪芹本意所追求的:真善美!(一)

紅學家周汝昌先生說:“《紅樓夢》真正的價值是文、史、哲大綜合,代表著中國文化,它的結果是要追求真、善、美”。

所以《紅樓夢》,不僅僅是一部小說,更珍貴的在於,它還是一部人情的百科全書。

你讀《紅樓夢》嗎?有發現作者的本意之處沒有?

請留言!

(本篇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