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五年 她的一封信讓我們有信心與她創造下一個奇蹟

滴~滴~滴,又一條短信來了。發來信息的是剛出院還在回西安高鐵上,抗癌了五年的患者。這次她的來信有別於以往... ...

抗癌五年 她的一封信讓我們有信心與她創造下一個奇蹟

一位抗癌五年患者的來信

是呀!轉眼已經五年了,這名患者與癌魔頑強抗爭的五年,何其漫長和艱辛!回想起五年前,她還是一位年輕漂亮的媽媽,有一個兩週歲的孩子。發現時她已經是晚期,身體多處出現了轉移,包括骨轉移和肺轉移,遂輾轉了幾家醫院但都沒敢收治。當時曾有專家給她診斷頂多能堅持一年,當時她是無法形容的絕望和無助,終日以淚洗面,覺得自己還這麼年輕,難以接受。

抗癌五年 她的一封信讓我們有信心與她創造下一個奇蹟

患者輾轉來到了順義婦兒醫院乳腺中心,她跟這裡的醫生哀求地說到:“大夫,再給我幾年時間吧!孩子還那麼小,至少讓我活到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吧!我孩子太可憐了,我還有很多事情放不下!”每到這個時候,中心每位醫護人員能夠做到的就是安慰她、鼓勵她、開導她,為病人樹立信心,告訴患者只要配合中心李毅主任給制定的治療方案,只要患者自己不放棄,就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抗癌五年 她的一封信讓我們有信心與她創造下一個奇蹟

住院期間,病人非常配合,在乳腺中心堅持做了十幾個週期化療,腫物縮小到都快消失了。隨著治療效果的明顯好轉,患者又對未來和生活充滿了信心,又揚起了希望的風帆。由於耐受不了化療,患者只能換用內分泌治療,這樣堅持了1年。

抗癌五年 她的一封信讓我們有信心與她創造下一個奇蹟

由於家庭和工作等原因,2014年7月,患者要隨愛人搬回老家西安,她很無奈,覺得治療剛有起色,帶癌生存控制的還不錯,回去一切又充滿了變數。同時患者也不捨得離開這裡待她如家人一般的醫護人員。

出院時,主管大夫穆為民等醫生對患者進行開導和安慰,要求她在當地的三甲醫院要繼續治療,絕對不能放棄,她很無奈地接受了。在之後的時間,患者把在當地的複查結果經常給穆醫生髮過來,讓穆大夫幫助把關。

期間患者在當地也先後去了幾家醫院求醫,向她這樣已經出現轉移的病例非常少見,有些醫生看後認為已經屬於晚期了,沒什麼辦法了,就該吃吃該喝喝。還有的醫生很詫異這樣的晚期病人竟還能存活這麼長時間,想讓她把病例拿過去做個典型病例宣傳,患者沒有同意,覺得他們並沒有參與自己疾病的治療,不允許假借自己的病例誘導其他患者。

最後因醫療資源和治療方案等原因,治療效果、治療理念、治療用藥等不能滿足患者的治療需求,患者在家屬的支持下,毅然決定即使長途往返奔波,也要定期來順義婦兒醫院乳腺中心複查和治療。

時光飛逝,就這樣她往返於兩地之間3年多,她的孩子也已經上幼兒園了,期間的苦楚患者最清楚,醫患的共情和先進的治療理念是患者能夠堅持下去的動力之源。

一次複查中病情又有了進展,根據需要醫生為其更換了一次內分泌藥。醫患就這樣相互信賴,患者嚴格遵照醫囑按時複查,又平安地度過了一段時間。

2017年12月份,患者在乳腺中心複查時,她原發腫瘤又大了,並且又長出一個新的,經過穿刺也證實是癌,患者又經歷了嚴重的心理打擊,驚慌恐懼圍繞著她。這時的她覺得一切又回到了原點,生命又再次跟她開了個巨大的玩笑,不知生活還能否繼續,孩子也剛上小學。她幾乎用哀求的語氣對醫護人員說:“還能讓我活到孩子小學畢業嗎?”患者的處境和內心所承受的打擊大家都非常清楚,這時的醫護人員還是耐心地開導和鼓勵她,讓她相信當前的醫學技術,相信這裡的醫護團隊,只要配合治療,還會有其他治療方案,可能還會出現奇蹟。面對鎮靜的專家團隊,患者慢慢找回了理智,重拾信心,開始積極配合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口服化療藥治療後,複查發現腫物又開始縮小了,治療效果讓醫患都非常滿意。奇蹟真的又出現了,患者又重拾笑容,不辭辛苦地往返奔波於兩地,繼續她的抗癌征程。

西安是她溫馨的家,那裡有她的期待和牽掛;幾年兩地的奔波和接觸,順義婦兒醫院乳腺中心儼然成為了她的另一個“家”,這裡的醫護是她有勇氣堅持下去的力量之源;五年的陪伴,醫護人員始終與她共情相處,也把她當成了自己的一份子。

抗癌五年 她的一封信讓我們有信心與她創造下一個奇蹟

作為順義婦幼乳腺中心的每一位醫護人員,他們秉持著醫者仁心,用共情面對每一位患者。看到每位康復患者臉上的微笑,讓他們對自己的職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看到每一個瀕臨破碎的家庭完整幸福,讓她們對自己的一切付出無怨無悔,他們相信可以給每位信賴自己的患者更好的守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