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節氣|祛溼養心,冬病夏治!

大暑祛溼

在中醫學中,溼為陰邪,其性趨下,重濁黏滯,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大暑時節人們易受溼熱邪毒侵襲,人易出現食慾不振、腹脘脹滿、肢體困重等現象。

中醫理論認為祛溼當給邪以出路,多通過發汗和通利大小便的方法祛溼。夏季炎熱,人體汗出較其他季節多,這是人體對環境變化作出的正常反應,也可看作是人體對氣血陰陽平衡的自主調節,是人體自主祛除體內溼邪的一種方式。

因此,不應該刻意制止出汗,如長時間吹空調風扇,貪食生冷、汗出後即可洗冷水浴等。但汗出也不是越多越好,若汗出過多,容易耗傷陽氣,造成對體內溼邪運化能力下降,反而加重溼邪,出現疲乏無力,頭暈睏倦等症狀。

所以,汗出應有度,以全身微微汗出為宜,同時切莫汗出當風,貪圖生冷。如果汗出較多,當及時增加飲水量。

大暑節氣|祛溼養心,冬病夏治!

飲食方面,宜多吃燥溼健脾、益氣養陰的食物。可適當吃點苦瓜、苦菜等苦味食物,中醫理論認為“苦能燥溼”。上述食物不僅可以燥溼,還清熱祛火、清心除煩,對溼邪化熱導致煩躁、易怒有治療作用。

也可適量泡些花茶,花茶芳香,中醫理論認為“芳香化溼”,茶還可通利小便,使溼邪隨小便而排出體外。

大暑養心

中醫中,季節和五行五臟是對應的,夏季屬火,對應的臟腑為心。大暑氣溫過高本來就容易使人煩躁,精神緊張,心理、情緒波動起伏,加上高溫使機體的免疫功能紊亂,對於有冠心病、高血壓的患者容易加重病情,導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的情況。故以“養心”為重。

大暑“養心”首先要做到讓心靜下來,而聽悠揚的音樂、看優美的圖畫,或釣魚、打太極拳等緩慢運動,都有利於調節精神、保持心情舒暢。此外要有充足的睡眠,作息上符合當季需要。愉悅的心情是夏天養生的良藥。

大暑節氣|祛溼養心,冬病夏治!

飲食方面,喝粥可以養心。大暑適宜喝荷葉綠豆粥、薏米百合粥、菊花粥,不僅益氣生津,還可清熱消暑、清心除煩,老人、兒童、脾胃功能虛弱的人,熬粥時還可以放些淮山藥、茯苓等,健脾胃的效果會更好。

大暑節氣|祛溼養心,冬病夏治!

山藥性甘,具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的功效。用於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尿頻,虛熱消渴。山藥可以祛溼。山藥之性,能滋陰又能利溼,能滑潤又能收澀。是以能補肺,補腎,兼補脾胃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