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陷害宋江,吴用是认真的,一计比一计毒

吴用陷害过好几位好汉,出发点也都算是好的,想让他们上梁山泊快活,以后招安做官。

当然,这是从吴用的角度来看的,从被他陷害的那些好汉的角度来看就不一定了,比如卢俊义,当了官被陷害致死,真不如没上梁山泊,留在大名府当富豪,可能也会到官场,官职可能不大,但不至于死。

《水浒传》:陷害宋江,吴用是认真的,一计比一计毒

宋江,也陷害过不少好汉,目的和吴用的差不多,书生不再赘言。

宋江自己,也是被陷害过的,吴用陷害他那是认真的,一计不成再施一计,一计比一计毒。

吴用的毒计,目的都是相同的,迫使宋江上梁山泊入伙,与吴用一起完成招安的远大理想。

第一计:

原著道:“宋江听了大惊,说道:贤弟,你好大胆!早是没做公的看见,险些儿惹出事来……宋江看罢,拽起褶子前襟,摸出招文袋。打开包儿时,刘唐取出金子放在桌上……宋江把那封书一一就取了一条金子,和这书包了一一插在招文袋内。”

宋江拿了全部金子和只取了一条金子没有区别,只要拿金子,就中了计。

吴用是小心之人,可派来的却是粗心大意的刘唐。

《水浒传》:陷害宋江,吴用是认真的,一计比一计毒

目的便是利用刘唐的粗心大意暴露目标,继而引起官府对宋江的怀疑,致使宋江受到牵连而被刺配。

之后,吴用便可给晁盖出奇计,把宋江接上梁山泊。

这一计,很成功,只是没等到吴用下一步,宋江自己就出事了,也就是杀了阎婆惜逃了。

令吴用想不到的是,宋江竟然没有逃到梁山泊。

宋江此举,吴用很沮丧,但也无奈。

第二计:

原著道:“四下里都是火把,团团围住宋家庄,一片声叫道:不要走了宋江!太公听了,连声叫苦。话说当时宋太公掇个梯子上墙头来看时,只见火把丛中约有一百余人……赵能道:你便休胡说!有人在村口见他从张社长家店里吃了酒归来。亦有人跟到这里。你如何说得过!”

《水浒传》:陷害宋江,吴用是认真的,一计比一计毒

宋江是及时雨,村中之人断不会出卖他,并且已经天下大赦。

大赦也会受罚这种事,村中老少不太可能清楚的这么详细。

谁最清楚呢?谁会出卖宋江呢?只有想把宋江逼上梁山泊的吴用。

之所以出卖,是想打宋江个措手不及。

吴用很清楚宋江的计谋,更清楚宋家有钱。

假如宋江过几日自首,再加上上下使钱,恐怕不会受罚。

不受罚,吴用就没办法逼宋江上梁山泊。

因此,才早早的去县衙出卖宋江,让宋江没有自首之功,只能刺配。

《水浒传》:陷害宋江,吴用是认真的,一计比一计毒

这一次,吴用的如意算盘也没打成,宋江还是拒绝了晁盖等人的好意,去了江州。

但是,吴用没有放弃,告诉宋江江州有戴宗的那一刻,就已经做好了再次逼宋江落草的目的。

第三计:

原著道:“吴学究道:你众位不知。如今江州蔡九知府,是蔡太师儿子,如何父写书与儿子却使个讳字图书?因此差了。是我见不到处。此人到江州,必被盘诘。问出实情,却是利害……众多好汉得了将令,各各拴束行头,连夜下山,望江州来,不在话下。说话的,如何不说计策出?管教下回便见。”

这一次,吴用再也没有给宋江留任何余地,假信被拆穿是死罪;劫法场更是死罪。

两大死罪,宋江不想落草都难。

《水浒传》:陷害宋江,吴用是认真的,一计比一计毒

用假信陷害宋江,这次最毒,不上梁山泊就得死。

当然,吴用的计策本不是这样,只是宋江配合了他,自己先犯错,给了吴用机会。

懂得抓住机会的人就会成功,运气也不会差,这就是吴用,在最关键的时刻做了最正确的决定。

《水浒传》:陷害宋江,吴用是认真的,一计比一计毒

假信之前也是打着宋江被押解到梁山泊周边的时候动手,可这样做不至于让宋江走投无路。

所以,必须用毒计,假信最好。

陷害宋江,那是一计比一计毒。

事实证明,吴用选对了,宋江比晁盖更加适合未来需要招安的梁山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