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位作者,3个月集体创作,“桂峰”鲜活在名家笔下

1个村落

3个月集体创作

6个月全情编撰

12位作者

289幅精选作品

内容涵盖钢笔画、马克笔、钢笔淡彩等

尤溪桂峰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首次以绘画的方式全面展现在大众面前

一个村落的历史

几代村民的故事

几处建筑的文化

都鲜活在名家的笔下

12位作者,3个月集体创作,“桂峰”鲜活在名家笔下

12位作者,3个月集体创作,“桂峰”鲜活在名家笔下

展览信息

12位作者,3个月集体创作,“桂峰”鲜活在名家笔下

12位作者,3个月集体创作,“桂峰”鲜活在名家笔下

12位作者,3个月集体创作,“桂峰”鲜活在名家笔下

部分名家作品中的“桂峰”

明清“小福州”,历史烙印在建筑里

在中国,每天有多少古宅悄然无息地倒塌,没有人知道。

古建筑里,有祖辈生活的记忆,也有家族的荣耀与过往;有生活的悲欢离合,也有时代洪流在潮涌潮落之间留下的烙印……

12位作者,3个月集体创作,“桂峰”鲜活在名家笔下

但在机械面前,一处老建筑,只需十分钟就会成为废墟,宅子的主人,甚至来不及道别。

越是历史的,越是不可再生;越是稀少,也越是珍贵。

好在,总有一些地方会留住这些文化瑰宝,让人有迹可循。

桂峰村,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乾宁期间,迄今760多年,留下了近40座不同风格、不同年代的古建筑,如蔡氏祖庙、蔡氏宗祠、石狮厝、楼坪厅等等,“厝厝均有文化,满街都是历史”,说的便是这里。

12位作者,3个月集体创作,“桂峰”鲜活在名家笔下

当年,从尤溪到福州有一条官道从桂峰村经过,桂峰也就成了尤溪内地达官贵人、商贾小贩往返福州的必经之路和唯一的食宿中转站。

12位作者,3个月集体创作,“桂峰”鲜活在名家笔下

明清时期,这里酒肆、商店、客栈、作坊林立,因此,桂峰有明清“小福州”的美誉,而今,当年的繁华依稀可见,随意推开一扇门,仿佛就翻来了一段历史。

12位作者,3个月集体创作,“桂峰”鲜活在名家笔下

“老宅新生”,今天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桂峰自古人杰地灵,在历史上文风鼎盛,人文蔚起,光明清两代就有3名进士、12名举人、412名秀才,这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

12位作者,3个月集体创作,“桂峰”鲜活在名家笔下

亦儒亦官亦商的文化品位,为当地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也传下了崇文尚学的精神财富。如今,凭借着这些宝贵的财富,桂峰已不只是中国历史文化民村,也有了

“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称号。

12位作者,3个月集体创作,“桂峰”鲜活在名家笔下

桂峰有八景,分别是石笋擎天、金鸡耀日、玉泉涌蜜、丹桂飘香、印桥皓月、酒座清风、双际龙吟、三峡虎啸,吸引着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数百篇诗词歌赋。

桂峰部分景点

印桥皓月

,是桂峰村最繁华的区域。村中有一小溪穿村而过,依山伴水构筑酒肆、旅馆、商店,蜿蜒布局在小溪两旁,雕梁飞檐,古色古香,虽有一些破败,但仿佛可见当时此地的繁华景象。石砌古道与小桥流水相映成趣;酒肆茶楼和旅馆商店鳞次栉比。

桂峰·印桥皓月

下坪古街,简称“下坪街”。该处位于村中心地带,游客一进入村口,首先看到的就是这一排紧密相连、小巧玲珑的古建筑。它左接石印桥,面前有一块开阔地,街上的建筑年代大多为清中后期之物,最有特色的是,各座屋面用封火墙隔离,一旦发生火灾,能起到堵塞火路作用。

桂峰·下坪古街

蔡氏宗祠,也是不得不去的景点之一,位于石印桥上游,清康熙八年已酉(1669),蔡茂相(名云鹤)高中进士后,第三年为首主持兴建。据桂峰《蔡氏族谱》记载:当时正值盛世,也是蔡氏家族鼎盛时期,“一时拨币兴工,备极辉煌冠冕”。从此,它成为蔡氏族姓最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之一。

桂峰·蔡氏宗祠

或是人文建筑,或是绝美风光

每一个村庄,都有其神奇的力量

吸引着村外的人走进去

走过许多个美丽山村的九月

也曾在桂峰古村留下许多脚步

2018年,在这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九月将打造一个美好生活方式体验场

不仅带来九月美宿2.0产品

更多的文创作品也将在桂峰率先亮相

谨献给同样热爱乡村的你,敬请期待

| 桂峰怎么去? |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

自驾路线:福银高速洋中出口下高速,导航或看路边指示牌12公里到达桂峰;

大巴:在福州市西客站直接坐到洋中镇,票价40多元,包车50-60.车程1.5小时。

小九 / 作者 |

来自桂峰实景照、网络搜索/图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