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不能降至「技術」層面

在崇尚搶跑的時代,家庭教育似乎越來越功利,家長也越來越迷失。人生是馬拉松,不是百米衝刺,這個道理誰都懂,而孩子一旦上了起跑線,一些家長立刻亂了方寸。

美國教育家帕克·帕爾默在《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中指出:“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它來自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我認為,把帕克·帕爾默這一論斷用在家庭教育上也恰如其分,即真正好的家庭教育“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優秀的家長必定是“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的。

家庭教育不能降至“技術”層面

“降低到技術層面”是指對孩子的培養只剩下了“特長”“技藝”的外殼,丟失了“教育”“做人”的內核。與此同時,做父母的也放棄了自己的追求,把一切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這種功利短視的家庭教育既有遠慮,又有近憂。

家庭是教育的起點,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即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因而,家庭中的一切活動無不具有教育屬性。說得通俗一點,做父母的無論讓孩子做什麼(包括報各種特長班),都要考量有沒有“教育的意義”在其中。做事即做人,學特長的同時也是學做人,這是做父母的必須恪守的信條。

家庭教育不能降至“技術”層面

在我看來,有了教育意義,即使是與孩子一起玩積木、過家家,也是閃耀著教育的、人性的、靈魂的光輝的。舉例來說,學習鋼琴,每天都要練琴。如果讓孩子明白每天練琴在熟悉鍵盤、熟悉指法、捕捉音階之美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哪怕每天只練習十分鐘,也比棍棒懲罰下每天練琴一個小時要有意義得多。因為前者伴隨著音樂之美、習慣養成,而後者就只剩下了“技術”。

家庭教育如果只剩下了“技術”,孩子的生命就會變得黯淡無光。在外孫打乒乓球的球館,我親眼見到一個年輕的媽媽帶著一個比外孫大一兩歲的男孩去練球(這孩子只報了乒乓球特長班)。每當教練認為孩子練球不認真板起臉來給予嚴厲批評時,那個年輕的媽媽就會上前給兒子一個響亮的耳光!這孩子大約被打慣了,既不敢反抗,也不敢流淚,只是含著眼淚再去練球。

“教育的意義”最集中地體現在做父母的一言一行中,只是眾多做家長的缺乏這個意識罷了。“教育的契機”原本就存在於孩子的精神世界裡,只是我們常常視而不見罷了。比如,孩子最喜歡說的三個字是“為什麼”:“為什麼每天都要練琴?”“為什麼老虎誰都不怕?”“為什麼熊大熊二不讓光頭強砍樹?”“大頭兒子為什麼想當宇航員?”“為什麼我總要讓著弟弟?”……抓住孩子每一次的“為什麼”,耐心解釋,平等探討,教育的曙光就顯現了。遺憾的是,多數家長對待孩子的“為什麼”採取了十分粗暴的、冰冷的態度:“哪來這麼多為什麼?你就按我說的做!”

家庭教育不能降至“技術”層面

什麼是教育?《說文解字》是這樣解釋的:“教,上所施,下所效也。”這是在說教師的作用,示範的作用,這是學習的外因。“育,養子使作善也。”育是發育,是內部成長的力量,也是學習的內因。簡要地說,教育是外部條件的影響和內部成長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遺憾的是,一些家長在這兩方面都沒做好。

家庭教育不能降至“技術”層面

給孩子一個幸福而美好的童年,做父母的責無旁貸。陪伴孩子成長,不是為了孩子,犧牲自己,而是讓自己成為陪著孩子一起成長的夥伴。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為人所化,教育總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我認為,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既是“教”他“化”他的源頭活水,也是為孩子所“化”的潛在契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