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的人相比較買房的人更容易成功?

租房的人相比較買房的人更容易成功?

租房的人相比較買房的人更容易成功?

前言

最近網上一篇文章說“租房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失敗者才熱衷於買房”! 引起來不小的爭議!

通篇文章看下來,小編覺得除了佩服作者的格局高度境界以外,真覺得話虧字窮得無言以對。

但理不虧才讓小編絕對有必要發表個人的觀點!


租房的人相比較買房的人更容易成功?

文章作者觀點

:租房可以在提高目前生活品質的基礎上,將原本買房的錢用於投資、用於創業、用於職業規劃,而不是單純的揹負房貸,扼殺職業前景。

二 :一個是用房子換錢,一個是用錢換房子,一個是金錢的主人,一個房貸的奴隸。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

有潛力成功的人,對未來有充分的規劃,有合理的投資渠道,選擇租房,是相信自己今後的發展能夠遠遠超過房產的增值。而沒有抱負、沒有理想的人,選擇買房,是根本沒有能力跑贏通脹,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房產身上,相信房子遠遠勝過相信自己。

文章作者總結

也許房子可以給你驕傲,但給不了你成功,也許房子可以給你自由,但給不了你尊嚴。

如果你希望此生碌碌無為、平淡無奇,我勸你儘早買房,多買幾套房。如果你希望此生波瀾壯闊、大有作為,千萬別被房子拖累,人生的價值豈是房子可以衡量。

成功者,焦慮的是如何尋找下一個風口,而失敗者,焦慮的是能否趕上房價的列車。成功者,焦慮的是如何才能拋棄對手,而失敗者,焦慮的是如何不被別人拋棄!


南昌房友俱樂部觀點

綜合以上言論,我覺得要基於兩點前提成立的話,通篇文章才有實用性。

1:你確定你現在的收入或者未來的潛力跑的過現在或未來房產的利潤 !

2:房產不漲,或者漲的利潤不夠被銀行利息加房屋折舊等相關費用吞噬!

世人皆仰慕英雄,可世間又有幾人是英雄 ?如果你的潛力大到連買幾套房都是你所認為的平庸,那你又何必租房 ?這不很矛盾嗎?

你租房,用閒置的錢去投資,創業,做職業規劃。你得用多少錢投資,多少錢創業,多少時間多少次職業規劃所擁有的利潤才能超過你房產的利潤。

再說:國家給你槓槓,你有首付的錢。住宅,店鋪,公寓難道就不是投資 ?

房子給不了你成功,給不了你尊嚴? 現實生活中恰恰是你沒有房子,才讓人覺得沒有尊嚴,沒有獲得階段性成功。 人生就是這麼無奈! 你如果成功到的買套房,就像吃頓飯那麼輕鬆的話。那我確實認為房產給不了你成功 ,給不了你尊嚴。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當你真正有錢了,你不買房你又能做點啥呢?

所以說所有的觀點前提都基於兩點:你的潛力或者未來收入能跑贏現在的房價利潤。

或者後期的房價不上漲或者漲幅的利潤不夠通貨膨脹。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早就指出:“如果有10%的利潤,資本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資本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資本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租房的人相比較買房的人更容易成功?

如果人人都不貪心,不以房產低買高賣賺差價為目的,純粹地居者有其屋這麼簡單。中國的樓市這麼多年也不會呈現螺旋式上漲!


我欣賞文中作者的言論,如果全民皆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當整個社會各階層都認同創業創新的那一夥人,並以此來衡量人生大有作為的標準,那麼國家才叫真正富強了。

但又覺得太過理想主義!這個社會就是這麼現實,前幾年已經買房了的人所擁有的利潤與那些沒買房的人像分水嶺一般,區分開來。以動輒幾十、幾百萬的房產來區分人的社會各階層地等級地位。

這一輪房價上漲,初衷是由於2014年經濟不景氣,國家降低金融槓槓,通過去庫存。使得大量的資金進入房地產,再通過房地產行業銜生帶動其他行業復甦。使得前幾年真正需要資金進入才能實行全面升型轉級的企業又重走老路,錯過了追求高科技產業帶來的經濟長久地騰飛,產業結構調整又被推遲。這才是血淋漓的現實!

談境界還是講生存? 房子的金融屬性在中國這以特殊國情壞境下是最嚴重的,。有錢有資金的買房不買房都無所謂,如果你一年的收入就能買一套房的話,買房這個話題對你來說還有意義嗎?

而那些剛需收入穩定,槓槓用的不高,買房後對生活質量影響又不大。又何嘗不是個好的選擇?你們覺得呢 ?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