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花灯,你知道哪天闹的是“人灯”吗?

笔者——雅痞杨

你听说过正月里有“神灯”、“人灯”、“鬼灯”的传说吗?

正月十五闹花灯,你知道哪天闹的是“人灯”吗?


正月十五闹花灯,是我中华民族延续了千年的民俗活动。

关于它的起源,民间流传着各种有趣的传说。

其中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天鸟迷途误入凡间,不幸被人类误杀。天帝震怒,命天兵天将下凡,将凡间付之一炬。

天女不忍生灵涂炭,冒死下凡告知人类首领,首领大惊,手足无措。

一老者献计,命天下百姓每家每户张灯结彩,燃放炮竹,大地顿时烟火四起。

天兵天将见人间遍地起火,便回禀天帝,人类自此躲过一劫。

人类为报答天女,便定下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全国张灯结彩,燃放烟花,以此纪念天女的救命之恩。

当然,神话自然只是故事,真正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是起源于我国西汉时期,兴盛于隋唐,延传至今。

正月十五闹花灯,你知道哪天闹的是“人灯”吗?

在中国北方某些地区,还流传着这样的习俗传说,正月十四为“人灯节”,也就是人出来逛花灯的日子。

这天是灯节的第一天,因此也被称为“试灯日”。人们会出来逛花灯,三五好友结伴同行或一家老小全体出动。

逛逛花灯,求个身体健康,也祈求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平平安安。

听家中老人说,早年间,“三节”当晚都是有习俗的,正月十四这天的习俗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非常重要——正家风。

听长辈们说,在早年间,一些大家族的长辈老人,会在正月十四这天,向家中晚辈传承家风名言,并要集体背诵,名晚辈谨记在心,为的是家族能传承有序,世代不衰。

这种家风文化传统,在当今社会的某些家族中仍然延续着,这不仅是一个家庭兴衰的重要体现,更是一个民族兴衰的重要体现。

正月十五闹花灯,你知道哪天闹的是“人灯”吗?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神灯节”。也就是在这天,天神下凡人间逛花灯与民同乐。

由于这天占在灯节的正中,因此也被称为“正灯日”。晚饭时,大家会像除夕那天一样聚在一起吃团圆饭。

晚饭过后,人人都会走出家门,逛花灯,放烟花,是个普天同庆的大日子。

这天的习俗也很重要——祭祖先。

这天晚饭之前,家族的长辈要带领晚辈先祭拜祖先,不忘祖先恩惠,祈求祖先庇佑。摆好贡品先要祖先享用,礼毕后,家族中人才可用晚饭。

席间,晚辈要依次给长辈敬酒、行礼,这也是中华民族孝道传统美德的体现和传承。

正月十五闹花灯,你知道哪天闹的是“人灯”吗?

正月十六,也是灯节的最后一天,这天被称为“鬼灯节”,这天过后,就意味着新年欢庆结束,大家要开始新一年的工作了。

“鬼灯节”又被称为“末灯日”,这天晚上,阴间亡魂会出来逛花灯,享受人间烟火。

因此,一般情况下,家长就不会让孩子出来了逛灯和燃放烟花了,因为孩子眼“亮”,容易碰到不干净的东西,看到了会吓到孩子。

当然,小编认为这只是家长为了让孩子收心,准备返校学习的完美理由,多么合理的解释,我都开始佩服自己了!

正月十六也是有习俗的。有的地方,成年人们会到河里放“河灯”,这“河灯”大多是由纸扎成的小船上面插了蜡烛而做成,也有莲花状的,其目的都为一样。

“河灯”随波而流,成片的“河灯”飘荡在河面上,像是银河中的繁星,照亮了整个河面,那场景甚是壮观。

传说“放河灯”是为亡魂回到地府指明道路,有的地方也会到墓地点灯,其意义都是大同小异的。

正月十五闹花灯,你知道哪天闹的是“人灯”吗?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我辈为身为炎黄子孙无不感到骄傲和自豪。

历史的长河在推进,科技也在不断的刷新着我们的认知,愿各位读者,在新的一年,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如果您有好的奇闻异事,希望您能加入雅痞杨的交流群,那里有你从未听过的真实故事,也有让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