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珍視您最尊貴的身份!父母和老師都應該看一看!

記得嗎,80後看《還珠格格》,看到容嬤嬤針刺紫薇的片段,那是有多心疼?而這些年來,我們熟知的虐童行為中,哪一個不比這更令人心疼?用針扎幼兒、逼幼兒喝尿、幼兒被揪耳朵懸空、幼兒被扔進垃圾桶、幼兒被挨個喂芥末……

請珍視您最尊貴的身份!父母和老師都應該看一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好想問一問虐童的老師們,我們的本善去哪了呢?

在考慮成為一名老師時,我們有沒有認識到要革除自身的習氣,準備好當孩子們的榜樣?然而,同情心、愛心、責任心……作為一個老師最基本的道德準則,卻被成長過程中染上的各種習氣和利慾障礙住了……變得自私自利、情緒脆弱,不懂得換位思考為他人著想。

老師,不僅僅是我們用來謀生的一個手段,它更是人類賦予最尊貴身份的一種天職。

古人講“人有三尊”,即是把老師與國君、父母雙親合稱為三尊。作為最尊貴的身份,老師必須要以身作則做好德行的榜樣。

請珍視您最尊貴的身份!父母和老師都應該看一看!

都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醫生救人身命,老師則啟發人的慧命!開創中國近代教育的典範陶行知先生也曾說過,“教育的力量與別種力量不同之點,就在教育的力量是能夠達到個個民眾的內心裡頭去的。”老師對學生的教育,是直指人心。

當老師把個人情緒、壞習氣帶到教學中來,學生也會被你們這些習氣所感染!因為“教者效也,上所施下所效”,《說文解字》裡是這樣解釋“教”字的,教的本義就是上行下效。

請珍視您最尊貴的身份!父母和老師都應該看一看!

“教”的左邊上面是兩個“x”,下面是“子”,寓意孩子跟著上面仿效,右邊是“攴”,古同“撲”,戒尺的意思,這部分的寓意就是提醒我們教孩子要有耐心。也就是說,在上位者要做好示範一言一行,要讓下位者模仿和效法,今天我們的父母和老師都是上位者,都是孩子和晚輩所效仿的對象。

“育,養子使作善也。”《說文解字》裡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為善。赫爾巴特被西方教育史界譽為“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他也曾說:“教育的唯一工作可以總結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的被認為是人類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禮記·學記》更是提到,“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增長學生的優點和長處,挽救學生的過失。可是,如果一個老師虐童,或是父母虐童,以粗暴的方式與孩子互動,我們又如何能夠達到“長善救失”的教育目標呢?

再試想一下,這些曾被虐待過的孩子,他們的身心會得到健康發展嗎?將來這樣的孩子分佈到各行各業,他們又當父母,那將是帶著一個“不健全的人格”去教育下一代;或是有人做老師的,也將是影響著千千萬萬孩子的未來。這樣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一個不稱職的老師,能擔得起責任嗎,能夠問心無愧嗎?

其實小孩天性善良很好教

有一位老師,曾經去當代課第一次親身體驗了當老師的感受,他當時教的是一年級。第二天去給孩子們上課,看到三個孩子蹲在地上,不知道在做什麼,他就蹲下來看,原來是有些螞蟻死掉了,這位老師就趕緊把螞蟻埋了。孩子好奇地問:“幹嘛要埋?”老師回答:“入土為安。”孩子似懂非懂,點點頭。隔天老師又看到他們蹲在那裡,老師問你們今天在幹什麼,孩子們答:“埋螞蟻,入土為安。”

初為人師,這位老師由這件小事真切感受到,孩子的善心其實是非常容易啟發的,而且善心只要真的被啟發了,極可能會影響到孩子一生的幸福。也由此這位老師得到了生命一個最大的啟發和最大的收穫,就是感覺當老師是世間最有意義的工作。後來他不斷提升自己的德行,投身於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中。

《禮記·學記》中有說:“為人師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書育人,此乃師德之本也”。教育是為國家為家庭培養人才,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先把自己培養成有德行的師者,做一個有幸福感的老師!老師如此,家長也是如此,作為“君親師”三尊,我們有必要給孩子做好上行下效的榜樣!

請珍視您最尊貴的身份!父母和老師都應該看一看!

曾看過臺灣女作家張曉風寫過的一篇文章《今天我把孩子交給世界》,那是在1983年她曾這樣發出質問:“我努力去信任自己的教育當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兒女為賭注來信任。但是,學校啊,當我把我的孩子交給你,你保證給他怎樣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給你一個歡欣、誠實又穎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後,你將還我一個怎樣的青年?”

所以,今天孩子來到我們的世界,就是每個父母把孩子交給了我們的社會,那麼我們的父母、老師和學校將會還給我們一個怎樣的青年?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思考嗎?

請珍視您最尊貴的身份!父母和老師都應該看一看!

在社會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還有虐童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老師的身上,作為其中的教育工作者,我感到這是一種恥辱!

作為父母,我同樣感到這是一種恥辱,因為我們所養育的孩子,他將來可能會去當老師,父母有沒有耳聽面命地教誨孩子,為人師者,要成為怎樣的榜樣呢?

可是,在孩子的學業、職業的發展中,多少父母和孩子本人是關注知識、技能和職位薪水,而又有多少父母是真正關注孩子的德行培養呢?

虐童事件的發生,我們認為,不只是當事人需要道歉認錯,培養他們的老師和父母,也同樣需要負起這一份責任!

作為君親師三尊,這是非常尊貴的身份,因此我們要珍視,要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好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