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活成別人眼裡樣子的女孩子,現在怎麼樣了?

今兒這個故事講我的好友:長頸鹿,是個開朗的女孩子,人瘦脖子長,從小到大都被人叫長頸鹿,她倒也習慣。在一個 2.5 線城市,從學前班開始一路名校讀到高中。由於希望通過奧林匹克競賽報送名校,高二一年沒怎麼上課跑去刷題,可還是高估了自己能力並沒有拿到名次。但同時功課落下不少,高三一年變成更拼命的補課。最終只考到一個二本。大學邊玩邊學倒也輕鬆,改變發生在畢業那一年:異地男友希望她和他在一起工作,但工作地點偏僻條件有些艱苦,加之舍友大多考上了研究生,她也不甘心想考。男友得知後分手,留她一人在學校復讀。一年的清苦和壓力後,她考到了別人眼中羨慕的學校,並在3年後得到一份家鄉的看起來不錯的工作。現在工作5年,未婚沒男友。

大概這就是她的“前半生”。

那個活成別人眼裡樣子的女孩子,現在怎麼樣了?

我以為會像你們以為的那樣,她應該是平淡幸福的樣子,就算沒結婚天天能回家工作也不太忙這點還是讓大多數人羨慕嫉妒。直到前不久接到她的電話。。。

那頭的她斷斷續續哭訴了很久,我聽著,越來越黯然。

從小她就是別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聽話,懂事,安靜,學習好。家長們記憶裡唯一“出格”的事,是小學的她獨自跑到隔壁藝術學校報名學電子琴,等老師找到家長談話時他們才知道她原來早就感興趣了。

只有她知道她脾氣不好總跟同桌打架,一次因為班長詆譭她父母就把班長打了,後來才知道班長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小小的她竟原諒了他。

只有她知道下學後和同學打沙包是那時最快樂的日子,一次因為沙包扔到了房頂,她爬上去拿到後差點摔下來,為此後怕了好一陣子。

只有她知道父母為了供她學琴花了不少錢,她不得不把玩一玩的興趣強行換成完作業一樣的任務,為了考級在假期每天練習10小時,那時她還不到12歲。

只有她知道中考前發瘋一樣的學習,只為和心中的那個男孩考到同一所高中,可男孩還是第一,她失之交臂。

只有她知道高三那一年她的恐慌和痛苦,沒有奧林匹克競賽的光環,她必須在一年內補齊高二的課程並超過同齡人的一般水平才可能考到大學。她怕,怕去不了知名大學會讓家人失望。

只有她知道大學畢業後她留在原校租房考研的日子,一年有大半的時間她都是做題做著眼淚就下來了,使勁擦乾罵自己又浪費時間埋頭繼續刷題。她說她是難過的。校園裡滿眼都是同學、男友的回憶,可在她堅持不下去最需要安慰的時候,全都不在,她只能忍著逼自己不要再想,回教室繼續看書。

只有她知道那所南方的985學校精英集結,卻不是她最想去的地方,她不得不在比她優秀不知多少倍還比她努力的人群裡爭得一席之地。而她想學的專業,在拿到那張二本通知書時,就截止了。

只有她知道回家鄉工作的原因,也只有她知道這樣的單位,會慢慢磨掉她的志向、她的意志、她的興趣、她的後半生。所以她掙扎,拒絕所有這個城市和她工作性質一樣或者相似的相親對象,拒絕工作給她帶來的好處,抓住一切她能夠抓住的機會,想要改變,至少不是這樣一眼望到頭的生活,就好。

可是,她一次又一次失敗了。客觀條件和主觀限制,她沒能做到。

她說:“我一直努力活成大家希望看到的樣子,活著活著就找不到自己。像一個人一腳在岸上一腳在水裡,水裡有人抓著你往下沉,告訴你水中那倒影就是你,你來啊。我不敢回頭。而岸上則是一片濃霧什麼都看不到,內心告訴自己要往前走,但無比恐懼。我不知道是誰推了我一下還打了我個巴掌

我以為一直以來按照大家的評判標準努力是正確的,但我發現我越來越痛苦了。

那個活成別人眼裡樣子的女孩子,現在怎麼樣了?

我沉默,竟不知該寬慰什麼。她也像自說自話似的掛了電話。

那個我曾經羨慕的優秀的美麗的積極的女孩,現在活成了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