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著,就要多問個爲什麼

人活着,就要多问个为什么

1

前幾天,發了這麼一條微博:等到邏輯課進入中小學課堂的時候,我們就離真正的復興不遠了。

所謂邏輯課,其實簡化到極致,就是多問個為什麼。

多問個為什麼,看起來簡單,其實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

從我們的幼兒園開始,就不太鼓勵孩子多問為什麼。日本教育孩子,是不要給人添麻煩;韓國教育孩子,是永遠爭第一;中國人教育孩子,似乎愛說到學校要聽老師的話。

聽老師的話,被異化成了老師說的就是真理。小學生們到揹著手,筆直地坐著,然後認真記筆記,然後到課外班繼續記筆記,學習,讀書。

所以,從學識的角度來講,中國的小學和初中教育是最棒的,教給學生的知識很多。但這裡面,充滿了許多死記硬背的內容,我們不太鼓勵孩子問為什麼,更不鼓勵孩子挑戰權威。

我們有句話,叫崇尚科學。這本身有問題。科學的本質是懷疑精神,你崇尚的時候,恰恰違背了其本質。

我們的學生,為了考高分,必須記住,不必深究為什麼。比如,歷史書上說秦檜殺了岳飛,老師也這麼說,很多學生也就跟著這麼想。殊不知,作為同殿稱臣者,作為文臣的秦檜本身是無法殺害岳飛的,這背後,乃是皇帝的主意,秦檜只是個替罪羊而已,這時候,只要喜歡問為什麼就會質疑:秦檜為什麼啥岳飛啊?他為什麼能啥岳飛啊?

再比如,四大名著裡有《水滸》,講兄弟情義,講他們替天行道,小孩子們還喜歡黑旋風李逵。可仔細看原著發現。你會發現李逵喜歡濫殺無辜,那問題來了:為什麼如此濫殺無辜,還是英雄呢?所以,仔細想想,這夥梁山的強盜裡面,壞人很多。晁蓋天王臨死的時候,說誰抓到射死我的人,當梁山之主,而不是傳位給宋江,這裡面,多問個為什麼的話,會細思極恐。

2

對文學和歷史的解讀,一度比較多元化,這是好事,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才是文學的魅力。

但現在,好多作品稍微一看就知道是腦殘級的。諸多抗日神劇告訴我們,打鬼子那真是酣暢淋漓,可我們可以問問,這麼牛,為什麼被日軍侵略了八年,最終靠美蘇的幫助才打贏的?

好多宣傳口號,也經不住推敲,經不住問個為什麼。

當年,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聽起來多振奮人心,可仔細想想,問個為什麼,就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一些句子,如只有怎樣怎樣,才能怎樣怎樣;只要怎樣怎能,一定怎樣怎樣。基本上經不起問為什麼的。不信,你找幾個這樣的句子,問下為什麼,邏輯推銷一下,瞬間就會覺得漏洞百出。

即便你不問為什麼,也會發現,有些口號前後是矛盾的。計劃生育時,口號是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種樹;現在卻改成了,要想富,多生孩子多種樹。到底哪個是對哪個是錯,哪個是真哪個是假?不好說吧!

3

問為什麼,應該是人生的一個習慣。很多人喜歡的口頭禪是,唉,想那麼多有啥用,稀裡糊塗的吧。

我堅持認為,即便有些事情做不到,也應該多想想,做個明白人。人之所以為人,就是有超出動物的東西,其中最重要的的獨立思考。

獨立思考,未必有什麼標準答案,因為人生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獨立思考,就是凡事想想,問問,這是為什麼。

問為什麼,應該是一個生活習慣,而不是渾渾噩噩。鄭板橋先生說難得糊塗,那也是生活的智慧。知道為什麼,表現出難得糊塗,是智慧;不知道為什麼,表現出稀裡糊塗,那是墮落。

所以,當我們看到堅定不移、不惜一切代價等口號的時候,就要從心裡問下為什麼:為什麼堅定不移,難道不應該與時俱進嗎?

為什麼要不惜一切代價,你所不惜的,到底的誰的代價?

我的微信公眾號:【 worldcomment 】

給您客觀、好玩的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