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樂也-陳勝記

一樂也-陳勝記

有些人還以為我對澳門吃的很熟,其實我來來去去不過那麼幾家餐廳。今晚,旅行團團友鄭先生夫婦帶路,光顧「陳勝記」。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沒去過,便會感到意外驚喜:一個小廣場,面對著巍偉的天主教堂,和歐洲常見的一模一樣,差別的是長年打亮著燈,好像每天都是在慶祝節日。

廣場兩旁的走廊,由政府租給食肆,一間葡國菜,另一就是「陳勝記」了。它在教堂隔鄰的老店只能坐八桌,發展進走廊,擴大了空間,只是被三株四人合抱不住的樹幹佔去不少位置,大家儘管叫這些樹為榕樹,其實正名為「假菩提」,至少有二百歲的樹齡。

在這種異國風情的環境下進食,印象已經加了一半的分數,陳老闆本身有漁艇,捕獲多種當地海鮮獻客。

鄭太太每天看《蘋果》專欄,知道我最討厭吃養殖的立魚。事前訂了一尾野生的,蒸得剛好,香甜得很。又來尾鹹淡水交界,澳門獨有的大龍利。見有硬殼的九蝦,肉最鮮美,但已吃不下去,沒有叫。

家鄉扣肉缽是把五花腩用針刺過,滾水中壓扁,油炸過後再和梅菜蒸數小時才上桌的,忍不住要叫一碗白飯來送。

來碟蔬菜吧,有甚麼特別一點的?當造的是蕎。它的莖呈黃白色,像韮黃,吃下口感與韮菜不同,有它強烈的個性,帶辣。有些人吃不慣,我則蠻喜歡,尤其是和燒肉一起炒,爆得很脆,皮像豬油渣。

最後上的是花蟹大蜆湯,和冬瓜一起滾,甜上加甜,當然一點味精也派不上用場。

這家人拿手的還有上湯路環雞、巧手焗禾蟲、古法陳皮鴨和濃湯雞煲翅等等,只有等下次去才有空位填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