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兩晉之五胡亂華—鐵血慕容(1)

閒話兩晉之五胡亂華—鐵血慕容(1)

有兄弟會說,冉閔這麼生猛,還有人能把他埋了?

確實有人,比他還猛;誰呢?

慕容鮮卑(總算寫到他們了)!

看過金庸先生的小說《天龍八部》的兄弟應該對書中主人公之一——慕容復有印象。咱們接下來要說的,就是這位慕容夥計的列祖列宗。

本文之前說過拓跋鮮卑、段氏鮮卑還有秦隴鮮卑,也偶爾提過這個慕容鮮卑,那這個慕容鮮卑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要說清楚這個,咱還得往前倒回去幾句。

慕容氏是鮮卑族的一支,第一代首領喚作莫護跋;三國曹魏初年率部由鮮卑山(今內蒙古呼倫貝爾盟)入居遼西;那時候他們可沒姓兒。

那他們什麼時候開始拿“慕容”當姓呢?

一說是238年,這一年莫護跋助司馬懿征討遼東太守公孫淵有功,朝廷封其為率義王,都於棘城之北。

估計是懷念起了老對手諸葛亮(四年前,也就是公元234年,諸葛亮出祁山,司馬懿與之對峙。在對峙過程中,諸葛亮為了激司馬懿出戰,給他送了全套的女人衣服。),司馬懿也送了一件兒女性用品給莫護跋,這件兒玩意兒喚作‘步搖’,其實就是個頭飾;有興趣的兄弟可以谷歌一下。

莫護拔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哪見過這個?司馬大人賞了,他就戴了;頭飾嘛,走起路來自然一步三搖,鮮卑人見首領戴著這個玩意兒挺喜劇,就稱他為‘步搖’;鮮卑人大舌頭,‘步搖’的發音跟‘慕容’一樣,久而久之,莫護拔一族便索性以‘慕容’為姓了。

另一種說法就有點兒扯了,說是莫護跋仰慕天地二儀之德,繼承日月星三光之容,便以慕容為氏。這哥們兒連個A都不認識,還仰慕繼承?

相比而言,在下更願意相信那個‘步搖’說。

莫護拔死後,其子慕容木延繼位,這一代沒啥作為;等慕容木延去世,兒子慕容涉歸接替左賢王之位時,因協助西晉保全柳城(今遼寧朝陽地區)之功,被封為鮮卑單于,都城也有由棘城遷至更靠近中原的遼東北部。

等鮮卑單于之位傳到慕容涉歸之子慕容廆手中時,慕容鮮卑開始不安分起來。

按時間先後,慕容廆第一次表現出不安分的舉動,說起來挺好玩兒——是給他爸報仇。

仇家是同為鮮卑的宇文部;至於原因是啥,沒查到。

開始的時候,慕容廆還想走個流程,上表晉室說當年宇文部把我老爹給打了,我現在要報仇,望朝廷批准云云。

當時武帝炎哥在位,駁了慕容廆的摺子,大概意思是,算了吧,都是老黃曆了,報什麼仇,踏實過你的日子就得了。

沒想到慕容廆年輕氣盛,看朝廷不許他報仇,“廆怒”;不僅抗旨出兵修理了宇文部一頓,而且還把壓根兒沒招惹他的段氏鮮卑給臭揍了一臺。

段氏鮮卑沒招誰沒惹誰,卻被無緣無故的暴打一頓,心裡自然不爽,一狀就告到了炎哥面前,慕容廆打我,您管不管?

炎哥在世的時候,也是西晉最牛掰的時候,眼睛裡豈能容得下沙子;都跟你慕容廆說了讓你老實過日子,你小子還炸翅兒是吧。

好,那就給你點兒Colour See see;炎哥調遣幽州諸軍討伐慕容廆,在肥如(今河北遷安東北)給慕容廆拍了一頓。

慕容廆心裡這個氣,給老爸報仇怎麼就不對了呢?炎哥你這分明是拉偏架。NND,我打不過關張,我還打不過劉備嗎?打不過炎哥這個巨無霸,那就繼續打段氏,讓你小子打小報告(“自後復掠昌黎,每歲不絕。”)。

年年來打,年年打贏,時間一長,慕容廆也膩了;又掉頭衝東,找扶餘國的晦氣,扶餘國在現在的吉林,彈丸之地,哪裡禁得起慕容鮮卑的攻打,被慕容廆殺得大敗,國王自盡。慕容廆燒殺搶掠一番,抓了萬餘名扶余奴隸,滿載而歸。

聽說扶余被慕容廆給滅了,炎哥怒了,反了你個小兔崽子了;看來上次沒打疼他,這次還得繼續打。

晉軍再次出動,要幫助扶余復國。

慕容廆大怒,炎哥你有完沒完?怎麼總跟我過不去?是可忍,孰不可忍,咱們就較量較量。

慕容廆派出大將孫丁率軍迎戰,結果又被晉軍愉快的給拍扁了,丁孫被晉軍斬殺,扶余復國。

兩次被晉軍胖揍,慕容廆老實了,主動給炎哥寫了份兒檢查,承認了錯誤,並且表示下不為例。炎哥一看他認錯了,也就順水推舟,賞了他個鮮卑都督的銜,讓他該幹嘛幹嘛去了。

慕容鮮卑老實了以後,宇文鮮卑又開始折騰了。

這宇文鮮卑也不是個省油的燈,他們的大本營位於今天的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一帶;這部落志向遠大,一直打算要幹掉慕容鮮卑,自己好獨霸遼東。

但是前途很光明,道路很曲折,炎哥活著的時候,他們這夢也只能是個夢而已;所以宇文鮮卑一直在等機會,終於,機會來了。

炎哥死了,他那個傻兒子司馬衷上臺了,八王之亂開始了。

宇文鮮卑一瞧,晉朝內部窩裡反了;這可是天賜良機,首領宇文莫圭立即派他弟弟宇文屈雲統兵10萬來打慕容廆。

宇文屈雲點齊兵馬,派手下將領大素延為前線總指揮,嚮慕容鮮卑的地盤兒殺將過來。

慕容廆怕過誰,一聽世仇來犯,也不含糊,集結部隊就把大素延的先頭部隊給滅了。大素延火大了,還沒到人家都城,自己先捱了一悶棍,面子上著實過不去;這廝不在分兵前進,將手下10萬之中攥成拳頭,嚮慕容廆的首都——大棘城(現在遼寧義縣西北)砸來。

大軍兵臨城下,慕容氏的人說不怕那是假的;倒是慕容廆很鎮定,他把大家夥兒召集到一處——

我知道大家害怕,我跟大家一樣,也害怕;不過呢,我們仔細分析一下,其實這一仗我們還有勝算!

別看大素延人馬多,咋呼的挺兇;但他的軍隊沒紀律,沒紀律的部隊,那就是羊群、蟻群,說白了就是烏合之眾。只要我們齊心協力,一往無前,一定能將其戰敗!

做完戰前動員,慕容廆親自披掛上陣,帶兵出戰;慕容部看首領這麼不怕死,小兵兒好意思臨陣退縮,因此個個兒奮勇爭先。

戰況完全按照慕容廆分析的那樣展開,宇文部的軍隊一盤散沙,慕容廆挑選精兵猛攻其一點,這一點撕開口子,戰線立時崩潰。

最後宇文部大潰,被殺的屍橫遍野,慕容廆縱兵追殺,斬俘了一萬多人,這才收兵回城。

經此一戰,宇文莫圭嚇壞了,短時間內再不敢有跟慕容氏爭雄的想法兒;而慕容氏則開始稱霸於遼東。

等八王之亂結束後,慕容廆自稱大單于。

慕容廆自稱大單于的時候正是中原戰亂頻繁,老百姓背井離鄉到處躲避戰亂的時候;因此有很大一部分百姓跑去遼東避難,慕容廆趁機在流民中大量篩選名士,吸納為幕僚,並興學辦校,鼓勵農桑。

而漢人者投靠甚多,不乏足智多謀者為之籌劃,於是慕容廆的勢力越來越大。

公元311年,匈奴漢國劉曜、王彌、石勒伐洛陽,擒晉懷帝,中原胡馬縱橫,百姓苦甚,於是又開始了一波“闖關東”的浪潮,大批的難民往遼東猛跑,可把慕容廆給忙壞了,他趕緊給這批難民劃出住地,進行統一管理——

冀州難民集中的地方,設冀陽郡;豫州難民集中的地方,稱成周郡;青州難民集中的地方,稱營丘郡;幷州難民集中的地方,稱唐國郡;一連設了四郡,慕容廆令四郡難民自己推薦首領,自己管理自己。

這些個難民中書香門第不少,他們興孔孟,習禮樂,頌聖賢,遼東慕容之地儼然成為孔孟之鄉,當真是世外桃源一般。

政治穩定,來投奔的難民更多了。

老話說的好啊,人紅是非多。

慕容廆這邊兒蒸蒸日上,可把一個人氣壞了。

誰?

閒話兩晉之五胡亂華—鐵血慕容(1)

晉朝的平州刺史、東夷校尉崔毖。

有兄弟估計會奇怪,人家過人家的日子,你過你的;何況你還是個政府官員,至於生氣嗎?

壞就壞在崔毖是政府官員這個身份上。

政府官員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代表朝廷,儘管這個朝廷已經風雨飄搖了,但那也是朝廷。他認為自己是體制內的,中原來的難民應該歸他治理。誰知來遼東避難的老百姓都不甩他,用腳投票全跑到慕容廆那兒去了;崔毖不檢討自己有啥問題,反倒認為是慕容廆截胡。

怎麼出這口氣呢?

別看崔毖是個官兒,出氣的方式卻很黑社會,他要找人修理慕容廆。

崔毖擺了一桌兒,請來三個道兒上的大佬;頭一個就是剛被慕容廆修理的很慘的宇文部,這算是新仇;第二位是以前經常被慕容廆修理的很慘的段氏,這算是舊恨;第三位喚作高句麗,這算是湊人氣的。

崔毖酒杯一舉,各位,收拾完慕容廆,他的地盤兒咱們平分,怎麼樣?

這好事兒哪兒找去,那三家兒頻頻點頭,麼得問題!

大酒喝完,這仨兵合一處,就來黑慕容廆。

閒話兩晉之五胡亂華—鐵血慕容(1)

這麼大的動靜兒,早有人把消息報給了慕容廆;慕容氏內部人心惶惶。

慕容廆一笑,又把大家召集在一塊兒開會,會上慕容司令給大家做了分析——

該來的總要來,大家別怕,聽我說;這三家兒蠢蛋相信崔毖的話,圖一時之利來打咱們,表面上看,這三家兒氣勢洶洶,貌似不可戰勝,其實打敗他們並不難。

不說別的,這三家兒連個統一的指揮都沒有,而且相互之間還互相猜疑,都擔心自己吃虧,別人佔便宜。這樣的有啥可怕的?

他們的優勢是人多,利於速戰;咱們呢,反其道而行之,堅壁清野,免戰高懸;時間一長,他們彼此猜忌,自己就亂套了。到那個時候,咱們出兵,一舉破之。

統一思想之後,慕容廆分派任務,安排將領破壞道路,搗毀鍋灶,掩埋水井;然後把老百姓統統遷進城中。

這一切做完,三家兵至,圍住大棘城,開始猛攻;慕容廆有準備,三家兒攻了幾輪兒,攻不下了,便將部隊稍稍後撤,做圍城打算。

慕容廆的機會來了。

首先躺槍的是宇文部;這天,大棘城城門洞開,裡面走出一哨人馬,走在最前面的是軍樂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後面是輜重隊,抬著宰好的牛羊,自釀的美酒。

一行人昂首闊步走到宇文氏部隊面前,東西一放,衝著五迷三道的士兵高喊,弟兄們遠道而來,吃好喝好啊,這是我們大單于犒勞弟兄們的小小意思;崔毖和我們大單于關係好著呢,昨兒還派使者來了。

說完轉身就走,背後宇文部的頭頭腦腦們,面面相覷,看著滿地酒肉發呆。

宇文部的人莫名其妙不知道這是幾個意思,但段氏和高句麗可就開始琢磨了,崔毖派使者去了慕容氏,慕容氏給宇文氏送吃喝?

敢情人家這三家兒就穿一條褲子的,崔毖你大爺的,鬧了半天你是在耍我們吶!

走了,不陪你們玩兒了。

段氏和高句麗撤兵而去。

看這倆盟友招呼都不打一個就走了,宇文氏也覺得很冤,這特麼叫什麼事兒;此時宇文莫圭已死,在職首領叫宇文悉獨官,這夥計‘豪氣干雲’,不用他兩個,憑我宇文一部,照樣滅了慕容氏!

崔毖找來的這三個大佬中,出兵最多的就是宇文氏,大軍連營三十里,團團圍住大棘城;晝夜不停,輪番攻打。但大棘城城高池深,慕容氏又拼死抵抗,一時宇文部也奈何不得。

慕容廆呢?

人根本不拿宇文部當盤兒菜;想想也是,莫說你一手下敗將了,三家兒聯軍怎麼樣,老夫略施小計,不就把你們戲耍的團團轉了?

看看戰場上宇文部的攻勢放緩,慕容廆判斷,宇文部銳氣已失,可以反擊了。

他把兩個兒子慕容翰、慕容皝叫來,一番佈置,二人領命而去。

到了夜裡,慕容廆一聲令下,慕容翰、慕容皝率領精挑細選的精銳士卒,突然從城中殺出;慕容皝負責正面衝擊,慕容翰負責側翼包抄;目標直指宇文悉獨官的中軍大營。

衝進宇文部的大營後,慕容氏的騎兵一面大砍大殺,一面到處丟火把,把整個大營燒的跟個篝火晚會的現場一樣。

前面咱們說過,別看宇文部兵多,但缺乏組織和紀律,跟他們打仗只要逮著領頭兒的往死了削,後面的就都虛了;這一招兒之前慕容廆就用過一次,好使著呢。

因此這次夜襲,他把手下的精銳交給倆兒子,告訴他們,甭跟別人糾纏,就瞄著宇文悉獨官打,打敗他了,其餘不足道也。

戰局再一次讓慕容廆判斷對了——

宇文悉獨官打了幾天,沒打動,部隊上下就有點兒懈怠了;他哪想到慕容廆還有反擊之力,敢趁夜劫營。他開始還想調動部隊組織迎敵,但是正面慕容皝、側翼慕容翰,瘋了似的瞄著他的大營打;再加上漫天的大火,他也不知道慕容氏來了多少人;關鍵時刻,這夥計,虛了!撥馬就跑。

他這一跑不要緊,宇文部士兵更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也一窩蜂似的跑了。慕容廆率主力壓上,趁機揮軍掩殺,斬俘者不計其數;宇文悉獨官僅以身免。

接下來的事兒就搞笑了——

高句麗、段氏撤軍,宇文部大敗的消息傳到崔毖處,您猜這夥計做出個什麼舉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