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主义的践行|浦科特M8VC测试报告

实用主义的践行|浦科特M8VC测试报告

类似浦科特M8SE/M8PE的NVME高性能SSD在风口浪尖,有很高的关注度,但从用户需求上而言基于传统2.5英寸的SATA SSD还是更受欢迎,是目前市场的真正主力。浦科特虽然一直致力于高性能NVME SSD的研发和生产,但也对传统SSD保持很高的关注,于近期推出了SATA接口的2.5英寸新品M8VC。

浦科特M8VC首发提供了128GB、256GB和512GB三个型号,其具体规格如下:

实用主义的践行|浦科特M8VC测试报告

浦科特M8VC 128GB由于受到通道数的限制,性能和256GB和512GB的有一定差距。主要注意的是这个性能是由CrystalDiskMark测试的近似理论峰值性能。目前M8V仅公布了2.5英寸的SATA SSD型号,NGFF的M.2的M8V尚未公布。

实用主义的践行|浦科特M8VC测试报告

虽然2.5 SSD的外观玩不出什么花样,很难在上面和M8SEY一样再拿个IF设计大奖回来,但浦科特M8VC的外观依然值得赞美,全铝制的金属外壳表面经过拉丝处理十分有质感,酒红色的配色甚至让人感觉有食欲,有想用舌头舔下的冲动。相比其他大多塑料的廉价外壳,无疑更为有品质感。

实用主义的践行|浦科特M8VC测试报告

再来看看拆解PCB中间的方形芯片是主控SM2258H,左侧的海力士H5TC4G63CFR是低电压版的DDR3L的缓存,容量为4Gb,512MB。而128GB和512GB的M8VC缓存容量为256MB和1GB。主控和外壳之间还有黑色的绝缘导热贴,可以将主控热量传导到金属外壳辅助散热。当然,SM2258H本身发热量就很低,这个必要似乎不大。

实用主义的践行|浦科特M8VC测试报告

TH58TFG9T23TA2D是东芝生产的Toggle 2.0 TLC 64层BiCS3 3D NAND闪存,单颗64GB内部封装是8个Die,每个Die容量为64Gbit = 8GB。256GB由4个TH58TFG9T23TA2D颗粒组成。新一代的BiCS3 3D NAND密度更高,功耗更低。

实用主义的践行|浦科特M8VC测试报告

浦科特M8VC的主控是SMI的SM2258H,其为传统的SATA 6Gb/s接口,支持4通道,工作温度为0-70摄氏度,封装为323针的TFBGA球形封装。除了SM2258H,还有个SM2258XT,两者的差别在于定位较高的SM2258H支持以DRAM作为物理缓存,而XT作为缩水版不支持。SM2258H除此之外还支持32的原生命令队列。

SM2258H支持1x nm新工艺的MLC/TLC和3D TLC,同时也引入了新的技术优化寿命和性能表现,其中最为主要的改变是NANDXtend ECC技术,通过RAID数据恢复,软件编码,硬件编码三层PE回收机制,可以增加20%的能效,40%的编码效率,从而增加TLC的PE CYCLE回收,增加整体写入寿命。而且这款控制芯片也加快了误校正,数据恢复的效能,让SSD即便在长时间使用之后,也就是脏碟的状态下,仍有不错的效能表现。

浦科特M8V的性能测试

实用主义的践行|浦科特M8VC测试报告

本次的测试平台采用的是8700K+Z370平台,主板采用的是微星Z370 OC GAMING,微星的Z370可以直接在UEFI里对AHCI和NVME的SSD进行安全擦除。系统采用Windows 10 PRO x64,电源模式设置成高性能模式,避免硬盘测试时候由于处理器节能策略频率过低而影响测试性能。

实用主义的践行|浦科特M8VC测试报告

具体测试首先是进行喜闻乐见的AS SSD Benchmark,由于其简单易用,测试时间短,又有明确得分,一般用户都习惯用此衡量SSD的性能。M8VC 256GB/512GB的性能都在1000分以上,属于比较高高性能SATA SSD范畴。由于256GB的SM2258H就已经是满通道,256GB就可以到达性能甜点,和512GB的性能差距很小。

实用主义的践行|浦科特M8VC测试报告

CrystalDiskmark定位和ASSD Benchmark类似,也是个简单的SSD测试工具,其刚刚更新了6.0版。6.0版其调整了测试项目,加入了4K Q8T8 及8队列8线程的测试,这样的设置设定更为接近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CrystalDiskmark的M8V测试情况和ASSD Benchmark类似,只不过CrystalDiskmark能够更好的榨干SSD的极限性能,数据相对较高。M8V整体性能和三星850 EVO十分接近,相比NVME的英特尔600P在4K读上甚至都有明显优势,要知道4K读是最为影响用户体验的测试指标。

实用主义的践行|浦科特M8VC测试报告

ASSDBenchmark和CrystalDiskmark默认设置都只是测试1GB的数据,这个性能特别是写性能会受到SLC Cache很大影响,我们使用HDtune分别测试了M8V 128/256和512GB的大数据写入性能,三个盘都是大概4GB的SLC Cache,在4GB SLC为耗尽的情况下3个盘速度大概为350MB/S,而在耗尽之后速度会下降到150/270和290MB/S左右的速度。这个速度我有三点需要说明,一、这个速度是单队列的速度,并非多队列的极限性能,不过这样的速度更为接近用户使用情况;二、三个容量速度的差距是由通道影响的,容量越大速度越快;三、日常使用大多情况都是SLC的速度,一般的写入场景都是小文件,如保存文件,而大容量的连续写入如下载,安装程序之类一般都会收到外部因素的制约,如网速和文件原盘HDD的速度,SLC之后写性能并不怎么影响体验,不用过多在意。

PCMark 8是基于实际应用环境的模拟测试,其磁盘测试是模拟魔兽世界,战地3、Office、AE、inDesign、Photoshop等常用应用的实际表现。

实用主义的践行|浦科特M8VC测试报告

基予实际应用环境的PCMark 8磁盘测试,不同容量的M8VC性能差别很小,和三星850EVO 250GB也基本持平,甚至是相比NVME协议的的英特尔600P差距也就在毫厘之间,M8VC实际使用体验已经很接近入门级的NVME SSD。

IOMeter测试

前面的ASSD benchmark测试,冲击量仅仅是娱乐测试,其受cache影响较大,其更多的是反映峰值性能,而不能反馈长期的稳定持续性性能。因此我们采用IOmeter的自定义脚本进行系统测试,在测试之间我们使用预置脚本对全盘进行安全擦除再净化,以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可靠。

实用主义的践行|浦科特M8VC测试报告

我们使用32QD的队列深度测试512B到1024KB的读写性能,850EVO 250GB在小数据块有一定优势,但在32KB以上的测试就被M8VC赶超。

实用主义的践行|浦科特M8VC测试报告

在1-128QD的队列深度测试,850EVO相比M8VC在8QD以上有明显优势,而在4QD和4QD以下,M8VC略微领先。日常实际应用都在4QD或者以下,高QD仅仅会在Benchmark出现,并无太大实际意义。

最后是32QD 0.5KB-1024KB 0-100% Read的混合测试,这个测试可以全面的衡量SSD在各种应用情况的性能表现。

实用主义的践行|浦科特M8VC测试报告

实用主义的践行|浦科特M8VC测试报告

实用主义的践行|浦科特M8VC测试报告

实用主义的践行|浦科特M8VC测试报告

850EVO 250GB在100%读和100%写 4K以下优势明显,但在日常用到更多的混合读写和中间数据块测试中落后于M8VC。实际使用情况基本不会有全读全写4K的极致情况,而更多是读写混合中间数据块的应用情况,而这样的情况就是M8VC的优势范围。M8VC 128/256和512GB在这个测试项目中,256GB可以达到性能甜点,128GB由于收到通道数限制和大容量的还是有点差距。

浦科特作为一线大厂,除了提供优秀的硬件产品以外,还有包含软件在内的完善的支援服务体系。M8VC可以支持浦科特的PLEXTOOL工具。

实用主义的践行|浦科特M8VC测试报告

PLEXTOOL可以查看SSD的接口速率,温度情况和TRIM。

实用主义的践行|浦科特M8VC测试报告

也可以进行简单的读写速度测试,帮助用户判断SSD的性能情况。

实用主义的践行|浦科特M8VC测试报告

还可以在线检查固件(由于M8VC是新品,暂时并无新固件)

安全擦除是重头功能,PLEXTOOL可以让用户在Windows环境进行安全擦除,而无须使用麻烦的U盘启动,只用命令行的Linux那么麻烦。不过安全擦除需要目标SSD是从盘,而非系统盘。

实用主义的践行|浦科特M8VC测试报告

从实用角度而言,浦科特M8VC的性能明显优于入门级的SATA SSD,和入门级的NVMeM.2 SSD比较也相差不远,但相比NVME之下又便宜不少。对于那些想把钱都花在刀刃上,而非什么都追求极致的实用派用户而言,M8VC是性价比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