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閔談身心靈一體的教育

老閔談身心靈一體的教育

有家長看了我推薦的《夏山學校》就說我辦的教育是中國的夏山,我覺得這個肯定還沒有到位。回覆她如下:如果用西方身、心、靈的學問來詮釋我們帥真兒童之家的教育會比較恰當。概括地講,身就是身體,包括眼耳鼻舌身五官;心就是思維;靈就是靈知。

身就是身體,包括五官和運動;身心靈本是合一的,但被人為的分開了,這就叫身心分裂。有些人說找不到自己,沒有存在感,活得沒有意義,就是屬於身心分裂。

目前學校的感官教育是缺失的,只是走記憶、思維和邏輯的路子。感官是基礎,沒有基礎,知識和思維如空中樓閣樣不切實際。

肚子餓了需要吃東西大家都知道,眼、耳、鼻、舌合起來叫五官,加上意識就是六觀,也需要精神糧食,這與人需要吃飯的道理是一樣的。心理學上的感官剝奪實驗證明,人的感官對象被剝奪(屏蔽)後會產生嚴重的精神和心理混亂。怕髒不讓孩子接觸泥土、不讓孩子咬東西、不讓孩子玩沙子,怕感冒不讓孩子玩水、不讓孩子打赤腳,都是感官剝奪的行為,都是不利於兒童心理健康的。

兒童的智力發育是通過感官體驗和身體的運動來完成的,所以兒童教育要多樣性,自由活動、自主的情趣生活、自由閱讀,應該是占主導地位。

心,包括思維和情緒。心就是通常講的心念,包括自我評價、價值觀,也包括判斷、分析和抉擇。情緒則是身體對思維的反應。

兒童的需求須得到滿足,不合情理的壓抑會造成心理需求黑洞,人格發展會停滯;要尊重兒童的選擇——選擇是一種能力,兒童要經過多次嘗試才學得會。兒童需要接納,只有成人接納了兒童,兒童才會有自信心。

兒童的情緒須得到認同、接納、陪伴、表達和宣洩,如此才不會遮蔽心靈層面的理性。現代西方心理生物學已經發現,多數的家長不讓孩子發脾氣,更不讓孩子哭,所以孩子會執拗、脾氣暴躁等等。

情緒發不出來的孩子,容易生病。美國分子生物學家布魯斯·利普頓發現,人的信念決定情緒,情緒決定基因表達,基因表達決定包括癌症在內的疾病。對情緒不接納、壓抑、排斥,兒童不陽光,容易生病。

從情緒特質上衡量一個人的心理人格,可以分為樂觀和悲觀。中國文化,提倡的是達觀。我們帥真教育,是培養達觀的孩子和家長。

靈就是呈現感官和思維內容的背景。

靈表現為是靈知、靈氣。靈的表現還包括超敏銳的感覺、直覺、自覺、覺察、自省,靈的功能是永遠穩定、健康的,但是它的功能會被病態的身心所矇蔽。

靈是看不見的,沒有形象的。通常說靈魂,不是指靈,而是指魂。魂是指被人侷限了的離開身體後的靈。魂魄的魄,則是魂的功能延伸到人體內部臟器的表現。

靈是不需要教育的,但兒童的靈氣,在一個安全的環境才會得到展現和保護。

在我們的機構,特別關注兒童的心靈成長。老師用自己的覺察來處應對孩子的需求和情緒,用覺察來觀察、關注和關心兒童,啟發孩子的自覺性。帥真教育機構的老師認為,在心靈層面、在精神和人格層面,兒童和成人是平等的。與兒童開展平等對話,是老師和兒童交流的主旋律。

現代學校教育重視知識和邏輯思維教育,這只是心靈層面很侷限的功能;思維有創造的作用,但是,過度的思維成了慣性停不下來,會導致焦慮——情緒就是身體對思維的反應。

現代學校教育,在整合身心靈方面還是空白,西方的心理學也是起步沒有多久,仍需完善,而中國的傳統文化,早就登上了身心靈教育的高峰。

身心靈一體的教育,是走向幸福人生的教育。

帥真的教育,是身心靈一體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