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評|不被套路所誤,是《面具》脫穎而出的關鍵一步

《面具》是7月熒屏上的一部黑馬劇。

上來就52城收視破1的劇目已經久違,北京衛視獨播的《面具》做到了。從7月6日開播以來,不但收視率天天都在1點以上,而且絕大多數時候高居榜首。豆瓣評分也不錯,截至發稿超2700人參與評分,得分8.3。

終評|不被套路所誤,是《面具》脫穎而出的關鍵一步

收視數據和豆瓣評分可做參考之用。真正要評價一部劇的好壞,還得自行觀看。提前看完全劇,可以斷定:這是一部保持了高速列車般敘事節奏的諜戰劇,也是一部在急管繁弦的推進中兼顧了生活質感的複合劇。

(1)特別的雙男主,連續的反轉

故事已經接近尾聲,好人壞人臉譜分明,談論情節和人物已經沒有重大劇透的可能。

這部劇最大的特色,也可以說最大的腦洞就是:雙男主都是潛伏在我公安局內部的特務,都是“壞蛋”。懂得電視劇中國特色的人知道,這樣的設定有多困難,多兇險,多麻煩,多...不可能。

終評|不被套路所誤,是《面具》脫穎而出的關鍵一步

好人做男一號,壞人做反一號,這是古往今來的定律,也是價值導向之必須。正義戰勝邪惡,劇情走向大團圓,這是傳統戲曲的套路,也是價值導向之必須。你把兩個戲份最多的人都設定為敵特分子,讓觀眾的愛憎如何寄託?你讓兩個壞蛋翻翻滾滾鬥上幾十個回合,最後怎麼來判定正義和邪惡的勝負?

一般情況下,這樣的安排是觀眾不疼,官方不愛,創作者無從著手的。要不怎麼說富貴險中求,要不怎麼說柳暗花明又一村,要不怎麼說《面具》找到了不可能中的可能性呢?

其實,很多看似難以逾越的導向天塹,本質上都是技術問題。《面具》是這樣安排的:雙男主都是反一號,也都是正一號;雙男主的手上都做了壞事,但也都有旁人難以企及的光彩。

終評|不被套路所誤,是《面具》脫穎而出的關鍵一步

在《面具》的前半部分,李春秋(祖峰)是賊,丁戰國(侯勇)是兵。李春秋躲躲閃閃,不情不願地幹著與新政府為敵的事。丁戰國大馬金刀,公而忘私地護衛著剛剛解放的哈爾濱特別市。後半部分反過來了,李春秋逐漸認識到保密局的殘忍和非正義,以投誠者的身份開始新的工作。而丁戰國的險惡面目漸漸清晰,原來他才是藏得最深、為禍最烈的內鬼。

另一方面,李春秋雖然是敵特,但他的善良、聰慧、仁義、正直,又為他爭取到了不少同情分。甚至可以說,觀眾會不自覺地代入李春秋的視角,為他擔驚受怕,盼他擺脫困境。這就是情感的力量,觀眾並不是只盯著大是大非,而是隨時會為鐘意的人物放水。而丁戰國執著、頑強、敬業、眼裡不揉沙子,同樣能夠博得觀眾的敬佩。

以陣營決定立場,觀眾前半部分跟著丁戰國抓李春秋,後半部分跟著李春秋抓丁戰國,不會迷亂。以情感決定愛憎,觀眾寄情李春秋是一以貫之的,而對丁戰國恐怕要經歷一個“遭到背叛,因愛生恨”的過程。

終評|不被套路所誤,是《面具》脫穎而出的關鍵一步

在一個套路滿滿的連續劇叢林裡,《面具》的反套路設計是珍稀的。在一個以注水為規定動作的環境裡,《面具》的高密度反轉敘事是可貴的。這兩樣,也讓祖峰、侯勇的演技得以發揮。

劇中有很多精彩的角力。比如說黨通局的兩個特務,偽裝成一對夫婦租了房子,準備狙殺民主人士。女特務清早起來遛狗,順便購買早點。再出來時立刻發現了街面的異常:她剛剛去過的麵包和牛奶店全關門了。李春秋不斷示警,丁戰國不斷拆招,特務反覆試探之後,雙方發生了槍戰,李春秋為宿敵丁戰國擋了子彈…

終評|不被套路所誤,是《面具》脫穎而出的關鍵一步

前頭這幾招算是諜戰的常規戲碼,最後這一下當真是兵行險招。一直被動,眼看就要落網的李春秋,一下子贏得了主動,盡洗“不白之冤”。而他敢於擋子彈的原因,聽起來也算情急之下人類的正當選擇。

再比如說,奮鬥小學的陳老師貌不驚人,一身毛病,做著李春秋和丁戰國兩家孩子的班主任。你當這是個增添喜劇色彩的閒筆,其實這是長期潛伏的中共地下黨員陳立業(句號)的偽裝之道:什麼樣的人最不容易露出馬腳?千人憎,萬人厭,沒有朋友,鬼都不登門的人,最不容易引人注意。這幾乎可以視為特情工作的黃金定律了。

終評|不被套路所誤,是《面具》脫穎而出的關鍵一步

當然,反套路和連續反轉就增加了出BUG的幾率,《面具》的劇情也不總是無懈可擊。第三集裡,李春秋先是撥掉了丁戰國的帽子,又用工具箱砸了人家的手,保住了後備箱裡的秘密。可在這兩個回合中,丁戰國的智商似乎被瞬間歸零了。

終評|不被套路所誤,是《面具》脫穎而出的關鍵一步

在一部38集的連續劇裡,劇情張力的保持,有賴於這種特殊的人物關係,也有賴於編織爭鬥橋段的功力。整部劇很少扯閒篇,醫學知識和人性洞察,都能進入敘事的主幹,而非旁逸斜出。就算是著墨最多的家庭戲,也絕不和諜戰兩張皮。

(2)諜戰戲和家庭戲互相扭合,彼此續航

諜戰+家庭,是《面具》的重要特色。但這並非《面具》的首創。同樣是祖峰主演的《雙刺》,家庭戲的比重甚至蓋過了諜戰。而在已經進入經典行列的《風箏》裡,鄭耀先和林桃也有一段虐心的家庭戲。

但《面具》的家庭戲仍然寫出了自己的特色。它一直在參與主幹故事:李春秋的第一任妻子姚蘭(梅婷)背叛了他,她出軌的對象方黎(孫大川)不止是登徒子,癮君子,還是個心細如髮的攪局者,差點揭出了李春秋的真實身份。李春秋的第二任妻子趙冬梅(佳琪),開始以飽經滄桑的文弱少女出世,後來暴露本來面目,原來也是誘李春秋入局的軍統特務一枚。

終評|不被套路所誤,是《面具》脫穎而出的關鍵一步

家庭是劇中人的負累,每每牽制著他們幹下違心之事。家庭也是劇中人的動力,每每激勵著他們幹下常人所不能之事。諜戰和家庭兩股繩,經過主創人員的穿插和捏合,互相促進,彼此續航,這是《面具》之所以好看的重要原因。

終評|不被套路所誤,是《面具》脫穎而出的關鍵一步

另一方面,家庭戲本身煥發了引人共情的感染力。編劇這份工作,沒有生活積累就少了人生感喟。就說姚蘭哭訴背叛李春秋的理由,“方黎活生生的,李春秋死氣沉沉的”,這是很多婚外戀的真實寫照。而這件事的另一面是,活生生的花花公子靠不住,死氣沉沉的老實人很忠誠。男人和女人都知道甘蔗沒有兩頭甜,但現實中總是得了魚,還忍不住去夠火中烤著的熊掌。

而李春秋下定決心離開姚蘭和李唐,回到家中攤牌時,一邊吃著米飯,一邊說著絕情的話,這又是一番真實:不講理的人總是心虛的,就需要找個物質的憑依(機械地吃米飯)。一邊說軟話(任打任罵),一邊說硬話(過了今天,不許再廢話),這顯見得也是設計好了的快刀斬亂麻和外強中乾。

製作人張海東是資深製片人,對諜戰劇駕輕就熟。她率領團隊南下北上,在哈爾濱、瀋陽、旅順、海林和常州取景,營造了1948年冬天的東北苦寒之地。為了找到李春秋他們居住的年代感濃郁的小樓,他們跑遍了整個哈爾濱,最後找到一座廢棄的紅樓,清掃出來後效果驚豔。

終評|不被套路所誤,是《面具》脫穎而出的關鍵一步

編劇王小槍是諜戰劇的行家裡手,他擅長把醫學知識寫進劇本,男女主人公李春秋和姚蘭,一個是法醫,一個是護士長。他也擅長把人物推進死衚衕,再用別出心裁的法子拯救。中國有兩個專注於設套和解套遊戲,並且頗有心得的編劇,一個是寫傳奇劇的郭靖宇,一個是寫諜戰劇的王小槍。

《面具》的強情節、高密度敘事,其實是復歸了“影像評書”的原初功能。當連續劇只有20集、30集的時候,多數刑偵、探案、諜戰、反特劇都有這樣的特徵。但當這一類型劇達到40集、50集的時候,節奏感也就保不住了。《面具》38集,也出現了一些同質的反轉和設定(比如說綁孩子、殺家人),劇情上還是有刪減的餘地。

終評|不被套路所誤,是《面具》脫穎而出的關鍵一步

如果要求再高一些,《面具》形而下的部分做得不錯,形而上的部分有些簡單,甚至闕如。李春秋和丁戰國就像兩個失足青年,心不甘情不願地掙扎、纏鬥。李春秋怎麼加入的軍統,他的性情為何能自外於鐵血的軍統規訓?丁戰國怎麼當上了漢奸,內心有沒有煎急和說服自己的過程?

終評|不被套路所誤,是《面具》脫穎而出的關鍵一步

魏一平(杜志國)則始終滿宮滿調,你看不出來他為什麼甘心效命於一個即將敗亡的政黨,說著那些不著邊際的大話,幹著那些綁匪和流氓才做的事。如果這些人的前史得到細描,精神世界得到完善,他們將成為更加豐富、立體、有說服力的人物。

經過大IP、小鮮肉、注水族、理財派、急功近利者們的共同努力,連續劇已經成了一個創作生產兵荒馬亂、各項指標七長八短的文藝形式。《面具》好就好在,野心不大,要的不多,在擅長的領域發力深耕,具備了一部諜戰劇應有的氣象:始終鬥法、連續反轉、直到勝利。

脫穎而出,不為無因。《面具》的經驗值得參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