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人愛恨交加的大網膜

叫人愛恨交加的大網膜

身形矯健、精神矍鑠的黃主任是一位技術精湛、德高望重的外科專家,已到退休年齡,但依然堅守工作崗位,為病人去除病痛,為醫學事業培養後備人才,傳授醫療技術。江南名醫黃主任就這樣每天都沉浸在自己的事業中,他在忙碌、辛勞而繁重的醫療工作中獲得了充實,在治病救人的事業中奉獻了滿滿的正能量。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18年4月,黃主任在自己的醫院接受了每年一度的例行體檢,腹部B超發現有少許腹水,進一步CT檢查提示大網膜增厚!作為一名資深的外科專家,黃主任對此結果深感疑惑和焦慮。職業的敏感性促使他浮想聯翩,大網膜增厚到底是怎麼回事?病理性質如何?是什麼原因?怎麼治療?預後如何?……?醫院裡對黃主任的病情也高度重視,迅速聯繫省內各方面專家,組織院內院外會診。經過一系列深入專業檢查,最終診斷為大網膜轉移癌,來源於闌尾的可能性大。

救治病人無數的黃主任,面對這樣的診斷結果,真是難以接受!大網膜轉移癌?不就是業內常說的腹膜轉移癌嗎!這可是個大難題啊!轉眼之間,自己從治病救人的名醫變成了身染重疾的病人!憂慮、恐懼,連同其它漫無邊際的奇怪想法,一起向他襲來。

焦慮一陣後,很快,黃主任開始自我調整,作為一名醫生,他深知這種“失態”不但於事無補,反而亂中出錯,全盤皆輸。此時的他更應該冷靜,他提醒自己要“做一名普通的病人,坦然面對病情,積極尋求治療”。

叫人愛恨交加的大網膜

作為業內人士,黃主任很快打聽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腹膜腫瘤外科是專攻腹膜癌的腫瘤專科,是國際腹膜癌聯盟中國中心和歐洲腹膜癌學院中國中心,也是北京市針對腹膜癌開展腫瘤深部熱療技術培訓基地,科主任李雁教授是國內從事腹膜癌研究的開創者和領軍人物,不但有深厚的理論功底,更有極其豐富的臨床經驗,以及駕馭高難度大手術的實戰能力。於是,黃主任果斷放棄當地醫院舒適的環境和便利的條件,從浙江飛越三千多里,進京求醫。

經過詳細問診、查體和分析各項檢查資料,李雁教授將診斷結果告知黃主任:闌尾來源的腹膜假黏液瘤,大網膜受侵嚴重。雖然病情危重,但只要治療規範,仍然能夠獲得很好的長期療效。幸好黃主任的病情還沒有出現遠處的播散轉移,最佳治療方案就是進行腫瘤細胞減滅術加腹腔熱灌注化療(CRS+HIPEC),即切除肉眼可見的腫瘤,術中熱灌注化療消滅殘餘的癌細胞和微小種植播散病灶。

2018年5月22日,黃主任接受了CRS+HIPEC治療,經過十幾個小時的艱苦努力,李雁教授團隊成功完成了一臺專業精準的手術。黃主任術後恢復順利,按期出院。臨行前,黃主任和家人對李雁教授團隊表達了衷心感謝,同時也感慨萬千,大部分從醫者對大網膜等腹膜疾病所知甚少,希望加大宣傳的培訓。

我們藉此機會科普一下:大網膜是什麼?大網膜是腹膜的組成部分,是連接胃大彎至橫結腸的腹膜,像圍裙一樣覆蓋在小腸表面,為小腸提供保護。大網膜共四層:包括胃前、後壁的腹膜在胃大彎處匯合,形成大網膜的前兩層,向下延伸到肚臍的下方,然後向上折返,包裹橫結腸,形成大網膜的後兩層。

叫人愛恨交加的大網膜

天生我材必有用。大網膜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1)支配大網膜的神經屬於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大網膜感受到刺激後就引起噁心、嘔吐;(2)當細菌或異物侵入腹腔時,大網膜具有保護作用,通過包裹、吞噬和吸收作用,把這些外來有害物質消除掉或侷限住;(3)當腹腔內的臟器發生炎症或胃腸道穿孔時,部分大網膜會立即“遊走”到病灶周圍或堵塞住穿孔處,防止形成瀰漫性腹膜炎和敗血症;(4)大網膜表面光滑,經常滲出少量的澄清液體,就像潤滑油一樣,減輕腹腔臟器移動或胃腸蠕動的摩擦。

大網膜雖然功勳卓著,但同時也是容易發生疾病的器官,令人愛恨交加。那麼如何檢查和發現大網膜疾病呢?、

大網膜增厚經常由CT、MR等影像學檢查發現,常見於腹膜的原發性和繼發性惡性腫瘤,也可見於大網膜良性腫瘤和結核性腹膜炎。腹膜的原發性腫瘤主要包括腹膜間皮瘤、腹膜漿液性癌等;腹膜繼發惡性腫瘤主要來源於胃腸道腫瘤或婦科腫瘤。腹膜的原發性惡性腫瘤和繼發性惡性腫瘤,統稱為腹膜癌。大網膜的良性腫瘤以淋巴瘤最常見,其次為平滑肌瘤、血管瘤、脂肪瘤、纖維瘤等。

叫人愛恨交加的大網膜

結核性腹膜炎是常見的慢性腹膜炎,多發於兒童和青少年。結核性腹膜炎可繼發於體內其他結核病灶,如腸結核、腸繫膜淋巴結結核、輸卵管結核等;也可以來源於其他地方的結核經過血液或淋巴播散。腹膜結核起病緩慢,表現為發燒、腹痛、腹脹、食慾下降、消瘦等。腹部檢查可有典型的“揉麵感”、壓痛性包塊及腹水徵。

大網膜具有重要生理功能,所以在日常體檢中,千萬不能忽視大網膜增厚!一旦發現大網膜增厚,一定要到有經驗的專業醫療機構進行系統診治。

(腹膜腫瘤外科 安松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