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魚迎來主播入駐潮,行業獨角獸地位凸顯

如今直播行業的下半場,主播仍是UGC的生產核心,為此很多平臺在升級主播陣容上,花費了不少心思。今年年初,作為行業領頭羊的鬥魚,就宣佈花費10億打造“主播星計劃”,其中包括了發掘招募、培養扶持和宣傳包裝“三部曲”。就在近兩個月,“主播星計劃”可以說迎來了一波新高潮。

鬥魚迎來主播入駐潮,行業獨角獸地位凸顯

除了斥資百萬現金以及千萬級別的簽約基金開啟《堡壘之夜》、《逆水寒》、《靈魂籌碼》、《廚師戰爭》、《戰錘2:全面戰爭》、《馬里奧網球Aces》等一系列新作的主播招募令外,鬥魚還接連引進了一大波知名主播。

如LOL板塊中,先是將LCK八大豪門戰隊招至麾下,再順利簽下RW戰隊,並把國服第一孫悟空、國服第一女盲僧、國服第一獅子狗以及米勒、小傘、管澤元等六大技術流主播、五大官方解說悉數盡收,隨後餘霜、任棟、王多多、十一等官方主持、解說也攜手入駐;又如DNF板塊中,在國服第一個全職業盧克C玩家黑一阿旭、大龍貓、國服第一藍拳李永和韓服刷圖大神一陣雨等一眾主播的入駐後,近日,鬥魚又迎來了國服第一紅眼、國服刷圖競速第一人旭旭寶寶的入駐;此外在絕地求生板塊中,鬥魚也接連簽下了來瘋絕地一姐抱走小螞蟻、蛋蛋解說貝拉拉、“鋼槍小王子”檸檬哥哥等大火主播。

鬥魚迎來主播入駐潮,行業獨角獸地位凸顯

一系列大動作的背後,彰顯的是鬥魚強大的平臺優勢以及持續深拓電競直播領域的決心。

據極光大數據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在遊戲直播App滲透率、遊戲直播App MAU(月活躍用戶人數)等數據指標上,鬥魚均是遙遙領先於行業其他平臺,其中在App MAU上,鬥魚更是超過第二名的虎牙400多萬人。

鬥魚迎來主播入駐潮,行業獨角獸地位凸顯

鬥魚迎來主播入駐潮,行業獨角獸地位凸顯

更高的滲透率以及更多的月活躍用戶人數,也就意味著在鬥魚上擁有更強大的曝光量,再加上“主播星計劃”一系列的培養扶持以及宣傳包裝,無疑為主播提供更為廣闊的平臺視野,將自身的價值最大化,這也正是主播們將鬥魚作為入駐首選的原因。

眾多大主播的入駐,也加快了鬥魚深拓電競直播領域的步伐。根據伽馬數據發佈的《2018年電子競技產業報告》表示,當下中國電子競技產業正處於高速增長軌道,2018年市場規模將逾880億元人民幣,兩年內預計增長達350億元;除此之外,2018年我國的電子競技玩家規模將達到4.3億人。面對這個百億級規模的大市場,眾多直播平臺也是摩拳擦掌,意欲搶得一塊屬於自己的蛋糕。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具有先天遊戲基因以及後天不斷努力創新的鬥魚,已領先一個身位。

區別於大多數脫胎於秀場直播的遊戲直播平臺,由A站獨立而來的鬥魚自誕生起一直都將遊戲直播作為根本,並提出了“遊戲+”的發展概念。在電競化的內容上開拓娛樂化,將遊戲與多方場景進行結合與衍生拓展,以為不同的粉絲觀眾打造出更豐富的內容產品。而各大主播正是UGC內容生產的最重要一環,這也是為何鬥魚推出“主播星計劃”的原因之一。

不過,不僅限於接連引進各大主播,在賽事版權引進以及平臺自制賽的打造上,鬥魚同樣也是不遺餘力。2018年伊始,鬥魚先後承攬了LPL全部賽事、S8總決賽和MSI賽事的分播版權,並獲得德瑪西亞盃賽事的獨播權,在近期還收下了2018 CSGO Major大賽所有賽事的獨播權;除此之外,絕地求生黃金大獎賽、DSL鬥魚超級聯賽、DOT刺激戰場千人公開賽等平臺自制賽同樣吸引了一眾玩家的關注。

鬥魚迎來主播入駐潮,行業獨角獸地位凸顯

顯然,一手行業大主播、一手賽事資源,並背靠著行業領先地位的鬥魚,早已在電競直播這個領域中築造起一條“護城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