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家庭的小農經濟特點,及其房產的重要性

在中國,房子有種神奇的魔力。人們對房子的追求,可以上升到宗教的層次來理解,所以有人稱之為房子教。

房子本身是商品,但人們在購買這種商品時,不做性能價格比,不計較划算不划算,不考慮按揭貸款對人生的規劃和生活的幸福是一種長久的壓力。只要房子能入手,一切心滿意足。

當然。這種非理智消費有它經濟上的原因,就是房子一直在漲,貨幣一直在跌(通脹)。但這只是原因之一,究其本質房子是和小農經濟的生產、生活方式聯繫在一起的,是千年的歷史習慣在城市的再現,是小農經濟在城市的翻版,是脆弱的民生所抓住的一根免沉於水底的稻草。

每個封建王朝新建立時,都要安撫民生,其主要的做法就是均田地。

拿明朝來說,建政初期,對自耕農有很強的保護。每個農民能夠分到15畝田地,一個農戶家庭可以得到政府贈與的耕牛和農具,成為標準的小農經濟。

朱元璋在建政初期,是抑制商業和打擊出海貿易的。估計這樣做的原因是商業和出海貿易導致社會財富不可控。(那時的貨幣是銀兩,政府又沒有貨幣發行權)社會財富將逐漸積累到商人手中,影響政府執政能力。

走農業立國的路子,就要大量發展基層農戶,使他能具有一家一戶的獨立的生產能力,保護他們的財產免受侵蝕和兼併,打擊土豪劣紳。

小農經濟是原始的生產方式,以家庭協作,大量的人力工時投入到土地,還要有風調雨順的氣候條件才能保證豐產。

它有著顯著的自給自足,風險自擔的特點。全家人吃全家糧,風險要靠家庭財產去承擔。

自耕農存在的基礎條件是獨立的住宅和田地。否則就是流民,是失地農民。

自耕農的抗風險的能力是很弱的,土地產出有限,除去稅負和口糧剩不了多少。

城市家庭也有相同的特點,家庭消費不可能超過家庭收入,風險只能用家庭財產對抗和抵消。

一家人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生老病死,完全由家庭自己承擔,沒有社會或者是政府兜底。

在封建社會,小農經濟和高利貸是結伴而生的。當小農需要額外的開銷,必須借高利貸,借貸是以田產作為抵押的,無法還貸則失去田產,成為佃農,成為長工,或者成為流民乞丐。

房屋和田地等不動產是小農經濟的基礎條件,這也是農民如此眷戀土地的原因。

城市的高利貸盛行,強化了城市家庭的小農經濟特徵。尤其在經濟危機時期,人們的收入都在下降,甚至無法連續,有額外之需,只能借貸,導致賣房還款,甚至以死抵債。

既然對房產的佔有是小農經濟的基礎條件,那麼就很好解釋拼命買房的原因了。

除此之外,自耕農本身是不停分化的。有的自耕農勤勞,善於經營,有一些勞動剩餘,然後通過放高利貸侵佔其餘自耕農的田產,這樣慢慢就成為地主。

而不善經營的自耕農,終歸保不住自己的田地,成為佃農,成為長工。

封建社會本身有法律缺陷,開國明君對農戶的保護,並沒有法律的依據,只是他自己的仁政,往往不可持續。在土地兼併激烈的時期,自耕農大量破產,流離失所,加劇社會動盪

失去土地就成為流民。多積累土地就可以成為地主,完成階層提升。也就是說農民對土地有著強烈的佔有慾望。

城市家庭對房子的佔有慾望和自耕農對土地的佔有慾望完全一致。房子多少決定階層分化,有一套兩套住房只能說你是能夠安居樂業的居民,而有五套以上中心城市商品房就會成為中產,有房是不嫌多的。

不瘋搶房子才是不可解釋的現象。

社會被一些高科技的時尚裝扮的有如天堂般的炫目,但究其本質仍有相當的封建性。

中國幾千年都是民生不兜底,以不動產作為家庭基礎條件,不動產的侵佔和積累決定社會階層,社會失序導致大量流民。現在夾在城鄉之間,農村回不去,城市進不來的人實際已經具有流民的某些特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