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南有個天堂之舞的節慶,男人手持長刀頭插羽毛讓人震撼


在德宏州景頗族聚居地,每年村村寨寨都要舉辦目瑙縱歌。“目瑙”是景頗語,“縱歌”是載瓦語的直譯,意思是大家一起來跳舞。

目瑙縱歌節是景頗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數萬人踩著同一個鼓點起舞,規模宏大,震撼力極強。

只要有場地,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一起進行目瑙縱歌,它是世界上最壯觀的集體歌舞。

舞隊由瑙雙、瑙巴兩個大舞隊組成,各隊有領舞。群體舞隊蜿蜒曲折,氣勢磅礴,場面壯觀,振奮人心。

在瑙雙的帶領下,成千上萬的人,在目瑙示棟正對面竹欄外排成兩個長長的縱隊起步,踏著陣陣鋩鼓聲,合著古歌調,面朝東方,緩緩邁入舞場。

目瑙縱歌節,是景頗族人民用來驅惡揚善、祝頌吉祥如意、歡慶豐收的傳統節日。

目瑙縱歌路線要按照四棵柱所有圖案線路的走向跳,在跳舞過程中,視場地寬窄,使整個舞場井然有序、緊緊相連,整齊劃一。

男人們的帽子以竹蔑編成犀牛鳥頭型,用犀鳥頭喙作帽簷,帽四周綴有野豬獠牙,頂插孔雀翎和雉雞翎。

聽到目瑙縱歌的這鼓點和音樂,不跳腳板都癢得要搓地。目瑙縱歌的曲調鏗鏘有力,節拍分明,動作簡單優美,各族兄弟姐妹都喜歡跟跳。

萬人聚集目瑙縱歌,它包括多種異彩紛呈的舞蹈形式,舞隊排列成陣,舞步豪放有序,節奏激昂明快,表現出景頗群舞的高度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