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芳,不負芳華

人生無問西東,歲月自成芳華

蒙芳,不負芳華

2013年9月,蒙芳正式走上了上猶縣特殊教育學校校長的崗位。從那一刻起,和折翼天使一起成長,成為她日益彌堅的追求。5年多來,近2000個日子,她與團隊,用愛心、信心、恆心,讓那些殘缺的花兒也有了春天。

以愛育愛

特教生同樣有春天

有人說,特殊兒童是折翼的天使。那特教教師,就是為他們縫補翅膀的人。

“當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上帝和我開了一個無情的玩笑,它給了我一個不健全的身體,讓我成為了小夥伴眼中的另類……”孩子們低沉的聲音,迷茫的眼神,時常把蒙芳的心揪的生疼。

特殊的孩子,要給與特殊的關愛。從學校開辦之初,對孩子這種特殊的關愛,蒙芳從沒間斷。

蒙芳,不負芳華

2016年,學校來了一名新生小華。為讓孩子早日適應新環境,蒙芳熱情地與他打招呼,可孩子拽著她的衣角,滿眼都是怨恨。孩子認為,是蒙芳支走了他的爸爸,只要一安靜下來,就哭著要爸爸,有時甚至是歇斯底里地哭鬧。看著小華的無休止的,在常人眼裡無法理解的哭鬧,蒙芳依然疼著他,護著他,教他生活技能,帶他看急診、守護用藥……

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小華開始會用簡短的語言和老師、同學交流,甚至看到手腳不太方便的同學,還會主動上前幫忙。小華變了,不再是那個毫無理由、毫無徵兆哭鬧,生活難以自理的孩子了,家長很是欣慰,終於可以放開一直牽著孩子的手了。

沒有愛,哪有特教學生的春天,哪有特殊兒童家長的“放手”。

蒙芳,不負芳華

平平是一位長期坐輪椅的腦癱兒童,生活不能自理。2017年3月,平平父親在幫助他上衛生間時,兩人一起摔倒受傷。面對逐漸長大的平平,父母對他的照顧越來越力不從心。

得知這一情況,蒙芳東奔西走,與同事們一起聯繫愛心人士籌資為平平購買了一輛能上樓梯的電動輪椅,平平世界“大”了。經過在特教學校四年的康復,平平的坐姿有了明顯改善,能借物坐起、能坐沒有靠椅的凳子,能自行拿筷子吃粉絲、麵條,精細動作有了較明顯改善。如今,只要父親稍加輔助,平平就可以安全出行了,孩子的臉上終於有了幸福的笑容。

特殊學校每一位孩子,蒙芳和同事們都牽掛在心,用特教老師無私的愛和堅忍的付出,改變著每一位孩子:

入學前吃飯弄的滿桌、個人衛生不能自理的小禎,經過特教學習,不僅能安安靜靜地自己吃飯,搽鼻涕等衛生習慣逐步養成;入校前眼睛從來不會看人、不牽著就不能走路的小銓,如今學會了自己吃飯、洗澡、刷牙,學會了自己走,甚至會認人,能與人簡單對話;就讀前,不願意外出,常常一個人悶在家裡的小蓮,如今學了不少手語,有了不少的朋友……

殘障兒童的世界,因特教而改變!

“每朵花兒都有自己的春天,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夢想,心有藍天一切皆有可能”,蒙芳和同事們用一顆仁愛之心恆愛之心,喚起了一個個孩子對生活的美好向往。

以愛為引

特教教師一樣精彩

2013年9月,上猶縣特殊教育學校正式開學招生,上猶的特殊兒童終於有了自己的“學校”。 剛剛起步的上猶特教事業,其中的艱難曲折,唯有親身經歷的人才能體會。從學校的籌備、學校的管理、正常運作到穩步發展,蒙芳一步步走來,痛並快樂著。

蒙芳,不負芳華

對於特殊教育,普教出身的蒙芳開始也是門外漢,一切從頭學起。

2013年9月,學校才正式開學。但6月開始,剛剛離開普教崗位的蒙芳就走上了“特教之路”,獨自坐班車前往安遠縣特殊教育學校參觀學習,瞭解學校開辦相關事宜; 7月輾轉到南康區特殊教育學校親身體驗特校生活; 8月赴贛縣區特殊教育學校參觀學習……結合外出學習培訓所取的經驗,蒙芳制定出了學校五年發展規劃和學校章程,確定了“讓每一個生命綻放光彩”的辦學宗旨,明確了“有教無類、有愛無障”教育理念……

不畏起步維艱,蒙芳一直在探索在努力。作為校長,不僅自身要業務過硬,更要帶好團隊。

在教學上,蒙芳從不落下一堂公開課、一次教研活動,每次教研活動都親力親為,對年輕教師從不指責,而是耐心的指導,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他們、引導他們。

青年教師小慧剛到學校,蒙芳手把手地教她如何上好公開課,兩人經常一起加班加點,從內容設計到語言雕琢,一起研究製作課件,反覆聽試教課,一招一式一言一行地教,小慧老師很快成長起來,成為學校的教學骨幹。

蒙芳,不負芳華

2017年,為了更好地幫助特殊兒童和特殊教師群體,讓他們擁有陽光、健康的身心狀態,蒙芳考取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格證,並帶領老師們不斷嘗試,開啟了學校的校本課程、個訓課、補償課。

學校良好的教研氛圍,激勵著每一位年輕教師,學校一批青年教師迅速成長,不少教師獲得了全縣優質課比賽一、二等獎,一批年輕教師還走上了領導崗位,蒙芳也先後獲評全省師德先進個人、全省中小學語文學科骨幹教師、贛州市五一巾幗標兵榮譽稱號。

以愛圓夢

特教學校也有夢想

蒙芳,不負芳華

特教學生肢體、智力殘疾,但同樣也有對美好的追求;特教學校雖然學生特殊,但對提升教育質量、獲得社會認可有著更加強烈的嚮往,為把上猶特教學校建得更宜學、宜教、宜樂,蒙芳一路奔波。

學校開辦之初,學校花圃全是黃泥,學校硬件設施較為缺乏,校園文化如一張白紙,學校影響力美譽度甚微,如何改善學校辦學條件,讓殘疾兒童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如何提升學校影響力,爭取家長社會支持,辦成“高品位、精內涵、強特色”的特殊教育示範校,蒙芳帶領全體教師一起圓夢。

缺乏資金搞校園綠化,蒙芳身先示範,帶領大家一鎬一鋤,將黃土變成綠地;校園文化建設,能教師動手自己做的,全都一刀一剪一筆一畫完成,讓特教學校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文化氣息……

為爭取社會支持,當特教校長前不愛在外面跑的蒙芳,開始“拋頭露面”,走進一個個企業,一家家單位,一戶戶商鋪,講特教學校、講特教學生、講特教夢想,勞心勞力爭取資金。

2014年5月助殘日前夕,她個個商家宣傳、一家家單位邀請,半個多月時間跑了近100多家企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戶,同行的石妹老師與她一起曬成“黑臉校長”“ 黑妹老師”。 隨著上猶縣特教教育學校“愛心匯聚、扶殘助學”助殘日第一場文藝晚會的成功舉辦,募籌的善款8萬多元也開始投入到了學校設施建設。

學校開辦以來,在蒙芳的不懈奔走下,社會各界給予了特教學校莫大的支持下,陸續爭取物資達100多萬元,添置了學生床上用品,建設了學校文化長廊、電子顯示屏、糕點工作坊、洗車美容訓練基地等設施設備,更好地滿足了特殊學生教育教學、特長髮展、康復訓練、職業培訓的需要。

為讓家長和社會了解特殊教育,支持特教事業,讓更多的特殊兒童得到關愛。在縣教育局的指導幫助下,特教學校教師於2014年9月啟動“愛與責任的延續”工程,分成八個送教小組,走山路,過溪澗,為重度殘疾兒童少年提供了400餘人次送教上門活動。

孩子小凡因為出生時缺氧,造成腦癱,無法保持站姿和坐姿,只能終日臥床,四肢也嚴重退化,在送教活動中,蒙芳瞭解到小凡家經濟貧困、家庭負擔重,此後便常與同事們一起為小凡家送去牛奶、水果、學習用具等物資,每個月定期為孩子送去康復訓練,認知訓練,努力期待新的希望出現。

同時,蒙芳還帶領教師組織開展了全縣重度殘疾兒童少年摸底調查,並親自走訪一些特殊兒童家庭,宣傳特殊教育理念,瞭解殘障兒童家庭背景,同時通過電視廣播和發放宣傳資料,讓更多的家長走近、瞭解特殊教育。

蒙芳,不負芳華

點滴努力,終會成長近五年來,在蒙芳的帶領下,上猶特教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極大改善,辦學成果豐碩,2015年被江西省殘疾人聯合會授予“自強健身示範點”、2016年被定為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十三五”國家規劃全國課題“中國特色學校創建與評價研究”重點特色實驗學校、2017年被定為中國教育學會《建立健全勞動教育體系研究》課題實驗校、2018年被列入全國名校教研聯盟示範校……

五年來的不停奔走,五年來的同甘共苦,蒙芳和她的團隊,用無私的愛與專業技能,培育那些遲開的花朵,為他們和他們的家庭帶來一片明媚的陽光,也用歲月書寫著人生最美的芳華。

(注:文中孩子均為化名)


主編:邱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