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羅埃西亞人都叫奇,冰島人都叫松,老一輩解說員這樣分辨球員……

有人說,法國隊贏得了冠軍,克羅地亞隊贏得了榮譽。無論是真球迷還是“偽球迷”,都從世界盃贏得了自己想要的東西。至於很久不看球的我呢,則對球員的名字產生了好奇。

就拿克羅地亞球員來說吧,幾乎個個都是“奇”人——名字裡帶個“奇”字的人。莫德里奇、佩裡西奇、曼朱基奇、拉基蒂奇、小豬佩奇……不好意思,最後一個亂入了。如果說克羅地亞隊還有維達、喬爾盧卡、耶德瓦伊這樣的姓氏,分在E組、未能小組出線的塞爾維亞隊隊員的名字就更加整齊劃一,幾乎是一水兒的“某某奇”,有馬蒂奇、塔迪奇、科斯蒂奇、格羅伊奇、伊萬諾維奇、米特洛維奇、斯托伊科維奇、季米特洛維奇,23人大名單念下來,又有節奏又有韻律,好像來了段說唱一樣。

克羅地亞人都叫奇,冰島人都叫松,老一輩解說員這樣分辨球員……

克羅地亞、塞爾維亞都屬於曾經的南斯拉夫,人們常用“七條國界、六個共和國、五個民族、四種語言、三種宗教、二種文字、一個國家”這句話,形容前南斯拉夫民族、宗教、語言、文化的複雜程度。不過從姓名來看,無論克羅地亞還是塞爾維亞,都一定程度保留了傳統斯拉夫姓名文化。斯拉夫人本無姓氏,兒子的名字中,要有一部分來自父親,以表示親緣關係。具體方法是在父親的名字後面加上-ic、-vic、-ovic(c上有一小撇)等詞綴,這些詞綴最初表示小稱,用在人名中表示“××之子”,叫作父名或者父稱,音譯成中文就是“奇”。久而久之,一些父名固化成了姓氏,所以給人以克羅地亞、塞爾維亞人名多“奇”的印象。

克羅地亞人都叫奇,冰島人都叫松,老一輩解說員這樣分辨球員……

“奇”之於克羅地亞、塞爾維亞,就像“斯基”“諾夫”之於俄羅斯一樣。依靠這個“奇”字,我們不難辨識出因種種原因散佈在世界各地的克羅地亞、塞爾維亞後裔。瑞典球星伊布拉希莫維奇、澳大利亞男足兩任“國門”博斯尼奇、卡拉奇,美國男籃主教練波波維奇,都在此列。

要說名字整齊劃一,最典型的還是和克羅地亞同在D組的冰島隊。丹麥、挪威、瑞典、冰島這些北歐國家都屬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北支,語言相近,文化相通,都一定程度上保留著父名/母名文化。兒子的姓氏,就是父親的名字加son(翻譯為“松”或“森”,相當於英語的son);女兒的姓氏,就是父親的名字加上dóttir(相當於英語的daughter)。按照這個規律,我們只要認識了冰島隊的球員,就知道了他爸爸的名字。

克羅地亞人都叫奇,冰島人都叫松,老一輩解說員這樣分辨球員……

漫威的超級英雄電影《雷神》普及了北歐神話體系,也普及了北歐人名文化。雷神索爾經常以“我,索爾,奧丁之子”作為開場白,他的全名叫索爾·奧丁森(Thor Odinson),索爾是名,奧丁森是姓,由父親的名字Odin+son組成。漫畫中雷神還有一位姐妹,名叫阿爾迪利芙·奧丁斯多蒂爾(Aldrif Odinsdottir),姓氏是Odin+dottir,意為“奧丁之女”。至於雷神那位不省心的弟弟洛基,本名叫洛基·勞菲森(Loki Laufeyson),因為他的生母是女冰霜巨人勞菲(Laufey),被奧丁收養後,洛基又改姓為奧丁森。漫威還在漫畫和電影中調侃過這個北歐文化梗,安排雷神索爾和神盾局特工科爾森(Coulson)見面,雷神按照習慣,稱科爾森為“科爾之子”(son of Coul),弄得後者一頭霧水。

克羅地亞人都叫奇,冰島人都叫松,老一輩解說員這樣分辨球員……

現在,不少說日耳曼語言的國家,雖沒有保留父名的習俗,但是那些按照父名規則創造的姓氏卻固化下來:傑克森,最早表示“傑克之子”;彼得森呢,則是“彼得之子”;至於約翰森,當然是“約翰之子”了。近些年,冰島以外的北歐諸國逐漸移風易俗,把父名變成了固定的姓氏。所以那些國家的“松”們、“森”們和“多蒂爾”們,只能用於推斷某個遙遠祖先的名字了。

關於外國足球運動員姓名的故事,還有很多。三十多年前,中國的國際足球解說剛起步,哪裡知道場上的外國球員是誰。老一輩解說員請在國外的記者寄回當地的報紙,跟著報紙照片認球員:矮個子是馬拉多納,長頭髮是肯佩斯。有時候,解說員認不清人,乾脆報號碼:5號傳給3號,3號傳給10號,10號傳給7號……枯燥的數字是解說的毒藥,球還沒傳進禁區,觀眾先睡著了。當然,也有另一類烏龍時刻:“現在8號隊員夏普拿球——夏普是外國人的常見姓氏,把球傳給9號夏普——外國人同名同姓的也不少見,球又給了11號夏普——俗話說得好,‘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現在7號夏普射門——對不起,夏普是贊助商的名字。”

克羅地亞人都叫奇,冰島人都叫松,老一輩解說員這樣分辨球員……

隨著資訊越來越發達,解說員不認識球員的事情越來越少,情況走向了另一個極端——2012年歐洲盃期間,有個希臘隊對波蘭隊的段子是這樣的:“門將哈爾基亞斯拋球給基里亞科斯·帕帕多普洛斯,再傳阿夫拉姆·帕帕多普洛斯,長傳找到利貝羅普洛斯,他倚住沃伊特科維亞克分給薩爾平伊季斯射門被瓦西萊夫斯基擋出,布瓦什奇科夫斯基突破費特法齊迪斯,與奧布拉尼亞克再做配合後傳中,萊萬多夫斯基力壓帕帕斯塔索普洛斯頭球被門將得到……”

孔子說,學《詩經》有許多好處,可以興觀群怨,可以事父事君,再不濟,還能“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呢。同理,看世界盃也有許多好處。看不懂比賽,進球也挺激動人心;錯過了進球,琢磨一下球員的名字,倒也很有樂趣。

文字 | 吾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