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你要经常用中道的道理来调整自己的身口意!

净界法师:你要经常用中道的道理来调整自己的身口意!​ 我们看它的六即佛,它的次第。

前面这段是个总说,这以下别释。看理即佛。

一、理即佛

◎ 理即者 ─ 但中也。真如法性,随缘不变。在生死而不染,证涅槃而非净。迥超二边,不即诸法,故依圆教,判曰但中。

理即佛很重要,就是说这个别教的中道,到底是什么相貌。

我们来看。它是“但中”,这个“但”就是说它这个中道不是真谛的空性,也不是俗谛的假相,它是离开了空、有,另外有一个独立的东西叫作中道。就是它的中道是远离空、远离有,另外一个个体的东西。这个跟圆教的圆三谛“圆中”就不太一样。

那么它的真如法性是怎么安立呢?四个字而已——随缘不变。所以可以看得出来这个真如不受熏,你用善法去熏它,真如还是真如;你用恶法去熏它,它也是真如,它这真如的思想就是非空非有。所以,在生死杂染法当中,也不会染污中道的实相,你就算有涅槃清净的功德,也不可能去加强它的清净,它“

迥超空有二边,不即诸法,故依圆教,判曰但中”。关键在于不即诸法,因为它不受一切法的熏习,所以叫“但中”。

中道实相有两个:一个叫别教的“但中”,一个是圆教的“圆中”。这差别我们解释一下。“但中”,就是说这个中道,它是一个道理,是一个理性。既然是理性,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你要去修,要去追求才有。就是你这念心本来是颠倒妄想,但是你不断地去思惟中道,慢慢慢慢这个中道的道理就能够落实到你的心中,产生它的功德妙用出来,它偏重在修德,因为它是个理性。

但是圆教的中道是一个心性,就是你现在就是中道,你只是不肯承认而已。因为你一天到晚离家出走,向外攀缘,你自己没有回光返照,直下承当。所以圆教的中道是一种心性,是众生本具的,不管你今天是善是恶,不管你承不承认,它都存在的,这个地方不太一样。

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大乘佛法思考事情,它的原则就是经常用中道的道理来调整自己的身口意。

净界法师:你要经常用中道的道理来调整自己的身口意!

我们举一个例子。你看蕅益大师,他作了《弥陀要解》,作完《弥陀要解》以后写了一个跋,里面有两句话很重要,他说:“我不敢与诸翁竞异,但是也不必与诸翁强同。”这个是中道理性。就是说,为什么历代的祖师都对《阿弥陀经》注解?你看幽溪大师也注解,莲池大师也注解,都是他的前辈,那么你蕅益大师为什么要注解《弥陀要解》呢?第一个,我的心态,我没有跟古德争高下的意思,“不敢与诸翁竞异”,非有,我不执着这个假相;但是非空,也“不必与诸翁强同”,站在弘法利生的角度,每一个人各有各得度的因缘,有些人喜欢简单,有些人喜欢广大,莲池大师写得很广,蕅益大师写得很简要。就是站在法的流传里面,我也不一定要跟诸翁强同,它里面很多观念是不太一样,中道——他不是说完全不做事,也不是一做事就攀缘。慈航菩萨也讲出一个中道,他说:“名利不可争,义务不可辞。”也是中道。

所以,整个大乘佛法的思想,就是用中道思想。我们看到它后面的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它整个生命的最高标准,就是用中道的理性来检查自己,非空非有,不涉入名利,但是又有它的责任义务——名利不可争,义务不可辞——这是中道。只是它的中道是一种对立性的中道,是相对于不中道而安立的,相对于空有而安立的中道。


我们可以知道,你看藏通两教的思想是空性,对不对?空性里面有对治的空性跟圆融的空性。对治的空性是什么?藏教,它是站在一种对立的,对世俗谛极度排斥的角度来安立空性;通教的空性是圆融的。其实空性有对治有圆融,中道也有对治跟圆融。别教的中道是对治的,它对治空,对治有,它对治凡夫的着有,也对治二乘人的偏空。它也有圆融的中道,就是圆教的思想——一切法如。不过圆教的操作很难。

一般来说,圆教只是一个概念,我们真正实际操作都是用别教。因为你一旦心态调整错误,一旦落入空性,有时候什么事都不想做了,佛陀就用假观来。就是说你这段时间有一点偏空了,什么东西都排斥了,你就知道不能这样下去了,你要把这个假观的药拿来吃,你要多读一点假观的法,比方说《法华经》、《华严经》,多看诸佛菩萨的功德,就激发你的愿力。

你现在攀缘心很重了,你再读《法华经》你就惨了,你要读《金刚经》、《楞严经》。就是说,你现在落入偏空或者是偏假,你自己要知道,然后找相应的法来对治,这个就是别教。

好,我们看中道的理性是对治空有的,它就说你必须保持平衡,非空非有。
净界法师:你要经常用中道的道理来调整自己的身口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